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调频
她和他们的香港黄金时代

她和他们的香港黄金时代

作者: 麦记意粉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10:23 被阅读0次

    每年4月1日,是集体怀念张国荣的日子。

    然而在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妹子的纪念方式却很与众不同。比起那些“一岁一哭荣”的例牌,她的方式,显得用心用情多了。

    她用自己创作的插画,将一个个非常有iconic的张国荣造型都记录了下来。

    这位插画师叫「留情」,香港人,出生于1999年。

    从张国荣开始,留情跟我聊了很多属于她和「他们」的香港黄金时代。

    张国荣去世那年,留情才三岁。直到上小学时,她才第一次「见到」张国荣长什么样。那时她坐在往返于学校的校巴上,校巴司机每天在车载电视上播一个在唱歌的长头发叔叔。

    「直到长大后有天无意间看到这个长头发叔叔的音乐录像带,我才终于和每天在校车上唱歌的叔叔重逢了!」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2000

    从此,张国荣又多了一个迷妹。

    有次留情看着张国荣的演唱会视频,感慨说如果可以去看⼀场张国荣的演唱会就好了。结果旁边的朋友听到,竟然回她:怎么说得好像他已经去世了一样。

    那个瞬间留情既哭笑不得,又觉得很难过。她无法接受身边的朋友身为香港人,却对香港的⽂化这么陌⽣。于是,一颗名为「使命」的种子就这么埋下了。

    而这颗名为“使命”的种子,在留情一则新闻报导后开始萌芽:

    某天留情从报纸上得知梅艳芳的那些拍卖不掉的遗物全部沦为垃圾被运去垃圾站,许多歌迷因为不舍阿梅的东西被糟蹋,就到垃圾站把它们捡回来。

    梅艳芳经典造型合集

    看到新闻后,留情哭得伤心,「在此之后,我更告诉己,我的使命就是要努⼒去推广香港本土文化,令年轻代知道化传承的重要性,也希望让他们知道过去的故事有多值得我们去保留和珍惜。」

    留情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如果没有人去做记录的话,香港文化就会失传,因此她希望用插画去唤醒大家对八十年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为了要走向未来,更要设法挽回这些「理所当然」的忘记。

    胭脂扣 1987 纵横四海 1987

    留情的插画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每张作品都没有眼睛,但仍然可以轻易认出肖像的身份。

    留情特地以这种更为年轻人所接受的形式去介绍往昔经典——而这样简约的人像插画近年来也非常流行。

    留情所画的张国荣、梅艳芳的插画,在社交网获得很多like,大家都很认同这种纪念方式。

    随着和网友互动的深入,大家都渴望看到更多的老牌港产明星,于是留情的创作范围开始扩大,除了明星,更有港片港剧经典角色、剧照,巨星演唱会、港乐封面等。

    甜蜜蜜 1994 大话西游 1995 花样年华 2000 爱的根源 1984 对你爱不完 1991 女校男生 2002

    人们实在是太怀念曾经的美好了,借着这股怀旧潮流,去年,留情在台北诚品书店举办了纪念梅艳芳逝世15周年的《DearestAnita亲密爱人特展》。今年4月,留情又在台中举办《风再起时.三十年张国荣主题周》,还在现场开了一个小小的讲座。

    近几年,内地也刮起一股复古港风,时不时就有人在社交网络上怀念“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港星”。

    两岸三地出现怀旧风,留情觉得一是经典太多,二是大概现代人对现状不是很满意,与其展望未来,不如执着过往。但这种心态其实不太好,「因为过去,我们才要向前看,才要活在当下!」

    很难想象一个19岁女孩竟有如此成熟的价值观。

    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提出过一种黄金时代情结,即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的话,我们会十分向往那些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时代,会痴迷那些美好的人或事,然而当你真的置身于其中,又会觉得更早以前的时代,或许会更完美。

    英雄本色 1986 倩女幽魂 1987

    所以经常有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希望早生个几十年。但留情却说:

    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80年代,恐怕反而不会珍惜吧。

    像现在这样,追寻老时光,比起哀伤,更多的应该是乐趣吧。

    这辈子错过的人和事,下辈子再相遇也不迟。

    或者说,喜欢上一个你从没见过的人,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Q&A

    Q.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和香港明星有关的插画的?

    ⼤约16岁的时候吧。事缘那时候在中学修读了艺术科,我们需要完成艺术品,我选了「怀旧」作为作品的题⽬。那时候就开始做⼀些关于80年代港星的作品,⼀直演化到现在的作品。我觉得我现在的作品在未来应该也有机会转化吧,变成油画、雕塑......我也不确定。

    Q.为何会对80年代的港星情有独钟?

    ⾄今有无数问过我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猜应该是缘份的缘故吧。很难解释为何会喜欢个⼈或⼀样事物,有缘份就⾃然会喜欢上了。如果定要说⼀样,我猜我是被过往那种细腻的感情迷住了吧。很多东⻄没有绝对的答案,只需⽤⼼领会。纵然你不⽣于那个年代,你也愿意去爱,去欣赏,就已经很⾜够了。其实我⼀开始欣赏艺术或者欣赏过往歌影坛的时候,我不是因为看⼀些学术性书籍、看⼀些分析过往歌曲电影的⽂章我才觉得它们很有意义,有很多值得我喜欢的地⽅我才喜欢上的。我是单纯因为喜欢喜欢,像我看梅姐的电影就喜欢上了她,第⼀次看的我根本完全没有看过任何分析,我就很单纯的爱上了。

    Q.最近几年内地掀起阵复古港风,经常有⼈怀念那些年我们起追过的香港明星,不知你有没有留意?香港是否有类似的情况?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集体怀念的潮流?

