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范文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会:汲取丰富精神营养,坚定信念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会:汲取丰富精神营养,坚定信念

  • 作者: 半夏时光
  • 来源:美文网
  • 发表于2017-11-23
  • 被阅读335
  •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会:汲取丰富精神营养 坚定信念担当作为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之后,深受启发和教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选取习近平青年时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现任党的总书记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成长的经历,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艰难困苦的磨砺中、丰富曲折的革命实践中、勤学实干的历练中成长的过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深厚历史逻辑、实践基础和人民意愿。书中选取29位曾经的知识青年、曾经的农民,讲述当时的实情、反应当时的实景、叙述当时的实事,文风朴实,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学性和感染力、说服力。

      一、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青年习近平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是我们国家在探索前进过程中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以七年知青岁月为起点,习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正是经历了插队时的迷茫和后来的转变,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从习近平知青岁月的历练,到党的xx大大以来他领导党和国家的发展变化,始终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党的xx大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凡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中央党校出版《知青岁月》一书,对于帮助党员干部更进一步理解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解当前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爱戴核心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来源、实践根基和精髓要义,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得到了一次锤炼党性、砥砺品质的好机会,达到了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工作的效果。

      一是汲取了养分。首先汲取的是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青年习近平多次入党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并不影响他入党的激情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他持之以恒的申请入党直到被批准。还应当汲取他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在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每天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都能够坚持在煤油灯下学习。今天,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候,一直感觉文风朴实,引经据典,这就是他这种持之以恒勤奋学习的结果,正因为他青年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方方面面的素养,才使得他有了这样深厚的功底。

      二是锤炼了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我们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多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中去,在了解基层的过程中锤炼党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持续补钙加油。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和全面落实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各项任务,市委组织部部署开展了组工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活动,自己带领部机关干部到崆峒区,深入麻武乡的麻武、月明、后沟等几个村详细了解了基层党建等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深入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家中走访慰问,通过面对面交谈,深深被他们面对困难对党感恩、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所感动,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党性的过程。

      三是砥砺了品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习总书记插队时相比,好了好多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奋敬业的优秀品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只有坚持用党章党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把从事工作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孜孜不倦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四是激发了干劲。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青年习近平自梁家河插队时起,就把这一奋斗目标和神圣使命牢记在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习近平在梁家河期间,带领大家打淤地坝、办铁业社、修沼气池,当初老百姓并不理解,也不支持,他就想了好多办法,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带领大家把这些事都办成了。目前,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关键时期,组织部门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总书记“四铁”要求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对于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在梁家河的七年艰苦知青岁月,是一段闪光的奋斗岁月,是习总书记历练人生的岁月,也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就是要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转化为推动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建设的动力,真正做到领悟真谛、提升素质、积极作为。

      一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苦难和磨练,锻造了他的心志,逐渐建立起了高远的人生理想。今天学思践悟其中的重大教育意义,就是自觉把学习《知青岁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守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进一步增强敬仰核心、信赖核心、跟随核心、维护核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2017“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民族法律知识有奖竞答试题)子,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蜕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他这种爱民为民的情怀和立场,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工作做到人民心坎上,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

      三是进一步讲求思想方法。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时候说,有机会了我们就去北京学习,没有机会就在梁家河工作一辈子也没什么,但是我在梁家河做的这些事情,能够得到这些老百姓的认可,就很重要。大学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放弃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又下到基层,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实事。这种思想方法非常难能可贵自己经常和部机关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同志沟通,要深入扶贫现场,坚持沉下去、蹲得住,不搞形式主义,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通过我们的工作,确保帮扶的贫困村实现脱贫达标、党建示范、观念转变、村貌改变的目标。

      四是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是源泉,没有创新,很多事情就不会改变。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也有创新的具体要求;市委对各级干部提出的“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基本要求,创新也是重要方面。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做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总书记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具体到工作实践中,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紧盯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等重点工作,用创新的思维超前谋划、用心思考,抓有所成,抓有所进,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延伸阅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看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仿佛经历了那段历史,从那个艰苦的年代回到现实,我们了解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也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党的x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

