散文由于具有不拘一格、灵活自由的特点,使它能更充分地体现出作家的艺术风格,因而在散文创作上形成了仪态万千的多种风格特征。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美丽风景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描写美丽风景的散文随笔:秋风探雨,雾看云山
一江秋水荡山影,满叶红绯飘思雨,非是红衣坐梦悴,已是久别乡音,思得山梦空月醉。我喜欢游山、观山,去过不少有山的地方,也去过不少与山有关的寺;凡是有山的地方与寺相关的山,我总爱用旧照片收藏起来,再用几个粗笔不太文雅的诗句与字画,把它们标注起来,生怕它们忘记了我,也生怕我在年岁时光里走掉它们。
可见,我钟爱大山爱得如此痴醉,我总是借把月亮说成是山头上的白花,有时也爱把山说成是伟岸挺拔开花的月亮树,也有时总拿他乡的山与童时屋后的山作对子,要写上几个不同的山字来。说起对山的印象,有人说天下的山都是一样的,天下的河也只是多了几道弯,天下的雪飘也只是多了人的雪,天下的酒也是醉了一样汉。山有什么看头,山有什么眷恋,山的脚步重量还没有走够吗?可我要说,我是一个山娃,一个与山与山的寺一样,畅想着大山的步子缩短,畅想看山外的云彩秀宽,就不能不说,大山里装的梦与大山装的纯朴厚音了。
前不久,有机会探望久别的大山老家,一条宽畅的山道,虽多了崎岖的十八弯,可那朵朵爬高的云彩与我一起秋千起一山的红装,结成灯笼的柿子,站在山腰,如一个个老汉抽着旱烟,烟袋里鼓鼓,说着大山的土话;偶儿,有红枫叶飘过,如一个个彩翅的蝴蝶,在走访山里不多的人家,然后惊鸿起一片不速来云;刹时间,山雾朦朦,让我想起古人说起“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佳句。我可又恍然大悟,这里的山虽不是巫山,但这片云绝非不能不说是巫山的云了,这云来得忽隐忽现,仿佛是一个禅道高深的山,在与你进行了一次寺音听佛;也仿佛是大山探望大山外的云的一次约会,它们预约的日程,恰好让我遇上,看到了大山西溪上,紫云朵朵;如若,你是佛家弟子,会感叹是佛祖坐着五朵彩云,来采摘这山上的灵草;也许是佛祖来山顶上那座寺庙,进行一次讲学吧!
进山不久,就到了九龙庙,说起这九龙庙,倒有一个传说,据说这大山里住着一个荷花仙子,她美如皎月,纯朴善良,时常向龙王九子说情,帮大山的人借雨,也时常给山里人送仙草治病。可是,山里有一个黑风怪,道法高深,每年的八月十五要出来布黑云,让山里的人送一个童子给它喂食,山里人怕极了,每到八月十五那日,就闭门不敢外出,外出的家里人不敢回来;荷花仙子看到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在八月十五那日,请九龙王子来一起助她除妖,那个晚上,黑风怪与荷花仙子、九龙王子恶战一天一夜。黑风怪死了,倒在地上变成黑风石,荷花仙子与九龙王,分别变成了荷花池与九龙湾,现在人们把荷花池叫成了三潭。
过了九龙庙,有一个三户人家的三道湾,一户住着一道溪河,河水不深,可汇集之处的水,清澈如镜,水凉而不寒,到河里踩踩大青白石与个头大小恫异的石头,你会感到这不是海岸线的沙海,可会感到是站在半云半雾里,走到了天上的星河;尤其是那雪白的河石,大的如云朵,云朵上又有天池,池水深的有一人深,浅的有没足之浅,外形有圆规画的圆,也有花辨形的开口笑;如若抬头看,会看到一帘帘飞溅的水花,从一个个台石上正开满了一树的梨花;也会幻觉到是一个桃花岛上,正在浪漫开花的花帘;这三户人家,分别是三个姓,他们平时以河为邻,农忙时相互换工,农闲时相互客请,虽不是同姓,但亲如一家。
三道湾再往上走,就到五朵山顶了,如若不是眼好,很难分辨出来,那草丛里露白的是花或是羊了。我在碎步前行时,遇到一个八十有余的老者,在雾雨过后,那片初睛的河道坡上,正弯着身子赶着羊,半坡上走路,比我这个年轻他好许的人走得巴实,胡须已经白到烟袋管上了,但身轻可以说如云了。我上前攀谈,现在山里路修得好了,电也通上了,孩子可以到山下坐车上学了,说起幸福来,活了几代人,还是现在日子好,我听完,想起自己小时,背着比自己大的行李,一路在山梁上爬行,而为之幸福得潸然泪下。
