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范文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及感悟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及感悟

  • 作者: 甜到悲伤
  • 来源:美文阅读网
  • 发表于2017-11-19
  • 被阅读1330
  •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及感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以来,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成长经历,为广大青年、广大党员、广大干部的人生航路点亮了最耀眼的灯塔。15岁到22岁的七年,大约是现在高中到大学的时光,这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比小麦的灌浆期。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延安插队七年,正值青春岁月,风华正茂。如何评价这七年?我认为有两个“点”:第一,思想原点──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同志治党、治国、治军思想的原点;第二,人生起点──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同志从插队的“好后生”一步一步成长为党的领袖的人生起点。

      梁家河是青年习近平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课,是青年习近平思考人生、思考中国、思考中国共产党的第一站。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经历令人钦佩、催人奋进,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一面镜子、一座灯塔。当代青年最缺什么?两个字:磨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卓越超群非一日之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孟子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真实写照──“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面对贫困、清苦的陕北农村生活,习近平和群众打成一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梁家河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增长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才干。在七年艰苦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同志树立了一心为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了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品格,塑造了从容执着、大气磅礴的精神格局,锻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锤炼了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思想方法,展现了勤于学习、敢为人先的青年特征。在梁家河,习近平接受了中国农村的国情教育,汲取了黄土高原的革命营养,实现了理想信念的全面升华。

      延伸阅读: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良多,我想就书中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去年11月28日至今年x月17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续刊发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第一篇采访实录刊出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为了满足社会期待,中央党校把这一系列采访实录结集成书,于x月17日首次出版发行,当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消息,引发购书热潮,目前发行已超过200万册。

      本书共19篇访谈,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采访了29人,选用了76幅珍贵照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期在苦难中成长奋斗的经历,也展现了他如何坚定信仰、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崇高政治理念、培养坚毅顽强奋斗精神的内心历程。可以说,插队的七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对其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一,艰苦的农村生活让总书记真正走入百姓当中,深刻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国情,体会到了社会最底层民众的辛酸,从此将自己的生命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产生了与老百姓深厚的感情。“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到农村后感受到农村落后、村民生活艰苦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讲到几年中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 “思想关”。知青身上被跳蚤咬的都是大肿块,抓出一身血;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的妇孺老幼就走到铜川、西安,沿路乞讨。人们每天吃野菜团子、黑米糊糊,因缺少柴火,连烧饭都有困难;为防麦穗散落,担子不能触地,“5里山路,挑着麦子,经常要走一个小时,那也算是快的了”;作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之一,在面临亲人离散、同伴相继返乡的一系列困难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在漫长的时光里,是老百姓手把手教会了他如何生存,照顾他,让他懂得无论何时“离开老乡,共产党员一天也活不了”总书记曾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所以,他当时常称自己“是个普通的农民”,也常说“我们老陕”如何如何。在多年后他曾深情地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我认为“这里”不仅是指梁家河,也不仅是指陕北大地,而是指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龙的传人。总书记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永远和百姓在一起。

      第二,时代赋予的苦难际遇锻造了总书记不怕吃苦的坚韧意志与拼搏向前的奋斗精神,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机缘。习近平总书记不怕吃苦,从最初的6分、8.5分到挣了10分,那是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分。之后,他在担任村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带领村民挖水井、打坝、办沼气、种烤烟、办缝纫社、办夜校、开代销店、办铁业社、搞河桥治理等等。面对这些苦活、累活,他永远都冲在最前面。在最寒冷的天气里,他冒着被砸的危险跳进混杂着冰渣的土坑里挖井;为了改变农村没电的困境,他一遍遍给村里观念守旧的老人做思想工作,跑到四川去学习,站在漆黑的沼气池里挖水掏粪,终于成功办起了沼气,为百姓带来光明与温暖。现在中国的条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可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丢弃于困境中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使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屈辱艰难的昨天,也必将带领人民开辟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第三,陕北人民善良、淳朴、厚道、豁达的性格特质、家风的潜移默化与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让总书记产生了为老百姓做更多事的初心,塑造了崇高的政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延安人民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大家都说:“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当初,习近平总书记因为家庭政治原因在北京深受排挤与歧视,可是善良淳朴的的陕北人民无私地接纳了他,认为肯努力干活的就是“好后生”,还推荐他入团、入党。因为他做事公道、有能力而委派他担任村支书。因政治原因,他是最后一个走的知青,而那个时候“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开始形成了,他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后来他无论办大事小事都是以“为老百姓办实事”为初心,拥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和“解衣推食”的精神。总书记曾说过,陕北7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个初心和政治理念是总书记于实践中得到的真理,是我们青年人生中必须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动力源泉和指明灯,永不过时。

