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最近,BBC的一个纪录片揭秘了50年前的一个秘密实验。。科学家们让一个女孩跟一只叫Peter的海豚每天生活在一起,希望能够教会海豚说话...... 结果最后,海豚爱上了她......
真相
这个流言是假的!海豚作为高度依赖性行为社交的生物,在长期的单独圈养的环境下会自发地做出摩擦等自慰行为,当有一个女孩与其为伴时,便可能将此种行为转嫁到对方身上,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日久生情的那种“爱情”。海豚的呼吸方式和人类没有本质区别,当然不可能用憋气的方式自杀,那些死掉的海豚经过尸检后都确认有生理问题。
论证
首先,关于鲸豚——海底AV制造专家
详情可以参考美文网流言蜚语文章:《鲸豚,海底AV制造专家》。以下摘录一小段:
“更有甚者,会和其他种类的海豚(糙齿海豚、灰海豚、伪虎鲸)交配,产下杂种的后代。有一些性欲旺盛癖好特殊的海豚,甚至会企图和在海里游泳的人类发生性行为。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它们就只好自己解决,馆养的海豚就会经常做出把阴茎伸出来摩擦池壁的行为,在达到高潮时,还会表现得非常兴奋!”“幼年雌海豚发生性接触的频率是雌性倭黑猩猩的三倍以上,而幼年雄海豚高达40倍。”
单独圈养的海豚及其自慰行为研究
一般来说我并不赞同圈养海豚,因为满足它们的活动空间需求和社交需求太难了。现代研究者也许可以实现合适的圈养环境,但那个年代?基本没戏。像Peter这样的海豚,大部分时间和人类相处,同伴极其稀少,而海豚又是个高度依赖性行为社交的生物……会发生什么?想也知道。这算爱情吗?恐怕很难。
虽然没有关于Peter的详尽记录,但我们知道类似的事情发生过:白鳍豚淇淇。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仅存四种淡水豚之一,1996年进入红名册“极危”,2002年最后一次有完整证据支持的野外目击,2006年大规模考察未发现个体,很可能已经绝灭。虽然IUCN还没有最后定性,但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对它还抱有希望了。
人类一共捕捉到6只白鳍豚,多数在圈养条件下只活了几个月。雄白鳍豚“淇淇”1980年1月12日捕获,至2002年7月14日去世,前后饲养22年,是第一只捕获的,也是最后一只死去的白鳍豚。在大部分时间里,它都独自生活在中科院武汉水生动物所里。和他相伴最久的“珍珍”也只活了2年半,也没有留下后代。可以想见,这二十年里,他是多么孤独……
因此:
全文在水生所的网站上可以找到。
可见,单独圈养的海豚对长期相处的人类女孩产生类似性接触的亲昵行为,可不一定是因为“爱”上了人类。首先,我们当然很尊重当事人的感情,如果她认为这算有感情的话,那肯定要算的。但是,按照当事人Margaret Howe Lovatt的说法,“对他来说是性,对我来说不是。”双方发生的只是类似于狗狗蹭你腿的关系。
严肃!这不只是“爱”
话又说回来,在海豚开放的社会中,“性”不仅仅是性那么简单。性行为在维系社会关系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雄性会通过和同性发生性行为来炫耀实力,吓唬其他群体的成员,确立自己的支配地位。海豚小团体之间的同性性行为持续时间比双性性行为要长得多,这可能有助于这些小团体的成员彼此信任并保持紧密的关系。对于幼年的海豚,与长辈之间的性行为也有助于它们社会性的发展,还能练习技巧,以便积累实战经验呢!
关于John Lilly和他的研究组织
John Lilly是最早的一批海豚研究者之一,在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做了很多人和海豚的沟通实验,号称海豚可以模仿人说话,不过这批实验后来大多没能重复出来。他是个特别有争议的人物,对意识啊致幻药物啊感官剥夺啊之类的东西十分着迷,不但自己磕LSD,还喂他的海豚磕,这些东西是导致他的实验最后被中止的关键原因之一。
有篇写于1967年的文章叫《海豚-人类关系与LSD25》,其中有一段说,他们收了一只被鱼叉射过的海豚,本来这海豚特别怕人,给了它100 mcg的LSD25之后它游过来,一只眼伸出水面,盯着Lilly盯了十分钟。是挺美好的,如果这效果不是靠药物实现的话.
60年代初的时候他激励了一大批人投身海豚研究,后来他变的失常之后这就成了那些人的集体黑历史。而这次BBC纪录片里提到的Margaret Howe Lovatt,当然就是John Lilly那个组的成员了。这不是她的错,她也反对海豚LSD实验、所以据她说Peter没有被打过药,但是组里另外两条海豚在Lilly的坚持下都磕了药。那个研究组的整体环境,可不是什么天堂。
另外,60年代的时候海豚在大众文化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差不多就是“高智商和平主义裸体性解放环保者”这个感觉,和那时代简直不能更般配。今天海豚的大部分神话都源自那时。
关于海豚自杀
在这个故事的一些版本中提到,Peter和Margaret分开之后不久就用主动停止呼吸的办法自杀了。
“海豚是自主呼吸”的说法最早就是来自上面提到过的John Lilly。当时他发现,普通的兽医全麻可能导致海豚死亡,必须连接人工呼吸设备。他认为,这是因为海豚的呼吸要完全依靠意识控制,一旦麻醉失去意识,呼吸就会完全停止,必然导致死亡。他认为,海豚睡觉时并不是整个大脑休息、而是左右交替睡眠,这一事实就是用来保证呼吸始终不停的。他后来甚至进一步声称,水族馆中的海豚面临隔绝和孤独,会选择主动停止呼吸来自杀。
但是这一说法的证据哪怕在当时来看也并不充分。那时人们对海豚所知甚少,而约翰·利里本人也是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在写作时经常把科学事实和自己的臆测掺杂起来,后来更是转向了感官剥夺、致幻药物、灵修冥想等非传统领域。利里素来有高估海豚智能的习惯,他关于海豚智力和语言能力的诸多论断今天看来都过于夸张了。他声称他的研究所的多条海豚死于自杀,实际上尸检表明它们都死于传统的原因,比如肺部感染。
到了1969年,研究者J.G.McCormick使用复杂完整的麻醉实验证明,利里对于海豚的呼吸观点是错误的,海豚的呼吸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下意识控制的,他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当然,海豚的呼吸也确实有独特之处:作为海洋哺乳动物,呼吸不但需要相关呼吸肌肉,还需要浮出水面。McCormick认为,海豚之所以采用两半大脑交替休息的方式,不是因为要靠大脑操控呼吸本身,而是因为要靠大脑保持在呼吸时接触空气。论及呼吸本身,海豚和人并无本质区别——人类潜水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自主地憋气;但是哪怕不去主动控制的话,人类也和海豚一样,不会“忘了”呼吸,也不能靠憋气自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下意识层面就会接管。
最后,关于海豚会自杀这个一般性的论断。海豚是不可能靠主动闭气自杀的,但能靠别的办法自杀吗?原则上倒不是不可以,再不济你可以主动冲撞池壁或者故意呛死自己或者绝食或者什么的……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海豚是确认自杀的,那些死掉的海豚尸检过的都有生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