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著名军阀冯玉祥评价如何
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冯玉祥的存在,无疑是研究近代史、军阀史、国共斗争史、民主运动史不能绕过去的高山。我们以前接受的宣传是,冯玉祥是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民国军阀、著名民主人士。这大体不错,但很多史料上对于冯玉祥评价说,他还是中国近代倒戈史、搞笑史的名流。
关于冯玉祥评价,有人说他是一个质朴的官员,是个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的军阀,却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在政治这块领域中,根据记载的相关解读,他是闹过不少的笑话。还被人封为“倒戈将军”和“基督将军”。身为军人的他,他先后背叛了朝廷,以及直隶的曹锟、吴佩孚,国民党蒋介石。被时人讥讽为“三姓家奴”。
关于他信奉的基督教也是一场闹剧,他不但自己信奉基督教,还让全军信奉基督教,可是最终的结果却说大家是搞迷信。从这一点看,有人评价冯玉祥说,启示他让全军的人信奉基督教是有他自己的功利心的,他最终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用宗教的思想规范来统治官兵。
后来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还曾对冯玉祥评价说——在转型期“大舞台”表演最为精彩的“艺员”,则非“倒戈将军”冯玉祥莫属。关于对于冯玉祥的倒戈次数,目前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和研究者进行更正,冯玉祥一生倒戈的次数最准确的应该是有九次,
北洋陆军上将冯玉祥是好人吗
人的一生,兴亡的成与败,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纵观冯玉祥的前前后后,有许多现象令人深思。其中就会有人问道,冯玉祥是好人吗?以至于人们对他的好与坏一直是褒贬不一。
冯玉祥的另个让人觉着他的好是应为他的朴素,长年累月,军装布鞋,粗茶淡饭。在这一点上,近代史上只有彭德怀能与之比肩。他带兵,力戒奢侈。曾在《西北军集团军政秘档》中披露,在廊坊驻军时,一天军需官李荫九穿缎鞋被冯玉祥所看见,于是冯玉祥向他敬礼,李荫久很是吃惊,于是冯玉祥说道我不是向你敬礼,而是因为你的缎鞋而已。冯玉祥的不贪钱财更是常人难为。
除了这个就是在滦州起义中,主带领队伍,密谋准备反对清王朝,武装起义。并且还在士兵中秘密宣传反清革命的号召,暗地里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虽然革命失败了,但他的这一举动大大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军士们的士气,并对推翻清廷统治有着积极的作用。他虽然没有亲自上前线参与武装起义,但他以率先起义的身份,参与了起义的前期的策划过程。所以,他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因此,从以上这两点来看,冯玉祥是个好人。但是也会有人发出反驳的声音:“冯玉祥是好人吗?”他几次的倒戈行为以及毁了佛寺,将大相国寺改成市场。并发动全省毁佛运动,将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一律驱逐。还将寺院全部改为学校,或者是用来当作救济院、图书馆,甚至是或成为一些供人玩赏的娱乐场所。从这些行为来看,也难怪会有人质疑“冯玉祥是好人吗?”
