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国家政权。隋代之前,善于游牧的党项人开始崛起。不久,他们征战南北,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的部分地区。到了宋代,党项人与宋、辽展开了或叛或附的反复较量。
1032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登基称帝。从此,西夏开始了它近200年灿烂的历史。受汉文化的影响,西夏有了自己的方块文字和历法,有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和宗教体系。可以说,这个善于征战的民族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辉煌的文明。
从夏景宗李元昊开始,西夏共出现了十位皇帝。到了十三世纪初,在蒙古军队的强劲攻势下,西夏已是英雄末路。到了夏末帝时代,这个民族高贵的头颅在蒙古人锋利的马刀下被齐刷刷地斩下,永远沉没于滔滔的历史长河……
西夏陵的神秘,更多地表现在至今没有被人破谜的建筑形制和文化内涵上。由于文献缺载,陵区每座王陵的主人是谁,至今难以确定。西夏陵区的每一座帝陵,都是由宫城和其它附属建筑组成的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它们均坐北朝南,基本结构大体相同。
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观察,其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其在未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陵塔”之说便屡见报端。但塔式建筑缘何立于陵园之内,其功能作用如何?则少有人说得清楚。至于这座“陵塔”又为什么要建在陵园的西北隅,学术界的说法各执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