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个男子汉,哭什么哭,不就是摔一跤嘛!”
“你是男孩子,就应该坚强,再疼也要忍着。”
“一个男生,怎么那么小气?”
这些话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做为一个男孩妈妈,我不仅听着耳熟,好多时候自己也经常这样做,在我初为人母的时候,还没有学习如何教育和养育一个男孩时,也是生硬地将大脑中描绘男人的词汇直接套在一个还在懵懂期的男孩头上,我们从小告诉他们,摔倒的时候不能哭;脆弱的时候不能扑进妈妈的怀抱寻求温暖。因为这样才是个男人的样子,男人就应该坚强,男人就应该学会隐忍,男人就应该不让别人知晓自己的情绪。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普世价值。
可是我们一边这样教育我们的男孩,却又一边抱怨我们身边的老公怎么那么木讷?怎么那么不会表达情感?怎么在你难受的时候只会说“多喝点热水”?
难道一个从小就学会隐忍,不让表达自己情绪的男孩在长大的瞬间就突然变成一个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男人了吗?是不是我们太双标了呢?可见,我们之前的想法都错了,无论男孩、女孩,当他们有情绪、不高兴的时候都应该被理解、被看见,而不是说,因为他们是男孩,就要将情绪压制、将需求弱化。
01 其实男孩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当我们家中的男孩一点点长大,当初为人母的忙乱退去之后,开始认真系统地学习关于孩子的养育和教养,我坚信科学育儿必须是我们这一代父母肩负起来的社会责任。于是阅读了好多相关的书籍,有《温暖的孩子》、《养育男孩》等等,当我们阅读了那么多著名学者、教育家的育儿理念和儿童成长的案例报告后,我不禁觉得后背发凉,原来这么多年,我们对待自己男孩子都用错了方法。
其实仔细留意一下我们身边的男孩,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即使是成年男人虽然表面看上去上都是钢铁直男,但往往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时反倒比女人更脆弱。
就拿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举例子吧,夫妻俩相伴到老,如果是老太太先离世,剩下老头儿一个人生活,那么老头一般两三年也就差不多走了。如果是老头先走了,剩下老太太一个人过,通常老太太再活十来年也没问题。这就是男人的心理脆弱和抗压能力弱的体现,他们通常更害怕面对孤独,再加上本来就不善于发泄情绪,最后积郁成疾,也就成了必然。
其实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本不该这样对待男孩和男人,他们的情绪一样需要我们的共情和理解,如果这样的情绪被理解,这种模式被延续,或许我们身边的男人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都会比现在有很大提升。
02
男孩也同样需要“富养”
我并不认同那句“穷养儿子富养女”,我认为男孩女孩都应该用父母的爱来“富养”。“富养”不是娇惯,不是随心所欲的满足,而是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的认知不足;是我们要放低姿态和我们的孩子共情,理解他们的脆弱;是我们尽量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看待他们的生活。与孩子情感共振,才是我们该给予孩子最高级的“富养”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在中小学阶段,男孩学习成绩普遍没有女孩好,而且班里的班长、学习委员也一般都由女孩担当,这是因为男孩在受自身分泌的睾丸激素的驱动下,更容易毛躁、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有一种叫做“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就是俗称的多动症,它出现在男孩身上的概率是女孩的5-10倍之多。所以即使我们不对给男孩们施加外部阻碍,男孩们自身的成长也是充满荆棘和坎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忍心依旧那么严苛的对待我们的男孩呢?
