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火训练营之心语铿锵
摔跤吧!孩子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孩子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作者: Regina_J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22:17 被阅读0次

      近日重新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是相当精彩的一部电影,即使二刷也依然深受感动和震撼,相比于上一次在电影院观看时更注重视听的享受,这一次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了影片的细节上。

      影片开头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冲突戏,导演将汉城奥运会摔跤比赛的解说与主人公的一场非正式摔跤比赛相结合,并借此巧妙点出了珀尕全国摔跤冠军的身份。紧接着响起了影片的主题曲——“Dangal”,在印度摔跤比赛被称为“Dangal”,是荣誉、尊严的意思,摔跤比赛是印度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印度的摔跤运动曾一度很辉煌,1967年的新德里还曾举办了世界摔跤锦标赛。但在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印度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很低,想得到男性摔跤手一样的尊重极其困难,而本影片无疑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这也是这个真实故事难能可贵的地方。在电影原型人物Phogat的努力下,印度女子摔跤冲破了当地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禁锢与歧视,成为了印度在国际赛事上大放光彩的优势项目,在印度这个传统的男权主义社会中,女权意识渐渐觉醒,使女性获得了更多更广泛的关注。

      作为全国冠军,珀尕希望女儿们为国争光,这是大爱;作为父亲,他希望为自己的女儿们争取到人生的选择权,这是小爱。也许作为一个普通的印度女性,虽然没有办法达到为国争光的高度,但至少可以不用“14岁就嫁给一个陌生男人以减轻家庭负担”或者“从出生起就是与锅碗瓢盆为伍”,而可以通过习得一技之长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不一样的选择。“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父亲正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天赋和闪光点,并向妻子承诺,如果一年内不行就放弃。在近似严苛的训练中,渐渐磨练了孩子的坚毅性格和技能。当家长认为的和想培育孩子的特长跟孩子爱玩的天然本性相冲突时,到底是否应该坚持?

      我认为“玉不琢,不成器”。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父母逼自己练琴,当别的小朋友出去玩时,自己只能一遍遍反复联系枯燥的曲目,为此无数次想放弃和反抗,也极其羡慕其他的小朋友的玩乐时光。但待自己年纪稍长以后回头去看,却发自内心的感谢父母曾经的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此种坚持才让自己拓展了人生的宽度。我认为最好的模式应当是由父母引导孩子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因为小孩子天然是具有很大可塑性的,在雕琢的过程中,让孩子能渐渐品味到付出后收获时的喜悦,并从自己所努力坚持地事情中体会到成就感。

      影片的最后,吉塔在决赛的紧要关头无法在观众席上寻找到珀尕的指导时,想起幼年时父亲为了训练逼自己跳下河水时说的话:“记住,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来救你,我只能教你战斗,但你得尽全力凭自己的力量战斗”,并最终靠自己战胜了对手。在我看来,这一刻的吉塔才可以说是真正的长大了,此时的她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头脑夺得了冠军,就好像拄拐走路的人终于扔掉了拐杖,这才是心灵的成长。父母只能教会我们方法,而人生始终都得靠自己去脚踏实地的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摔跤吧!孩子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qn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