    有,⽽且这阵「怀旧风」还有越吹越厉害的迹象。在各⼤的社交平台上也有越来越多关于旧香港的专⾴出现。⾄于为什么越来越多⼈喜欢「怀旧」,⼀来经典真的有值得我们喜欢的地⽅,但⼆来也可能是源于我们对现实的⼀种「不满意」的⼼态吧。也许现实有太多不太如意的事情,但通过回望过去,那些都是「已知」的事,我们能从过往找到定的安全感,⼀些回忆,从⽽对过往产⽣⼀种感情上的依赖。因此也许会有⼈与其把期盼放在未来,会执着于过往的可能性上:「如果当时......」「总之我那时候不应该......」。我⾃⼰就觉得做⼈当然应该往前看,也无谓不负责任,因为想逃避现实太执迷过去,但「放下」过去和「放弃」过去是两个概念。很多过往的事皆是经典,根本不值得因为时间的流逝「理所当然」的被忘记。有过往才能成就现在,过往的⼀些事或许能成为我们继续往前走的⼀些理由。因为过去,我们才要向前看、因为过去,我们能活在当下。

    霸王别姬 1993

    Q.为什么会给⾃⼰的主⾴取名「留情」?对你来说,「留情」意味着什么?

    留情这个名字背后其实藏着⼀个有趣的故事,是⼀位中学时候的数学老师帮我改的。我的中⽂名字叫刘晓澄,有⼀次在聊天老师就突然之间说:「为何你的名字要叫刘晓澄?如果叫刘澄好像更酷,刘澄...留情。」(「澄」和「情」广东话读⾳⼀样)那时候觉得刘澄这个名字真的很酷哈哈哈哈哈,所以就⼀直记住了这件事。直到开这个专⾴,想说改⼀个名字,就记起了这件事。「留情」⼀来和我的中⽂名字有互相呼应,也和我的初衷有关。「留情」顾名思义是「留」住「情」感的意思,以年轻的⾓度带出⼀种传承的意念,带出那种细腻的感情重来没有消逝过。其后因为别⼈不知道我的名字就直接称呼我「留情」,叫着叫着就成为了我的另⼀个名字了哈哈哈哈哈哈。

    Q.你希望通过「留情」给网友传达什么样的讯息?

    开「留情」绝对不是希望家能像我⼀样那么喜欢这些经典,我只是希望我能建立个管道能让⼤家去认识他们。这些经典中的精神或感情真的很值得我们年轻去学习,也认为认识这些化是我们年轻的⼀种责任。我也希望能够些和我⼀样喜欢些经典的同辈们他们不孤单。我听过很多会在学校被笑「老」,所以他们很多时也不太敢说⾃⼰喜欢这些经典。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害羞的,经典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没有「老不老」或「过不过时」的想法在,⽽且⼤家各有各喜欢的东⻄,只是我是刚好喜欢这些经典。

    喜剧之王 1999

    Q.你出于哪⼀年?你的同龄,或是朋友怎么看待你的创作、以及那个远去的年代?

    1999年,因为我是年尾出⽣的,所以现在还是19岁,很多也直接把我当2000年出⽣哈哈哈哈。我在学校虽然经常会被笑「老」,但其实我发现年轻辈根本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抗拒这些「老」的东⻄,只是比较少接触。他们仍然会觉得梅姐的台风很酷、哥哥的表演很前卫。如果个⼈或⼀件事真的有价值,⼀定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会觉得不是于那个年代,觉得距离感很重,未能完全理解那个年代,觉得没有资格去推广过往经典或因此没有兴趣去了解。实际上,⽂化/经典是划时代的,没有「有没有资格」或「理不理解」这回事。爱着⼀些我从来没有过的⼈,也许是⼀种浪漫吧。

    Q.请谈谈你第⼀次“⾒到”张国荣和梅艷芳时的感受

    哥哥在我的童年其实占了⼀个颇重要的位置。第⼀次对哥哥有印象是⼩学三年级搭校⾞上学的时候。⾞头有部电视,这部电视每天只播⼀样东⻄,就是位长头发的叔叔在唱歌,每天都在播,我印象中没有播过其他,⼀直都是这位长头发的叔叔。每天我上校上学,坐下第⼀眼看到的就是这位长头发的叔叔在唱歌。由于我整年早上都看着这位叔叔,我对他的印象非常深,这位「长发叔叔」的形象就⼀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长⼤了我仍很想知道这位叔叔是谁,直到认识哥哥,看他在2000年的《热。情演唱会》唱《⼤热》,我才突然回我每天在校唱歌的长发叔叔——张国荣。现在回望,原来缘份⼀早已注定。

    东邪西毒 1994

    ⾄于梅姐就有点可惜,我是比较晚才认识她的。上⾯说过我要做⼀份关于怀旧的艺术品,就是那时候我因为需要做资料搜集,看了《胭脂扣》后爱上她的。如果没有看《胭脂扣》,我不会喜欢梅姐,也不会因为她几个眼神,⽽开始迷上过往的年代。坦⽩说,是梅姐的缘故,我才会开始研究那个年代的歌影坛的。梅姐饰演的如花真的举⼿投⾜都好漂亮,我很难解释那种感受,总之就被震摄住了,我只是很单纯的喜欢了,⽽且非常着迷。那种爱⾜以令我开了「留情」,走到现在。

    胭脂扣 1988

    *图片来自Facebook主页:留情,已获得作者授权使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和他们的香港黄金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sh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