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出自:《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今天小编为您带来一窍不通的成语故事。
一窍不通的成语故事:
纣王,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道和妲己饮酒作乐,既不理会朝政,也不管老百姓们的痛苦;同时,他还听信宠妃妲己的话,杀害了不少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因此,各地的诸侯都想推翻他。纣王的叔父比干看见他这样昏庸,便费尽心机的苦谏,劝他不可沉迷酒色,不要屈害忠良,枉杀无辜,应该振作起来,为国家和百姓做点有益的事情。妲己知道之后,十分的气愤,心中想道:“比干不除,我的地位终将不能稳固。”于是,她便对纣王说:“比干成天干涉我们俩的生活,谁知道他是不是另有目的?如果他真是忠良的话,为什么不叫他自己胸膛剖开,取出心肝来看看呢?”纣王被妲己迷住了,竟不分是非好坏,赐比干剖胸而死。
这则故事,在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并且加了注,它的全语是这样的:“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
“一窍不通”就是从上面的话引申而来的,用来讥笑人家的愚蠢和胡涂,同时也可以比喻人对某种技艺学术的一无所知。
成语基本资料:
【词语解释】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
【字词解释】窍:心窍,洞,孔。七窍指眼、鼻孔、耳朵、嘴。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
【成语辨析】
语义说明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顽固守旧」的表述上。
例句
他固执到一窍不通,简直劝不了他。
我们老董固执得一窍不通,要说服他得多费唇舌。
我看他是一窍不通才会反对,得让他知道事情有多严重。
语义说明比喻人对某事完全不懂。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愚昧无知」的表述上。
例句
现代人对法律常识不能一窍不通。
我是个计算机盲,对计算机一窍不通。
【文学作品】
茅盾《子夜》:“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
【歇后语】
十窍通九窍
大杆杖吹火
扁担吹火
眼瞎耳聋鼻塞嘴哑
棒槌吹火
【灯谜】十孔九漏,半边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