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由于冯氏一生中时常背主倒戈,因此有人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用来讽刺冯玉祥经常倒戈的行为。因此,他还有“倒戈将军”的称号。
冯玉祥虽有很多优良的品质,但是他的毛病也是同样的多。但总的来说,他是个乱世中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现涌的中国式枭雄。他一生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史上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吕布是中国朝秦暮楚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而冯玉祥也无疑是现代的吕奉先。在他的一生中,或许有奶便是娘才是他奉行的原则,也很会见风使舵,随时都可以翻脸不认人。对于他的前线倒戈也堪称是家常便饭。
关于冯玉祥倒戈的实例,曾在1927年的时候,宁汉分裂,六月十日,他与汪精卫订立盟约反蒋;在没过十天的样子,他又和蒋介石在南京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像这样倒戈的案例,似乎是贯穿他的戎马生涯。或许冯玉祥的真实心态就是想要逐鹿天下,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可以投靠任何人,也可以反叛任何人。
关于冯玉祥倒戈的次数,经过历史学家和研究者进行更正,他一生倒戈的次数准确的应该是九次,依次为:一、滦州起义倒满清;二、护国运动倒袁世凯;三、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四、北京政变倒吴佩孚;五、反奉战争倒张作霖;六、五原誓师倒北洋;七、国共分裂倒共产党;八、中原大战倒蒋介石;九、国共内战倒蒋介石。
布衣将军冯玉祥书法如何
冯玉祥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将领,他在小的时候家里就很贫穷,在他14岁的时候就入伍了,他由一个小士兵升到一级上将的身份,所部也从一个混成旅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几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在其长达50多年的军旅生涯时期中,他以治军严和善练兵著称。关于冯玉祥书法,每每在他闲暇的时候就很喜欢吟诗作书,留下许多幽默风趣的打油诗和碑刻墨迹。
冯玉祥书法上的成就虽然不能够与专业书法家相提并论,但是作为一位没上过一年学校的人来说,他在枪林弹雨中衷情于传统的书法艺术,并不断研究揣摩,达到较高水平。在如今,我们对冯玉祥书法艺术的创作及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的诸多关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冯玉祥虽出身平民,没有很多的书法基础,但由于一生酷爱,孜孜以求,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从冯玉祥留存下来的一些碑刻和墨迹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一生学书取法面广,楷书、隶书、行书、篆书都有所涉猎,书风也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多样性。总体上来说,从许多字体中冯玉祥的字更加偏重于隶书的学习和创作,他留存的作品也属隶书为多。在艺术成就上仅次于隶书的是他的楷书,代表作有《太上感应篇》二十一开册页。
冯玉祥戎马一生,整顿军纪,并且赏罚分明,性格守诚守拙,爱憎分明。“书为心画”,冯玉祥书法方正朴茂,雄健奇逸,一如其性格写照。
西北军阀冯玉祥个人资料简介
冯玉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字焕章,原名基善,出生于如今的河北沧州市。作为西北军阀,有着“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他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获得三大抗战勋章。
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滦州起义,在1917年张勋复辟的时候率领部下击溃了张部。在1924年的时候,由他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控制的北京政府,还将所不改为国民军,并担任了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了北伐战争。1935年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最后在1948年的时候因轮船失火而遇难了。
冯玉祥的主要功绩是在滦州起义中,对于这次起义的目的是反对清王朝。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清政府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因此,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而当时的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于是发起并组织了“武学研究会”,开始秘密进行反清革命。在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经过一年,宣布滦州独立,可是起义军准备进攻天津,在雷庄附近与清军展开激战。因敌众我寡,渐居劣势,战至次日黎明,起义军失败。滦州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递解保定。
但是虽然滦州起义失败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对于推翻清廷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冯玉祥虽然没有亲临前线参与武装起义,但他以起义领导者的身份,参与了前期的策划过程,毫无疑问他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民国军阀冯玉祥死后墓在哪里
冯玉祥倡导“以教治军”,用基督教的教导来管理官兵。提倡节俭,反对奢华,要求官兵洁身自好。冯玉祥与士兵一样,穿灰布军装,睡稻草地铺,每餐仅一菜一汤,数十年如一日。可惜,不幸运的是,他在轮船失事中去世了。在这之后他被埋在了哪里,他的墓又在哪里?
1949年9月,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送了挽联,周恩来致悼词,在1953年的时候,根据冯玉祥生前的愿望,将他的遗骨安葬在泰山,因此,冯玉祥的墓就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的这个地方。
而冯玉祥的墓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选址,最终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埋葬在了这里。其次,他的墓正好是由冯玉祥自己所建的大众桥的东面。在1952年时破土动工,于1953年10月15日安葬,并举行骨灰安葬仪式。
冯玉祥墓的四周,前临深涧,背依科学山,松柏苍郁,旁山临涧,肃穆庄严。墓则是泰山花岗石砌成,在墓壁上的正上方横镌郭沫若手笔“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金色大字。而他的骨灰盒在墓壁的中央,在外面又镶嵌了玉祥先生侧面铜质鎏金浮雕头像用来封穴。
除此之外,他的墓阶一共是有四层,共66级。四层则代表的是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层,代表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层14级,代表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共66级象征他一生渡过了66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