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

作者: 格致教练蒋海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07:27 被阅读142次

    “正念”这个词现在比较热,什么是“正念”呢?

    二十年前如果你听到这个词,它应当指的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来源于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现在你听到“正念”这个词,如果不是出自佛教徒之口,它一般是指向英文 Mindfulness,翻译过来就是“正念”,翻译者显然是借用了佛教的术语。

    我们先来看看佛教的“正念”是什么意思。

    呃,先得搞清楚“念”,才能说到正念,“念”也是佛教术语。

    世亲菩萨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把人类的心理活动约略归纳为51种,也就是51种心所有法。

    遍行心所五种: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心所五种:欲,胜解,,定,慧。

    善心所十一种: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六种:贪,嗔,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二十种: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心所四种:梦,悔,寻,伺。

    “念”是别境五心所之一,别境心所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生起的心理活动,五个别境心所各自所缘的是不同的境界,彼此并不关联(不像遍行心所五个一起来)。比如,只有当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才会生起“欲”,不会随时随地都有欲望生起,生起欲望的同时更不会必然连带着生起“定”和“慧”。

    “念”是指“于过去经验之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记住”。

    所谓“正念”,是指头脑里装的都是些“正”的东西,很纯净,很敞亮的感觉。与之相对应的是“杂念”,“妄念”,“邪念”,就是头脑里充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二十种随烦恼里有一个“失念”,说的就是脑子里乱糟糟的这种情况。“失念”是一种烦恼,我想大家都有体会。

    Mindfulness是心理学的一个词汇,是西方心理学与东方修行传统相遇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博士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创立的正念减压疗法(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已经全世界遍地开花了。

    按照乔•卡巴金博士的定义,Mindfulness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觉察(Paying Attention to or Being Aware)。比如,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觉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内在感受,情绪和思绪等。只是觉察,不要试图控制。

    第二:关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主要是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让意识和思绪回到当下,一旦觉察到自己开小差了,就再次回到呼吸上来。因为人不可能离开呼吸,呼吸是最代表当下的。注意只是关注呼吸,而不要试图影响呼吸。

    第三:不评判(Non-judgmental)。对一切情绪和思绪只是单纯地观照,接纳,let come, let go。

    由此看来,Mindfulness并不等同于八正道的“正念”,细细品味,Mindfulness里头应当还有“定”和“慧”的味道。但是当我们抛开名字相,看到它们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时,两者则是相通的、一致的,它们的要害都是“当下”,因为只有念在当下才是“正念”,脱离当下的“念”都是杂的,妄的,邪的。

    “活在当下”其实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到,难就难在持续活在当下,用佛教的话来讲,叫做“功夫成片”。

    唐代德山宜鉴禅师常以棒打的法子接引学人,他的口头禅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意思是,问你话,答不出来要挨棒子,答出来也要挨棒子。

    唐代另一位高僧临济义玄禅师不光是打人,还配上声效,就是“喝问”,一边打你一边喊打。这两位禅师的教法并称“德山棒,临济喝”,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当头棒喝”。

    当你遭遇“棒喝”的那一刻,你一定是活在当下的,第二念就飘离了,因为评判/解读进来了,评判/解读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你已经从当下滑落到过去了。再接下来你又会想着怎么能不挨打,你又飘向未来了。情绪就是你脱离当下,滑落到过去未来的标志。

    第一念总是正念,是当下。功夫成片就是念念都在当下,“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只要来自于过去的第二念(评判/解读)一进来,就把原来的流动(flow)卡断了,也给后续的念头染了色,我们就此与世界失去了连接,这就叫“执着”。

    圣贤和凡夫的区别就在第二念。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说明颜回是能够持续活在当下的,功夫成片的,其他人只能偶尔做到,好似段誉的六脉神剑,时有时无。

    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会,成为习惯很难。

    冥想(meditation)不等于正念,冥想是“练习”正念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很简单,坚持很难。之所以在“练习”两个字上面打引号,是因为冥想练习和别的练习不一样,这是一种没有“目的”的练习,因为一旦有了目的,您就不在当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l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