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的两天合作对话和文字沙盘以及维特根斯坦的课程,课后会想些对维特根斯坦学习遇到的困难,甚至产生学习停滞的原因。
也会想海波老师同样是学习维特根斯坦,他的学习和我们的学习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学生和老师对维特根斯坦的学习有这么大的不同?
还会想,尽管每次课上海波老师都是毫无保留的自身理解和经验的分享,那我自己都接住了什么?漏掉了什么?接住的这些哪些只是停留在头脑层面?哪些身体力行了?……
就这样的非非之想的背景下,产生了如下也是非非之想的东东,分享出来,就当交个作业吧。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而思维在我看来是有层次的,有深度广度的差异和不同。
如果语言是可见的话,思维则是见不到的。而往往可见的东西才是我们熟悉的,有时甚至可以熟悉到熟视无睹,即使它就完全的摆放在那里。而不可见的东西,常常是给我们带来困惑的东西。
我也感觉思维不可见,可是它有生物性也有历史发展性。
我们通过语言描述世界和事件,当时间是常量的时候,这种描述是静态的和有时间维度的时候,是我们容易理解的,容易用我们熟悉的事理解释的。这种事物包括我们惯常描述的事物。
而当这种需要语言描述的事物不具备语言本身具有的逻辑、线性和非生物性的特点的时候,语言背后的思维对语言描述的事物的理解是关键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这种事物,可能包括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哲学语法》
而这种理解上的动态性、过程性、变化性和持续性质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生物性,是有成长变化的条件的,而产生的变化即理解上的变化具有生物的家族相似性。
而当这事物不可见,没有空间性,没有逻辑性、也没有时间性、没有生物性的时候,对这种事物的描述就超越了语言,也超越了思维。
这种事物,可能包括诸如“顿悟”,或者“开悟”这些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