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史记》

作者: 乔木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23-04-27 23:20 被阅读0次

    无论你是否读过《史记》,《史记》和司马迁都是妇孺皆知的。

    《史记》这本经典巨著,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已被教育部列入新课标小学生必读书目。甚至有老师建议,孩子越早接触《史记》,就能越早获得学好文科的金钥匙。从古到今许多大文学家、大历史家,都熟读过《史记》,并从中得到诸多益处。近现代文学家茅盾,据说能背诵《史记》的许多篇章,可见是读得滚瓜烂熟的。

    《史记》也是我多年来想读而没有完全读完的书,在十几年前就买回来两个版本的《史记》,一个是有详细解析的版本,一个是全部原版的版本。无数次开始读《史记》,每次都是读那么几小节,感兴趣的、喜欢的章节也会背下来(当然很少啦),又无数次在不了了之中无疾而终。

    然而,《史记》的“周边”倒是看过不少,比如《王立群读史记》,比如《少年读史记》,以及很多与《史记》里记载的那些历史相关的书籍。因此,虽然没有系统、完整地读完《史记》,但《史记》里的内容亦是了解得七七八八。而且,十年前刚开始读《史记》时,古文是完全读不下去,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对照解析才能勉强读下来,而现在翻开一篇原文,不看解析,也能读过七七八八。

    以后有机会了,我还是会继续选择读《史记》,这是我的执念哈,不完整读完《史记》,似乎人生都像少了一点什么。

    01 《史记》的历史地位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由西汉时期的史官司马迁所编撰,记述了从上古黄帝时代,到西汉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4年)之间,一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为那一段年代久远的历史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两千多年前的那些历史人物依旧活在历史的画卷里,一个个英雄人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依旧让我们感动和震撼。

    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用生命和尊严,谱就的这一部史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独领风骚,数千年来,只有模仿和延续,永远没有超越。《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是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创造了各色人物的专传、合传、类传,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也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从这方面来说,阅读《史记》,所有的人都可从中找到对照的镜子,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增长智慧,提高修养。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史记》行文优美,妙语连珠,可以与《离骚》媲美,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把中国的历史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纪传体的文学创作手法开创历史之先河,丰富了文学体裁。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史记》是司马迁精心创建的一个人工系统工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史记》由五体构成:一、本纪十二篇;二、表十篇;三、书八篇;四、世家三十篇;五、列传七十篇,总计一百三十篇。

    五体,名称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同。记载的内容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系统。合起来构成一个大系统。具体说:

    (1)本纪提纲挈领记载国家大事,以王朝和皇帝为中心内容,记事按年月排列。

    (2)书是分门别类的文化专史,按专题内容从古到今叙述源和流,形成贯通的历史。

    (3)世家与本纪一样按年月编年记事,只是对象为列国诸侯。

    (4)列传是人物传记,着重写人的言行,或历史事件,生动精彩,最有文学性。

    (5)表是联系纪、传的桥梁,它把众多的史事与几千个人物,用简明的表排列起来,勾画历史发展的线索,反映历史阶段的递进,是十分精细的创作。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宗教,以及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样丰富的内容,由于体例完备,即五体的分类记载,因而十分有条理地反映了出来。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专门给春秋至西汉初期的商人立的传,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富豪排行榜——太史公富豪排行榜。

    这份排行榜共列有28位富豪。既有出将入相后遂至巨万的陶朱公范蠡,也有儒商之祖端木子贡,也有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商学院的白圭,还有靠卖浆、胃哺加工、兽医、贩卖油脂等致富的普通老百姓。既有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的劳动者。既有社会各阶层的男人,还有著名的女富豪寡妇清。

    看看古代那些商业巨子是怎么赚钱的,是怎么把握商机做大做强的。即使在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古代商人的那些商业思维,仍然值得借鉴,具有可操作性。致富的方式,多种多样,具有规律性,只要敢于专研就可以积累很多的财富。

    在经商理论中,范蠡的“积著之理”和“待乏之理”被后世当成经典,身为商人的范蠡懂得顺应经济变迁并坚守取财有道。范蠡始终是中国商人的标杆与典范,被后世奉为“商圣”。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商品价格上涨到最高点必然会下落,价格下降到最低点必然会反弹。当商品价格贵到极点,卖出就要像粪土一样毫不心疼;当商品价格跌至谷底时,买进就要像珍宝一样在乎。卖出要快,买入也要快。利用市场的不理性的价格波动赚钱,当价格与价值背离很小时,我们要冷静地透过这样的机会低买高卖,从而构建收益。

    什么是投资?投资就是发现市场中被严重低估的价值,你把它低价买进,等大家都意识到它价值的时候,你再把它高价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股神巴菲特就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都因为股市大跌,恐慌卖出股票的时候大量买进,比如当下之时;而在别人因为股市大涨大量买进股票的时候,反而积极卖出。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在收获季节或丰年,农民大量出售谷物时,低价买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器等生活必需品卖给这时比较宽裕的农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低价手工业原料和产品。