      这本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16岁时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的经历。习近平总书记由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经过7年的历练成为一位业绩突出的村支书。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向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干部传达:奋斗的青春才是珍贵的人生宝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同志插队在梁家河村,在那个年代这是个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乡村,习近平与乡亲们摸爬滚打,主动适应艰苦环境,积极投身各项生产建设和实践,不断改造自我,把自己融入在乡村之中。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在梁家河待了7年,在那里入了党、当上了大队支书,也是从那里开启了他的人生经历。习近平在苦难中选择继续前进,在苦难中完成人生的升华。我们所处的时代远远超越那个艰苦阶段,但是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仍然要主动适应艰苦环境、不断改造自我。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民者,万世之本。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的7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当社员还是当村支部书,他始终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自觉地缩短与乡亲们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只有生活在群众中,真心实意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让群众了解我们、支持我们、信任我们,我们才能了解到群众的真实心情和实际需要,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和差距,我们才能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和工作的激情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真诚、质朴,把群众放在心上,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小资”意识,通过密切群众关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把握思想方向和工作作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习近平到梁家河村插队时,带了整整一箱子书。在梁家河村人印象中,习近平是位“爱看书”、“好学”的好后生。习近平把梁家河村当做“课堂”和学校,一边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一边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书本“充电”、在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才干,明确政治方向。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对生活、对困难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新认识。同时,我们更加认识到:青年党员干部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努力,就会有辉煌的人生!

      阅读拓展: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七年知青岁月,一生铭记教诲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20多个系列采访实录,从不同人的口中,将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娓娓道来,我听到了他不畏艰难的实干精神,我感受到对农村农民的一腔热情,我更被他的智慧和勇气所征服,这本书让我走近他、了解他、读懂他。

      热爱读书,学无止尽。书中对每个人的采访不同,但他们有一句话是相同,“近平勤奋好学,酷爱读书”,“近平读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大家都睡了他还在看书”。他涉猎广泛,有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有历史名著工具书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读过的《国家与革命》,让习总书记对当时长期无休止激烈的阶级斗争有了疑问,引起思考。还有就是《静静的顿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起这本名著。我认为学习读书是一个知识汲取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大家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我们在碎片化阅读中失去了专注,其实这对我们自我提升没有太多作用。我们要捡起读书的好习惯,不断读书学习,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够在为民服务和政策制定中提供最具操作性,最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风气,我希望这种风气在我国早日形成。

      一心为民,使命感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在梁家河期间,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义。他时时刻刻考虑生产队的事情,他想要粮食翻番,他忧心人民的福祉,想要让当地群众生活得没那么艰难。一心为人民服务这种宗旨意识和使命感在那时候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他的脑海里。我被这样的精神所打动和感染,每位公职人员都要做到一心为民。在当前新形势新常态之下,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反腐力度步步加深,党和政府要做到就是将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公职人员剔除出去,保持我们队伍的纯洁性,增强公职人员使命感,让我们不忘初心一心为民。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这本书让我真实全面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名实干家、创新者,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在贫瘠的梁家河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打深水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他做这些事情,充满了阻碍和质疑,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去做了,并且做得精益求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他提出要办沼气,用粪肥解决做饭、取暖照明的问题,很多人都不相信也不支持。但是他亲自试验,当社员看到点火成功,就再也不反对了。他让村民生活得更好,他能够将想法照进现实。我认为做这些事情,需要的不仅仅是魄力,更需要知识和智慧。这与他热爱钻研学习息息相关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了榜样和示范。创新为百姓谋求更多福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我想这就是他不断干事创新的动力所在,七年不长,他却实实在在地做了这么多事情,让我感到敬仰,也激励指导着我前行。

      七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时间浸染了习近平总书记辛苦的汗水,也浇灌了他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我一定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立足工作,开拓进取。

      本文标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会:汲取丰富精神营养,坚定信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article/16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