这次回山,我的心如大山那条纯厚的山道,听了一山的音,醉了一山的云,静了一山的心,大山的胸怀宽厚得如我梦幻的思念感怀,山的梦如云上的飘逸;九龙王与荷花仙子的神奇传说,让我相信,一切黑风吞噬的山石,一切吞噬生命的声音,一切恐胁的暴力,最终以一个黑石头为墓碑,躺在一个黑色的匣子里,让荒草去记载它的年岁。
少时多梦云看醉,老时顿思乡音碎,愁雨影衣望江泪,一水东流数枕岁,莫道今宵无酒醉,心事飘絮对月杯,割舍不去云山岁,只管袖字语句写成绯。今宵,且把秋风去探雨,看云山雾雨,笑黑石已沉落写成泥。少时,发呆的那朵云,如我割舍不去的往事思絮,没有字句的标点符号,在五线曲谱上悠扬弹唱,我酷爱大山,爱那里的一草一梦,一水一音,一禅一语。
描写美丽风景的散文随笔:寺镇石头开花
说起寺镇,我真得说一说,家乡的那一枝开在石头上的玉雕之花。可能,很多人,家里都有几件称心如意的摆玩,如根雕、烙画、青花瓷、砚墨、书画之类;也可能,有人去过很多有名气的古镇,见过很多有特色风景与人文,可谓见多识广;可我要说石头上开花之事,难免有点奇异。
是的,我的家乡位于豫西南,旧时就是汉水水路源头的一个码头,过去就有“携八山之石,看天下之物,汇四方之异,摘万物之笔”的称号;记得幼年时,还是集体经济模式,镇上就早早兴起合作社之类的工艺加工行业,如丝绸、玉雕、地毯、青花瓷窑、染织画布等等。说起合作社,其实也没有什么厂子,也没有工资,人员也全是祖传流传下的一代又一代艺人。当然了,也没有什么工人花名册,如若有活干,就去干一天,而有一些工艺加工类的活,也可以带到家里,没有人管,只要把事做完就行了。后来,我去远处念书,念完书就到一所技工类学校去教书,也很少探亲回老家;至于这镇的石头开花之事,也是最近,要帮朋友买一件玉镯,刚好,一方面可以探望一下老家,另一方面又和了一个友情,我就欣然地探望了久别的小镇。
小镇,历代以寺取名,延用至今;要去小镇,现在也非常方便了,路很俊直,全是四车道,路旁是松林、杨林,林的西边是一条很清秀的赵河,从寺镇穿过。沉着这条河,走不到六公里路,就到了镇上。镇临河的最南边,是仿宋风格的古式建筑,这是最为“玉笔”的一个大市场,从外向里看,凡是能入眼的,全是石头的语言,全是石头上的画,全是石头的音韵,全是石头上流出的音乐。尤其是那个巨大的一个怪石,石雕成一首寺镇玉雕工艺的年代谱,当然,也有寺上历代禅佛高僧,爱玉、爱玉雕之类的故事片断;也有宋、元、明、清时代,这个镇上的秀才、举人,携玉为骨节,清风为玉人的传说;当然也有玉祖的妙手、玉刻成花的神殿玉堂故事。且不说这,向里走,是一个接一个的店铺,经营是分类的,大概一层是挂件,也就是手镯、手链、玉佩;二层是摆件,也就是山水、鸟兽之类;一个市场看下来,大概就知道了玉的类别,玉的出处与玉的特性了。我不很懂,但从小就知道一点,当然,要了解起来,就很轻松,很快的。先说一说,硬度底的,也就是软料,最为多见的是东北的岫玉与近年流行的阿富汗玉,它们一绿一白,好分辨;硬度最高的,要数南阳的独玉与缅甸的翠玉了,南阳独玉上等色是以绿为准,翠玉以出翡为上好;不过,看料子不是全部,还要看一看加工工艺,也就是品一品玉雕作品的画境了,至尊的是创作人的谋篇、意境、画脉、技法,最为可贵的是能借料子的天然色,天然的画,添补到作品中来;说实在的,看一个玉雕作品,如泡上一杯清茶,呷一呷情趣,听一听画韵,观一观玉魂,摸一摸玉骨,悟一悟玉灵,感一感人生,是雅趣的。看玉,据说也讲个缘,如若,你第一眼看上一件,你就与这玉结成了玉缘人,即使你再跑一天去看市场,最后还是执手于这件,而后念之、观之、叹之、扶摸之、藏之,终身不忘这缘份。
从这个最大的市场出去,便是大棚式摊位的专卖市场,市场很大,有好几个,有卖玛瑙的,叫红货,也有卖大市场里面的挂件,价格稍底点,但要仔细鉴别。这里的玉货大多是个人加工的,也有从别人那里收藏来的,总之,不会向你开很大的差价。
看完市场,就是到艺人家里,看一看这些活灵灵的,会于心灵对话的玉之花,是如何加工起来的。首先是对石头的理解,进行与玉花的对话,其实,每一个艺人,对玉石的理解不同,他们的作品也不一样,如:荣华富贵、寿比南山、八方来财、紫气东来之类的作品,其构思意境、作品的翔实、作品的风格都是百花争鸣,不能以简单来说,哪好哪次;石头理解完毕后,就要画图了,这个图纸本身就是一次创作,只不过是,图纸作品仅仅是将要出来的玉之灵魂草图;接下来,就是用一刀一刀的粗、细雕刻了,当然,这技法,我们是学不会的,如写字,画画一样,要有多年的沉淀与功力。
