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半生为人》徐晓

作者: 休眠休眠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21:43 被阅读81次

    最初是朋友介绍给我这本书。

    她一直鼓动我去看,说,“写得太好了,就是前面那些太痛苦了。看的时候有好几次我都合上书,不忍心再接着看下去。”

    她形容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和作者一起经历了那些经历似的。

    我记在心上,在学校图书馆里借到了书。

    但没看两章,就毕了业,匆匆把书还回去,就此抛到脑后。

    再看这本书,是买了Kindle一年以后,某天朋友给我发来这本书。

    看完了以后,很久不能平静。

    我生于九零以后,没有在书中所描写的年代生活过。正因如此,显得这本书格外动人。

    这本书里描写的内容远不止徐晓(即作者)和她的丈夫,周郿英共同抵御病魔、生死相依的感情经历。

    书中主要的篇幅,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参与创办文学杂志《今天》的一代年青人,当时的芒克,北岛,赵一凡,史铁生……他们的故事。

    作者以个人的经历作为线索,记录下他们的当年。


    开头《永远的五月》和《爱一个人能有多久》这两篇,她讲述起自己和周郿英如何相识,如何走在一起。

    不久周便生起重病,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病情无法得到根治,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极为痛苦的手术,和一盒又一盒价格高昂的药物维持生命。

    养家的重担落在她身上,她常年在医院、单位和家,三点一线来回跑,为了周郿英的病情做出许多努力,但最后周还是走了。

    也许是因为切身体会,也许是因为病重的那个人,是自己的丈夫,是亲密无间的家人,她讲述的方式琐碎而稍显杂乱,感情汹涌又忍抑,很容易被认为是在自怜自伤,显得矫情。

    可是,我想,只要稍微有相同经历的人,就能知道久治不愈的病痛,能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多大的折磨。

    与病魔搏斗的每一次,都是希望与绝望的拉锯战。

    人好像站在摇摇欲坠的悬崖边,低头一看,是深渊,身体的另外半边,又还稳稳地站在地面上,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去。

    且这个过程,是长久的、细碎的,填满生活的缝隙,消耗着大量精力、时间与金钱。

    所以这份絮叨,是应该被谅解的。


    后面的那些,除了写了史铁生、赵一凡和高尔泰的那几篇,因为对其生平感兴趣,我认真读了以外(这几篇也的确写的很好),其他的都是匆匆翻过了。

    在书里看,八十年代,的确如张蔷所说,是个浪漫的年代。

    一凡与她书信来往,以高尚而坚定的品格影响了徐晓的一生;他们一伙人在史铁生家聚餐,或者是史铁生招呼上一帮人来她家里——周郿英重病,但还是会去把残疾的史铁生往家里背;几个人分分角角的凑钱,买面,买饼,撒上葱花就是美味,偶尔能吃一顿肉就是大餐,值得为此高歌一曲,并写出一篇文章……

    没有任何关于贫穷和匮乏的嗟叹,只有友情的美好,和对于生命的热望。

    人们朴素、直观而坦率,每个人身上都溢出蓬勃的生命力,相信明天,相信未来,相信自己的存在,真的可以改变些什么。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感叹。

    怀念旧友时,她一致写到,多年以后他们再相见,人到中年,彼此的境遇、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往并肩作战,为了同一份事业而努力的朋友,如今已经热情不再,甚至话不投机了。


    而曾经,在八十年代时,她是如此定义彼此的关系的:

    “我喜欢这些画面,因为它渗透着人与人之间一种奇特的亲密关系,它不是爱情——似乎我们现在只能通过爱情了解浪漫;它也不是亲情——似乎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亲情理解责任;它是一种无法界定的、多边的、流动的乌托邦式社区。它浪漫,甜蜜,嘈杂,但有着同舟共济的承诺。它在人与虚空之间砌上如此绵密的屏障,以至于后者显得遥不可及。”

    如此浪漫,随着旧日岁月流走而已然逝去的亲密关系,放在今天,会显得不合时宜。

    现在,我们很难再接受这样无名而热情的人际来往。

    我们往往更习惯的是,把各种情感一一定义,与人之间要保持好一定距离,才能大方而坦诚地交往下去。

    这是随着时代发展,不可避免产生的变化,无所谓好与不好,只在个人,习不习惯。

    只是,我还是羡慕着曾经那样的诚挚、浪漫与对生活的热情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半生为人》徐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z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