其实孩子从小就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他们从这种关注中建立起对社会的信任和爱。而好多儿童在幼年时期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就会将自身的需求隐藏起来。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在他们长大之后,要么转化成自身内在动力,要么转化成对外部的发泄力。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因为幼年缺少母亲的关爱,而一生备受抑郁症的困扰。为了处理内心的敌意,减轻自己的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不得不去外界寻找敌人,这就是为什么丘吉尔被指控为好战分子的原因。
母亲生下他之后就将他全权交给保姆照料,父亲忙于政治,母亲忙于社交,丘吉尔的少年时期就与母亲关系的非常疏离,丘吉尔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无论怎么写信给母亲要求回信或探望,母亲都没有给雨果回应。
而丘吉尔在印度服役期间,母亲也只是在祖父和奶妈去世时写过两封报丧信。由于幼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的疏离,让丘吉尔在自我的内心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认知。晚年时丘吉尔虽已名满天下,他却对妹妹说:“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可见他一生对外界权利和欲望的追求,也并不能抚慰他在幼年时家庭带给他心灵的创伤。
03
让孩子做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不是强迫孩子,将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和普世价值强加给孩子身上。
在《小王子》一书中,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这样的道理,人一旦长大就再也没办法了解孩子的世界了,所以成年人一贯喜欢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加在孩子身上,喜欢强迫孩子去做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于是成年人按照他们内心关于男人的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并让他们从小按照这个模式成长。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郭涛是典型的严父形象,也是子为父纲的一贯奉行者,他对儿子石头的教育基本是,父亲的话不可抵抗,无论对错必须听从。其实所谓对错只是立场不同,我们一贯地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去评判孩子世界的对与错,只是因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抵抗能力而已。
在一次晚上的聚餐上,因为石头不愿意表演节目而自顾的在院子里玩了起来,郭涛却认为是石头不够勇敢,刻意逃避,所以对石头发了火。郭涛认为石头已经6岁了,是一个大孩子了,应该有男子汉的担当,应该勇于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只要逃避了就是不勇敢。
殊不知这只是我们成年人的惯性思维而已,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发生共情。想想我们成年人自己,也会在面对生活中的改变时,也会因诸多的不适而逃避,并且我们还会给自己的逃避编制一个美丽的谎言来骗过大脑,逃避自责,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
我们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宽容,却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那么苛刻呢?如果孩子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和认同,然后可以帮助孩子一点点客服心理区的不适,去迎接挑战。当孩子看到了父母的理解就会接受来自父母的帮助,也会很快的接受改变,而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林志颖了。
林志颖和Kimi 与其说是父子关系,不如说更像是朋友关系,也许好多人觉得kimi太阴柔了,动不动就哭鼻子,又总喜欢粘着爸爸,不敢独立完成任务。
大部分人对比表示不理解,是因为在这些人的骨子里过早的给孩子们贴上了男子汉的标签,殊不知一个男孩的生理成长期其实是在13岁以后呀,我们却往往要求一个男孩在几岁的时候就有过分压抑自己的感知和情绪,摔倒的时候不能哭;脆弱的时候不能扑进妈妈的怀抱寻求温暖;我们小时候这样要求我们的男孩,却要他们长大了之后,突然变成一个能善解人意和表达情感的暖男,你们觉得可能吗?这才是赤裸裸的双标啊。
林志颖在面对Kimi的执着要求---要求住4号房子时,他并没有直接反驳孩子,而是转换了一个角度,因为自己喜欢体验这样的房子,不知道KIMI是愿意住没有爸爸的“豪宅”,还是愿意陪爸爸一起住小房子时,Kimi立刻转到了和爸爸统一战线上来,难题立刻就迎刃而解了,在好多时候,孩子的坏情绪只是希望被看到、被理解,一旦情绪被理解,事情解决也就变得容易起来。
04
这种子为父纲的观念,已经代代相传了很多年,或许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下一代身上可以看到改变。
人近不惑之年,开始慢慢看明白了一些之前很迷惑的事情。
有时妈妈经常说我们,这一家子都倔强得很,从你爸,到你哥,再到你的侄子们。
其实这并不是天生遗传,而是我们后天在家庭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被代代相传下来,于是就会出现妈妈有那样的评价。
但是这种代代相传真的永远都无法打破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其中有一个人,认识到它的弊端,并且通过学习来改变它,那么代代相传就会被打破。
其实林志颖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从父亲那儿里继承来的,或者可以说是父亲榜样的力量,林志颖虽然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但是父亲却给了几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林志颖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父亲,“父亲常常把我们比作风筝,他对我们的教育也像放风筝一样,从不压抑我们的天性,让我们自由发展,如果有偏差就会帮我们矫正。”如此开明的教育使林志颖受益良多。林志颖也在节目中表示从小到大父亲一直鼓励自己追求梦想,“把困难变成挑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林志颖把这句话印在杯子上,时时激励自己。
其实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看到了,我们也在一点点的改变,但大多数父母是知道观点,但落实到实处要执行的时候却总是受阻,要么自己控制不住,要么就是总是反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之前从父母一辈那里习得的育儿观太过根深蒂固,用二三十年习得的实战经历来对抗我们最近几年才了解的观念,这本就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是否能真正执行下去,一则考验的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耐力和自控力,二则考验的是我们对新的育儿理念理解的深度。通过我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加强了对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度,坚持的耐力只是时间问题。
也希望通过此篇小文,向那些正在向努力改变自己的父母提供一些素材,如果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很多困惑和问题,那这些问题一定不是孩子身上的,而是在我们父母身上,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修炼自己,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改变。
家里有男孩的父母,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用更多的爱和理解来宽容我们的男孩,这样在他将来婚姻生活中,才有能力收获更多的幸福。今天我们为此多努力一点,他们将来在修正自我的路上就可以少付出一点。
作者:晓晓,一从一个文艺清新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十岁顽童的辣妈。喜欢读书,爱好写作,一直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了十年的亲子阅读和陪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一起成就最好的他和最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