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明的苏博

  • 作者: 淡水泉
  • 来源:美文阅读网
  • 发表于2018-02-25
  • 被阅读626
  •   《姑 苏 行》——贝聿铭的苏博

      文/淡水泉

      有人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博物馆,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那么要了解一座城市,我们就从它的博物馆开始吧。

      苏博是现代主义最后一个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献给家乡的倾情力作,也是封山之作。贝聿铭是苏州名门望族之后,少时虽出生于广州、就读于上海,但每逢假期均在苏州度过,苏州承载着他18年的早期记忆。据说贝聿铭80大寿的当晚,在本是贝家祖产、如今已捐为国有的狮子林。久居海外荣归故里、欣受家乡使命的大师听着昆曲《游园惊梦》,徘徊在族叔公贝仁元修建的狮子林里,沧桑之感骤涌心头,挥笔写下七个字:"云林画本旧无双",于是一年后,便有了苏博的蓝图。

      苏博紧连忠王府,并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复杂而敏感的历史街区中,苏博简直就是一席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这些大小不一、规则有序、棱角分明的贝氏几何体墙面像一块块镶了黛石的白玉一样被嵌在一起,简洁明快、素洁清雅、一气呵成,既有江南"灰瓦白墙"的古朴,又有西式现代建筑的精致,一副三维立体几何造型图乍现眼前,让人直呼过瘾。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淡而有华,简而高贵,将贝老"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它就像一只白鹤,鲜亮亮、活生生的立于苏州、长在江南,又如风清月白中的莲花,静静地绽放在古城之中,清新脱俗,让人过目不忘。

      苏博的"门面"与四邻相比并不那么突出,它用现代派手法赋予传统大门元素以崭新的风格,雅致而不失大气,大门前有一庭院,池塘、小桥、假山、亭台交相辉映,恰到好处的组合在一起,宛约而舒朗。入口大厅的厅门两边皆呈半圆,取苏式园林欲言又止之意,有邀人入内之感。

      如果说前庭是整个空间交响曲的前奏,那么在走入室内之后,才会发现整个空间的动人之处。贝先生一改通常的四方形空间,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同时随着层高的递增而变换墙面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的建筑特色。其中,三角形与菱形是主要的造型元素,灰色的涂料强调出各个形体的转折,形成了丰富、充满节奏的空间效果。同时,由于形体多变,透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强调了空间的戏剧性。令人拍案叫绝是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成为了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透射出的依然是室外的绿色景观,像极了两幅挂在墙上的画。不难发现,简单的几何形是设计师塑造空间的语言,然而这些现代的设计元素通过穿插与组合,创造出来的却是充满传统味道的空间气质。就连中庭的吊灯也是独立设计的,将传统中式花灯取其形,再利用方形与菱形的结构将传统精神完美地与现代材料结合而成。

      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苏州博物馆之所以能让人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就是因为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而光影就是让这些景与人们产生互动与共鸣的直接因素。可以这么说,光与影一直是空间设计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让室内室外环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苏州博物馆,贝老先生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在中庭,阳光让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可能是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肆无忌惮地透过玻璃倾泻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时刻,参差错落的墙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趣且丰富。同样,贝先生在处理小空间时,也一点不吝啬使用光影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顶全部是由金属百叶和玻璃组成的,为了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木质的贴面材料所包裹。阳光透过这些条状结构在墙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流动的光线让原本单调的走廊顿时生机勃勃,饶有趣味。这物境与心境的交融,不由得让人叹为观止!