    他为了掌握市场的行情和变化规律,经常深入市场进行研究,对当时城乡间的粮价全部了如指掌。还需要提出的是,白圭虽然是一个富商,但他生活非常简朴,经常和他的奴仆们一起同甘共苦。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干旱的时候人们需要车,车的价格就会上涨,商人就应该高价卖车且低价购船;反之,洪涝发生的时候就可以高价卖船低价购车。我们要着眼长远,及早布局,稳妥推进。这是春秋时期越国思想家、政治家计然说过的一句话,这与现代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理论不谋而合。

    02 司马迁的独特经历

    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的史书千千万万,为什么《史记》能独领风骚千百年?可以说,司马迁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司马迁的思想和意识,再融入《史记》中,司马迁成就了《史记》,《史记》让司马迁不朽。

    司马迁出生在陕西韩城,幼时在家乡长大,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十岁时随父亲到长安。司马家自周代以来,世代为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一个史官。司马迁在京城耳濡目染之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司马谈广博的学问修养和批判精神,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深深影响了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

    司马迁在20岁时,开始了漫游生活。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一路,司马迁走过如今的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江苏等地,了解了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更多关于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屈原孔子大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都是以前读的书本里看不到的故事。

    司马迁的这次旅行,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些为以后《史记》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司马迁回来之后,不久就做了汉武帝的侍从,随从汉武帝出门巡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也是积累史料的极好机会。有一次,汉武帝到甘肃平凉以西去祭神,

    司马迁跟随着,趁着这个考察了当地的的风土人情, 采集了中华文明中轩辕黄帝的事迹。

    不久之后,司马谈因病去世。去世前,司马谈留下了许多材料和手稿,并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了司马迁。三年之后,司马迁当上了太史令,有了更加方便做研究的条件,可以随时翻阅国家藏书馆的书籍和档案,同时也能接触到更多的学者。

    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42岁,在主持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

    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

    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

    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

    到了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

    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

    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我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03 太史公笔法

    "春秋笔法",是指一种"寓褒贬于记事"的写作手法,在《春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展现,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后来作为正史之首的《史记》就对这一写作手法加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蕴含丰富并独具魅力的"太史公笔法"。

    《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也想借着《春秋》来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有些事不方便讲得太直白,太详细,便三言两语就带过去,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提示,具体含义读者自己体味去。而有些事又不能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可以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或对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笔则笔”,就是有的素材他想多用些便多写几笔;“削则削”,就是有的素材他想少用些就把那份素材的竹简削一些下去——小刀削一层皮下去,字就没了,跟用橡皮擦似的。

    最终,《春秋》里的历史,都是史实,都是叙述性的,没有一句评论性语言,但是其中的褒贬和主观要表达的态度,都呈现出来了。这种写法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现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欲言又止,讳而不言,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就是“弯弯绕”,隐晦含蓄的表达对⼈或事的态度。就好比是故意给文章糊上一层窗户纸,读者能否看穿幕后的真相,了解作者的内心,就看自己的眼光和修为了。到底几个意思,自己领会吧。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以后写史的人,都尊孔子为祖师爷,对于这套“春秋笔法”了然于心。司马迁更是得孔子真传。

    司马迁在《史记》⾥最含蓄的春秋笔法,莫过飞将军李⼴。

    司马迁在《李将军传》写到:

    《论语》⾥说:“在上位的⼈⾃⾝⾏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实厚道像个乡下⼈,开⼝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们的信赖!

    本来这个情况看起来⽐较中肯,但是翻阅李⼴的⽣平,我们就会知道,其实他的⼀⽣并没有像传⾔的那样建⽴不世战功,与卫青,霍去病⽐起来还是差很远。但是为什么司马迁要对李⼴评价那么⾼呢?

    因为司马迁之所以被“净⾝”,就是因为他帮李⼴的后⼈李陵求情,惹怒了汉武帝。所以司马迁⼀直在《史记》⾥对李家⼈的赞誉,⽤了春秋笔法表达了对李⼴⽣不逢时的感叹,对⾃⼰命途多⾇的不幸遭遇的感慨。

    还有吕后。

    吕后这一辈子,活了六十一岁,她就没做什么好事吗?司马迁不管那个,做好事的那方面他一个字都没写,只挑坏事写了。吕后怎样杀大臣、杀情敌、杀刘邦的儿子等等。司马迁并没有捏造什么,可是很明显,他就是要强调突出吕后的狠毒。这个标签,就像如来佛贴在五指山上的那道符,你孙猴子再牛,也永世不得翻身了。

    吕后的狠毒被历史定格了,但她执掌天下的这十几年中,包括前期汉惠帝的七年,全都天下太平,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了。这当然有吕后的成就,毕竟吕后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不过,史书里把这个成就主要归功于刘邦指定的那几代丞相——萧何、曹参,还有王陵、陈平。

    春秋笔法是一种文学修炼,比直言不讳来得妙,比指桑骂槐来得雅,比长篇大论来得巧。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总有一款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就像简书可爱锁.文.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含糊其辞,或者旁敲侧击,或者含义模糊,或者闪烁其词,或者含蓄委婉,或者意在言外,或者从旁烘托,或者虚掩伪饰,或者上下暗示,总之就是不要太直白。也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本意,但这时候最好从轻从宽,隐隐约约,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

    04  写在最后

    《史记》这一部经典,在历史的天空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也必将继续绝唱下去,直到历史的尽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史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bi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