      第四,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里,总书记坚持学习,博览群书,提高了文化素养,培养了发散思维,为以后的从政提供了知识储备,也提高了办事处理能力。村民梁玉明说:“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梁家河时,只带了两个旧箱子,里面装满了书,无论多么忙碌,多么疲惫,他都会抓紧时间阅读(重阳节感恩活动方案及文案)书籍,如政治、哲学、历史、中外文学类等等,阅读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让人敬佩。这使得他在后来的政治决策中总有先见之明,有主见,不因当时的社会环境、多数人的看法而动摇。书中多人提到他晚上凑在煤油灯下看书,把脸都熏黑了,在当时蔑视知识分子的情况下,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呀!现在的共产党员就更要发挥带头作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对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多方面比对分析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思维能力,为群众谋福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动了我、激励了我,让我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由一名懵懂迷茫的少年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百姓干部,并最终成为党的总书记。我认为,无论是共产党人、领导干部,还是人民群众、普通百姓,都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社会、为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拓展: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将书看完感触良多、心得良多,我更进一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期间的艰难经历,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过人的毅力、高超的智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我产生很大的正能量,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我受益匪浅,特此写下心得。

      一、踏实学习,勇于思考

      1969年1月13日未满16岁的习近平同志作为北京知青,前往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到农村去再学习。据后来赵华安、张春富两位同志描述,近平同志当时作为梁家河村下乡知青中年纪最小的,给所有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背了两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全是书,近平同志总是利用做农活间隙、晚上的时间看书。“近平同志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即便身处困顿,习近平同志始终没有失却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的信念,直到后来总书记到正定、福建、浙江、上海乃至中央都有爱看书的好习惯,不断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出口成章、满腹经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正如书中描述“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的打磨锤炼中通过学习和思考,积蓄成长力量,了解民情、体察民情,也正是梁家河的经历为习总书记的基层经验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二、工作认真,为民谋实

      作为知青下乡时,习总书记作为年纪最小的,却踏实、沉稳、有担当,性格内敛,说话有理有据,当地村民描述近平同志对待工作实实在在,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近平教我写名字”“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梁家河村民“铁姑娘”高小梅回忆这些淳朴而亲切的生活点滴。 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介绍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后,引起近平同志的关注和兴趣,结合梁家河村的实际情况,近平同志主动组织参加到四川学习沼气的代表团,学成归来后,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工作生活,让乡亲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经验中了解基层民众的疾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协调处理村里各类事情,不断提高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到艰苦环境中去打磨,能在实践锻炼中沉淀自我、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为走好人生道路沉淀和积蓄力量。

      三、生活简朴,公正无私

      近平同志作为知青刚到赵家河第一顿饭是在村民聂瑞兰家里吃的,“当时煮的是面条,里面打了个鸡蛋”吃完后,聂瑞兰不愿意要钱,近平同志偷偷将1近2两粮票和3毛钱压在碗底,习总书记就是这样融入群众中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习总书记无论是在七年的知青生涯中、还是在之后哪一级领导岗位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时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同志的儿子,近平同志放下大干部子弟的身份,入乡随俗,同村民一起艰苦生活。20xx年,近平同志发表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面讲述了知青岁月中的“四大关”,就是“跳骚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是深入基层的体现。近平同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挑担、学打谷、办夜校、传知识,生活作风简朴,成为地地道道黄土地的儿子。7年的知青岁月中,近平同志融入基层,服务基层,用汗水为梁家河村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四、思想上进,知晓感恩

      “到梁家河村不久后,近平同志听周围人说父亲以前一位部下在乞讨,毫不犹豫将饭票和自己衣服给他”“好友王燕生读师范时,近平将自己的军大衣、30斤粮票送给他,让他出门在外用,30斤粮票相当于一个壮劳动力一个月的口粮”“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多次帮助梁家河的百姓”近平同志始终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懂感恩,热心服务于周围的群众。在梁家河当支书时,为村民谋福利,在福建、上海等地工作时,从来不忘记梁家河的村民,对于梁家河有困难来找他帮忙的群众,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伟大的心胸成就伟大的人。梁家河的岁月中,近平同志作为当时众多知青中的一名,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他立足群众之中,脚踏实地,把心交给群众,被梁家河百姓所认可、所信赖。

      本文标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及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article/15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