      但这赞叹马上又被惊喜所取代,迎面幕布般的玻璃窗后堆叠层次丰富的山峦,雪白的馆壁后是高出许多的绿树,空间割裂又圆融,透着悠远的东方韵味。进入其中别馆,总有一扇别致的空窗等着你,透明的玻璃打通你与屋外三两支青竹的心理距离,仿佛抚手可触。然而,不能。能的是,你无论立于窗下的任意方位,侧眼都能看到舒竹摇曳的风姿。

      参观之余尚能欣赏美景,这是苏博的特色。苏博巧妙地借用重力,拟意高山流水,将清水自上而下阶梯状地引入楼底的池塘,池中种有荷花,夏天荷叶田田、荷香扑面,这是苏博的一绝。苏博栽种的树木也着眼画意,高低树俯仰生姿,花时不同的植物参差有致,它们形态各异、线条柔美,与硬体的建筑刚柔相济、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散落在苏博的角落里、过道边,使眼前的世界不再只有白和黑,苏博一下便活了起来。

      通过内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是苏博最大的特色。其中最煞费苦心的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这座在古典园林元素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足以使人一眼便陶醉其中,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水上浮着一段曲桥、一座华亭,水中锦鲤百许头,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晴朗之日,云与壁与水,上下一白;蓝天入池以为底,树与墙与石与人皆入水中,时有鱼儿穿梭其间,绝美如画,不可方物。游客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北墙之下为贝氏独创的石片假山。也是苏博的景观之眼。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借着拙政园的墙,高低错落排砌的片石假山,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恰似米芾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其匠心之独运亦如陈从周所言:"江南园林叠山,每以粉墙衬托,宜觉山石紧凑峥嵘,此粉墙之画本也"。如此完美的点晴之笔,不得不让人佩服贝聿铭老先生的鬼斧神工。

      穿过博物馆的庭院,信步走进紫藤园里的茶室,一眼望去那盘曲嶙峋的枝干又是一幅好画。据介绍园里西南方的那棵紫藤,还嫁接着贝聿铭先生亲自从文征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移植过来的枝蔓,以示苏州文化血脉的延续和传承。虽说此时已错过花期,欣赏不了浪漫的紫藤萝花瀑。可我们坐在紫藤架下喝茶时,还可以说,这棵紫藤可有文征明手植紫藤的基因,您是坐在明代紫藤的子孙藤下品茶呢!这不又是一景了吗。

      怀着不舍的心情告别苏博,再回首已很难找到它标志性的招牌,它就这么安然端坐在并不宽阔的街道边,隐潜在一片繁华的闹市里,不急不迫,从容地接纳天下游客。一件建筑作品是否伟大,不在于其外表多么堂皇,而在其内涵。即便是高耸入云的大厦,失去了美的风格,没了自己的特色,也只能是过眼烟云,不会给人留下任何记忆。相反,追求至精至雅、"饱"含"诗书"的建筑,即便没有高大的身姿,即便不能从视觉上力压群雄,也会被视为经典,永镌人心。苏博的这一格调,展示了自己面对周围前辈们的谦卑,也展现了自己"学富五车"的气定神闲,我想,这也是贝聿铭的风格吧。

      "中而新,苏而新"这是贝老在设计苏博时候的秉持的理念。他说,苏州城,出了那么多诗人,那么多画家,就好像欧洲的佛罗伦萨。所以强调即要保有"灰白"的苏州味,又要有所创新。于是有了这苏州味儿十足而在立体上又富有变化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老先生坚持创新必须有一个深度的源头,于是苏州博物馆盛满了满满的苏州历史,可是贝老又执拗地认为,老园林不能配新建筑,所以他选用了石房顶,石片山水,依旧是移步换景的园林,但处处充满了现代的气息。我看过一个访谈,贝老曾提起小时候在狮子林里留恋,听闻的太湖石的故事。每一座苏州园林假山上的太湖石,都是匠人亲手打磨挑选,然后放入太湖中受湖水冲刷,往往数十年后,由工匠的子孙辈取出,用作山石。他讲到真正的艺术要经的住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评价。他以八十五岁高龄接下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为了苏博这个最疼爱的小女儿,他亲力亲为,精细到苏博造景的几乎每一颗树、每一片石都亲自挑选。这才有今天大家看到的苏博。

      苏州是幸运的,大师给家乡留下了一件传世之作。大师也是幸运的,把一件完美的作品留在了家乡。

      淡水泉2016年11月于苏州

      本文标题:贝聿明的苏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article/16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