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江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村民在附近的洞山寺发现众多古墓。修水县相关工作人员赴现场调查,发现18座古墓。令人遗憾的是,其中11座古墓被盗。
据悉,我省目前有不可移文物3万多件,但被盗案件频发。业内人士呼吁,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亟待加强。
刘水山是修水县黄港镇双溪村桥上片洞山自然村村民。“我们这里有座洞山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前段时间有村民在寺庙附近山上放羊时,发现好多古墓。”3月1日,刘水山对修水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
黄港镇政府获悉村民发现多座古墓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在寺庙附近寻找。目前,已发现18座古墓。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当地老人曾说过,洞山寺附近古墓有三十余座。
记者了解到,洞山寺始建于唐正德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至清朝时期,寺中僧侣众多,香火不断。据修水县黄港镇相关介绍,洞山寺是佛教曹洞宗的发祥地,解放初期逐渐败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寺庙被毁。
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馆长朱一平到古墓现场勘查。他介绍,已发现的18座古墓中有7座保存完好,11座古墓有被盗迹象,这些古墓绝大部分为和尚墓,从唐朝至明清时代。朱一平说:“这些古墓的发现,可看出洞山寺曾经的辉煌,尤其是已发现的‘舍利子’塔比较有研究价值。”
被盗案件频发 呼吁加强保护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除名人古迹备受关注外,一些散落于乡间僻野的遗存古墓和不可移动文物容易被忽视。
朱一平介绍,像黄庭坚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专门的资金和人员进行管理。但黄港镇这18座古墓不是文保单位,没有资金和人力对其进行保护。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告诉记者,修水县古墓属不可移动文物。“通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全国有7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江西有3万多处,排第11位,其中是县级以上保护单位才100处。”
肖发标认为,目前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存在着矛盾。“《文物保护法》曾进行修改,将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权限下发到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在当地县级政府,开发建设权限也在县级政府。之前,某县就发生过为建设开发,将一座古桥拆除被央视曝光的事情。”
记者还发现,由于不可移动文物处于露天状态,风化现象严重。另外,很多不可移动文物因地处偏远,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
2010年12月27日深夜,一伙窃贼将永修县云居山瑶田秀极禅寺寺内一座1535年建成的明朝墓塔盗走。半年后,两名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被盗墓塔完璧归赵。
江西省文化厅文物执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执法部门和公安部门每年都会对省内的文物安全进行巡查。“修水被盗的11座古墓,当地公安部门可介入调查。”
业内人士呼吁,对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亟待加强。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保护网络体系,文保工作人员定期对文保单位进行巡查,如发生偷盗事件应立即上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加强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