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唐晓涵 :如何运营健康主题的社群?

唐晓涵 :如何运营健康主题的社群?

作者: 唐晓涵lynn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10:47 被阅读154次

    1

    所有改变的发生,都是悄无声息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到今天,我刚好默默完成了连续21天健身打卡,在朋友圈晒了三天数据,有几个人留言说想跟着我一起跑步。

    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如何运营好一个健康主题的社群?更确切的说,是减肥主题。

    首先,大家为什么会想跟着我一起跑步,而不是自己和自己跑?或者说想加入我的社群,和一群人一起跑?

    核心在于,社群解决的是一群人的情感和精神归属问题。

    有个理论是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残酷的是,坚持21天或许可以形成一个习惯,但是要真正养成,让自己由内而外的喜欢这个习惯,却要付出非常多的动力和努力。很多事情坚持到了第22天,第33天,你还是会很反感,对不对?比如每天写文章。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用户痛点。

    你知道身体健康这件事很重要,却不愿意付出行动,吃吃拖延,缺乏内在的动力,总是给自己找不做的借口。

    那么,付费社群就是治这个病的良药。

    为啥?因为有像我这样的人,带领你去做,给你一个足够的理由和契机,你愿意为这种“带领服务”付费。

    如果我发起这样一个付费社群,就是为埋藏在你内心已久的减肥想法提供了行动的契机,也许你可以说服自己,要珍惜这次机会,在我的带领下开始每天跑步打卡,接受监督和反馈,最终也形成了习惯,实现了身材的改变。

    如果我发起这样一个社群,一定要有时间期限,有短期反馈,有游戏规则,不能是一年,却可以是30天瘦10斤,或者21天天天跑步,一天没有达成惩罚发红包100块,制造了时间压力,让参与的人有种从今天开始改变,30一个周期,有时间压力的紧迫感。

    群体的力量是无形又强大的。

    当我们感觉到很多人在跟我们一起做,我们就更加容易认为这件事是合理的,更加容易在内心说服自己——这就是群体匿名性的强大威力。

    那么,作为社群发起人,还可以为大家提供什么服务?

    那就是专业的健身理论体系,类似贴身私教,如何吃营养餐?怎么做体能训练?如何练出马甲线?如何有效减脂?监督大家每天晒一日三餐,晒健身数据,晒健身前后对比照。邀请专业教练来讲课,每天点评,即时惩罚不达标的人......

    如果这个社群做成免费的,那必然会失败。

    “免费”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大行其道,比如网游通过免费获取海量用户,然后从中刷选付出用户购买道具。这种模式在新媒体社群经济中却行不通。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人们更愿意为自己有限的注意力和宝贵的时间精力买单,于是有了很多类似模式的打卡社群:

    每天早起打卡群,每周读一本书打卡群,每天健身打卡群。。。

    这个付费不一定非的是入群门票费,很多人会做成比如1200两个月,可以换种形成,这笔钱做成一笔游戏经费,社群规则做成了一个游戏打卡,坚持30天打卡并成功瘦下6斤的就是赢家,间断的就是输家,这笔钱就是押金,一天没完成就从押金拿100发红包,最后活动结束,剩下的钱奖励给赢家,至于作为社群发起人,我虽然没有从中直接盈利,那我可以做成一次自愿打赏的活动,在活动最后开表彰总结大会,大家随意赞赏,根据自己的收获自愿付费,你觉得没有收获也可以不给钱,这里也顺便说到了社群盈利问题。

    对于大部分新一代消费者来说,免费的都是垃圾,钱不再是最大的成本,他们更加愿意为有限的注意力,优质的服务和时间付费。

    2

    社群,即基于一个点、兴趣和需求将大家聚合在一起组成的社交关系链。

    一个健康的长寿的微信群是基于互动才有价值的自生式生态系统,它既能满足成员的某种价值需求,又能给运营人带来一定回报,才能形成良好循环。

    今天看到一组数据:

    “假设一个企业公众号有十万粉丝,只发公众号文章,它的收入大概平均一个粉丝每年帮它赚36.5元。

    如果这个公众号的粉丝变成多个社群,它的收入变成每个粉丝每年帮他赚465元,这是它的收入变化。”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社群粉丝比公众号粉丝更值钱,成本更低。

    每天诞生将近200~300万个微信群,70%以上的群会在一周内死掉,大部分泛主题群的生命周期是三天,我们常见很多人在做微信群裂变,其实就是靠各自拉人头,然后达到一定数量人头发红包,这只是表面的利益驱动关系,这种方式不长久,吸引和留下的也只是追逐蝇头小利的群体。

    而什么样的群体关系是健康持久的?