寺上的石头开花,是奇,因为这里的石头,全来自四面八方;开了花的石头,又走向了各自的人生天涯。我无时不感叹,无时不惊讶,从石头上走出的那些艺人,他们的指法上,除了祖辈上长着那枝花,更亮的是他们思想之花,是开在石头上精灵之花,是他们的手掌打磨,是他们岁月风霜的捻揉,把一个个沉睡的玉魂,点亮、点亮、点亮在人们心灵上,点亮在人们珍藏的思想上。
描写美丽风景的散文随笔:竹海漫游
六月初我与妻去南方,走了几座城市游览都市风光。城内的风光虽好,但内心总感到游玩的不是很尽兴。在城里人文景观颇多,自然的甚少。夏季天气格外炎热,热得在城里找不到一处凉爽地方。虽然有丝丝微风吹过,却感觉不到凉意。于是让我想起宜兴竹海。
宜兴竹海位于宜兴西南部的群山之中,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上万亩的竹林随山起伏,绵绵八百余里。我们从无锡驱车前往大约用了2小时,下高速后,汽车沿着宜兴国道行驶,公路两侧绿树成荫,路边时而会有商贩摆摊买着当地盛产的果实,茶园分布在山野田间,园内的茶树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队队穿着军装的士兵。远山翠竹荗密葱绿,一派自然景象,空气中散放的湿润与茶香令人惬意。
六月的季节,不是花的季节,不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而是大地生长青绿的季节。当汽车来到竹海入口时,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层层叠叠的翠竹,有的绿叶如墨,浓极了;有的绿叶淡中带绿,浅极了。举目望远,满山翠竹将山峦变成了竹的海洋,绿的世界。无边无际的茫茫竹海,当风吹过时,翠竹随风摇曳,如海浪般一浪接一浪,越过山颠渐行渐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那跌宕奔流的气势,带给人们的是心潮澎湃,让人们在游玩中感受自然,尽情地享受天然大氧吧带给的心怡。
竹海中有一处溪水汇集成的“镜湖”,清澈见底的湖泊犹如一面明镜,与两山翠竹交相辉映。在湖中凉亭小坐,凉风习习。抬眼观之,但见水中竹影倒立,绿得发青,山水间由竹相连,浑然天成。
竹林间,毛竹漫天青青,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相映成趣。阳光透过竹叶斜射下来的光束,与竹的墨绿形成一道独特景色,显得分外好看。竹荫下阴影婆娑,风光旖旎,清澈的山泉在山石缝中潺潺流淌,顺势成溪。走近小溪静静地聆听“哗、哗“溪声,像似在听一曲来自天籁的美妙歌声。将手伸进溪流之中,顷刻间一股凉意传遍周身,整个人顿感神清气爽。深深地吸一口弥漫在苍翠竹海中的清新气息,让人浑身长力,心旷神怡。此情此景吸引着脱离了城里喧嚣生活的游客驻足拍照,使人忘记了炎热,也忘记了世间烦恼,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不错的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据说竹的根茎很发达,它可以在土壤中延伸数百平方,形成网状。幼芽在破土成笋前,需要根茎在土壤中孕育很长时间。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努力付出,扎根于基础,储备知识,积累阅历。就会厚积薄发收获成就,登上人生的巅峰。
旺盛的绿竹你追我赶、争相拨节,很怕错过了时机落后于别人,让人浮想联蹁。想到了青年人发奋学习、自强不息;想到了青年人进取向上,不甘落后;想到了青年人不懈努力,成为栋梁之材。更想到了散文家宗璞在《西湖漫笔》中所说“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透过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的是茁壮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