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些自己的东西,故而也会留下它那特有的印记。当你经历过一段历史的同时,也会带走一些记忆。在我所亲历的历史往事中,记忆比较深的,是样板戏。
样板戏,就是“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特殊的记忆。
样板戏也称“革命样板戏”,大概有破旧立新,在文艺上树立新的样板的意思。
在样板戏的前面,冠之以“革命”一词,很是贴切。记得样板戏最初是八部:即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海港》和《奇袭白虎团》,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后面又逐步排演现代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红色娘子军》也改编成了现代京剧。已经不止八个戏了,但习惯上仍称八个样板戏。在这些剧目中,除了《龙江颂》和《海港》讲的是工农生产和级阶斗争以外,其它的几个戏,多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革命”味道浓厚,而且每一部戏还都拍成了电影公开上映。小时候没什么可看的,就看这东西,看得我们如醉如痴。
在样板戏里,我最喜欢的是《智取威虎山》。这个戏是根据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成,由童祥苓扮演杨子荣一角。童祥苓不愧是艺术家,把杨子荣演的传神到位,精练饱满。唱腔的设计和动作的表演,几近于完美。我读过曲波的小说原着,也看过老版的电影,但杨子荣的英雄形象,到了现代京剧里才更加高大,更加丰满。据说由徐克执导的同名电影,其灵感有部分就来自于此。
《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是我喜爱的作家。他为剧里编写的唱词,美妙动听,传唱很广。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三人在茶馆对唱的《智斗》,我至今仍能哼唱。你看阿庆嫂唱的这一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真是美极了。现在读汪曾祺的作品,总感觉得到一种美在里面,原来是有渊源的。
“革命样板戏”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其标准是所谓的“高、大、上”,虽然在人物的刻画上,不免公式化,却也鲜明生动,让人过目不忘。杨子荣、郭建光、李玉和、严伟才、赵勇刚、柯湘、洪常青等等,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就久久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样板戏多为现代京剧。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有所不同。传统剧目以古装戏为主,无论唱腔还是道白,你要不经历过那个时代,不是戏迷票友,你是听不懂的。现代京剧的对白则是标准的普通话,唱腔经过改造,通俗而高亢,优美而有力,为广大普通观众所乐于接受,那一代过来的人都能哼上几句。我自己就是个“革命样板戏”的戏迷,每一部戏我都看过不止一、两次,并且都能唱上几句。为了唱得像模像样,我还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天不亮就跑到院子外面,学着杨子荣、李玉和的唱腔练嗓子。现在与朋友相聚时偶尔一展歌喉,还有人叫好,就得益于那时练下的“童子功”。样板戏作为当时全国文艺的“样板”,许多地方戏都把它移植过去,广东移植的粤剧《沙家浜》,我就很喜欢。
改革开放后,样板戏一度停止过播放。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在电视上又看到了久违了的样板戏,先是一些剧团的演出,后来又播放原版的。每当有这些节目播出,我就坐到电视机跟前,泡上一壶茶,边看边自个儿“打板”跟着唱,唱到高兴处,呷一口茶,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样板戏并不是什么值得发扬光大的艺术形式,但也不必将它妖魔化。喜好它的人,没事的时候看看,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往事已如云烟。现在记忆起过去的事,是想要告诉今天的人们,我们曾经经历过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曾经发生过那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