    群成员之间能形成自组织自运行,自发产出高质内容,从而实现社群目的,并且涌现巨大价值,达到真正的“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罗宾•邓巴指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约为150人,精确深入交往的人数是20人,这些由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过量的人和信息,是低效的传播,会提高获取信息的成本。

    如今随着社群自媒体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让人脉资源可以无限外化分布发展,实际上,我们的线上有效人脉资源已经远远超过150人,以此产生了社群的“人脉盈余”。

    3

    社群运营,晓涵有六个基本步骤,屡试不爽,帮助你快速上手。

    第一,需要满足某个主题的优质内容输出。

    毋庸置疑,任何社群都有一个基本的主题方向,不管是养生、微营销、创业,还是旅游、护肤、育儿。

    社群的运营者要积极引导成员围绕主题来开展社交活动。当然不是百分百只谈论这一个方向,但这个一定是最重要的部分。否则容易造成有输出价值的核心成员流失,歪了楼就很难回来。

    而要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则是考验社群生命力的指标。晓涵plus新媒体社群运营一年,已经为大家组织了30多场线上主题课程,很多人都说门票钱早就赚回来了,是他们加入的最超值的社群。

    第二,具有一个活跃的灵魂人物,也就是社群领袖。

    社群的角色可分为内容创造者、评论者、搜集者、参与者、围观者、不活跃分子。他们各自的诉求不一,相互影响和转换。

    在社群运营时,必须对症下药。如为搜集者提供有价值的干货知识,为评论者提供可以评论的话题,为围观者创造看热闹的场面,为创造者提供思考的资源和刺激。

    但这些成员中,最核心的莫过于社群的意见领袖,即活跃的灵魂人物。他可能兼任思考者、组织者多重身份。如果一个群有两三个这样的意见领袖,能激活其他成员,且能碰撞出很多有深度的内容火花。

    这也是社交媒体的具有天然渠道的魅力,它集合了一群有温度有情怀的人,它链接的是“人性”,它输出的是“价值观”。

    对于企业社群而言,社群的群主,不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客服,而应该是市场负责人,产品经理,甚至ceo的角色,对于企业而言,好的产品仍然是粉丝社群的根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让你的产品自带流量,自带话题,能打动用户,让用户信赖并且产生粘性,购买后还能复购,产生口碑推荐,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社群自媒体运营的开始,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定位,引流,圈粉,养熟,转化,成交,裂变”。

    第三,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

    任何群体,无规矩不成方圆。社群的最高境界是全民自治,得建立在高度磨合、默契之上。大部分社群都是自治加人治。

    说白了,就是有统一、严格、被高度认可的群规。

    社群规则是群成员的发言机制、行动指南,是促成群成员自组织自运行的动力,是社群生产内容和产品、创造价值等的根本方法和基础模式。

    第四,有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活动策划。

    活动,能迅速催化社群的“温度”。活动,能让成员有参与感。通过微商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微商是不断通过活动来提升影响力的,如出国旅游,抽奖,返利。

    活动的策划需要结合社群的主题和成员的诉求。线下的交流活动,更是维持社群关系链持续发展的重心环节。面对面的沟通体验能迅速拉近群里成员的关系,通过真实场景强化社群的存在感,丰富成员的体验,加深关系链的沉淀。

    第五,要打造独特又好玩的社群文化。

    靠关系驱动的社群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清晰的定位,共同的目标,严格的规则,优质原创的内容,不断激起的互动互动,所以一个社群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调性,是社群自媒体的生命线。

    运营社群的方法论的确有章可循,也需要彻底落地,运营起来比较重,它涉及到产品体系的打造,揣摩粉丝的心理,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如何解答他们的疑问,如何描述产品的卖点,如何应对群体的压力,如何幽默的化解尴尬。

    社群的核心在于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规模巨大又情感趋同的最大社群,便是宗教了。

    第六,社群营销的核心魅力在于“裂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原始的部落情节,开放的互联网带来无限的信息量。每一个社群都一场化学实验,未来的互联网是垂直社群的时代。

    仅仅从口碑营销的角度思考,一个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的弱关系能通过社群变成强关系,未来也许大家不再相信明星代言的广告,而是相信某个领域意见领袖的推荐和某个朋友的分享。

    小米早期的发烧友文化即是社群的雏形,他们最早找到100个铁杆米粉,这些米粉不断裂变,他们影响到的粉丝量17万,都是有血有肉的产品代言人。这些粉丝代言人也是通过小米的发布会、米粉节、体验店感受到了小米对他们的热爱,进而迸发巨大的商业价值。

    此外,对于社群成员人数也要合理控制。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罗宾•邓巴提出过150定律,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精确深入交往的人数是20人,这些由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过量的人和信息,是低效的传播,会提高获取信息的成本。

    500人的微信群,基本相当于在管理一个公司了,岗位各司其职,在线上的方式就更难管理过来。相对科学的长寿健康微信群qq群基本人群都在50-150人以内。人不在多,活跃就好。

    4

    社群不是社区,也不是社交,经营的是品牌于用户之间的关系,经营的是用户于用户之间的关系。

    本来都是陌生人,因为我们的产品而聚集在一起,通过我们的运营和激活,大家长久的相处,互相帮助,共度美好的时光,以一种很紧密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这个时候,社群就从社区过度到了社交,从社交真正进化成了社群。

    社群可以帮助我们每一个人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人与人的连接,构筑一个人际关系的网络。以一个社群门票钱来换取社群背后的“人脉资源”后者“流量”还是很划算的。

    但是别忘了,人脉的价值在于资源交换,没有价值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价值。

    甲方乙方/“共享市场部”社群招募

    晓涵plus:一个有价值的新媒体学习交流社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晓涵 :如何运营健康主题的社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my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