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分享虽然提前做了准备,也运用了以前学到的一些演讲方法,但是毕竟经验不足,而且内容也没经过认真打磨,所以还是存在很多可提升之处的。我总结了3点可取之处和3点不足之处。
先来看下不足之处
1)眼高手低
看过很多结构化表达类的文章,自我感觉知道很多,但是真正要做输出时,才发现自己仅仅停留在看过的程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树和知识体系。所以刚开始准备分享时,并没有明确的大纲和案例,不知道要分享什么,得到老师的指点后,还需要不断联机搜索相关资料填充分享内容。
2)案例太少
SCQA框架部分只举了一个简单的广告案例,并没有很透彻地解释清楚这个框架,还需要结合更生活化的案例进一步讲解,并且要给出用该框架前后,文章结构层次的对比,让听众更直观地感受用这个框架的好处。
3)零互动
整个分享就是一场独角戏,一直自说自话,没有和听众进行互动。好的分享应该是分享者和听众之间的共舞,让听众也完全融入到分享的节奏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听课效果。
再来看下可取之处
1) 践行SCQA框架
分享先从实际情景(S)出发,罗列大家经常碰到的3种场景;然后指出冲突(C),结构化前的信息是零散的,不容易记住,结构化后的信息是经过梳理的,便于记忆;再抛出问题(Q),怎么用好结构化?最后给出方法(A),RSP方法和两个常用框架(2W1H和SCQA)。
2)每段有总结提炼
第一部分--结构化表达的重要性,总结为“结构化前记不住,结构化后记得住”;
第二部分--结构化表达的RSP方法,总结为“结论先行、分类归组和要点提炼”;
第三部分--两种常用的结构化表达框架,总结为“2W1H框架和SCQA框架”。
3)结尾送甜点
根据心理学中“峰终定律”的研究,人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与结束时的感觉,所以很多牛人做演讲或分享时,都会对结尾部分好好设计,增加听众的终值感受。我在结尾处引用了李忠秋老师的书名,把书名《结构化写作 心中有谱 下笔有神 赢得职场说服力》作为祝福送给大家,激发听众学习践行结构化写作的期待,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最后,再次感谢平姐、感谢勾老师和赵老师、感谢商学院的小伙伴,给我提供分享和分享复盘的机会,让我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和大家一起进步,祝我们在结构化写作的路上越走越顺畅、越来越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