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鸿渐吓得头颅几乎下缩齐肩,眉毛上升入发,知道苏小姐误会这是求婚的信,还要撒娇加些波折,忙说:“请你快看这信,我求你。”(钱钟书《围城》)【头“下缩齐肩”,眉毛“上升入发”,两个带有夸张意味的动作描写,活画出方鸿渐得知误会已成时的那种惊恐、急迫的滑稽形象。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语言增添了许多幽默风趣的味道。】
(16)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王和卿《拨不断·大鱼》)【这则散曲塑造了一个力大无穷、形大无比、足以翻江倒海的大鱼形象。作者驰骋想象,用语极度夸张,如沿阶登高,语意逐句加强,至“翻身犹恨东洋小”达到高峰。结以“太公怎钓”,寓意于典,收束别开生面,如大江入峡,顿起波澜,开拓了曲的意境。】
(17)宝玉笑道:“你们把极小的事倒说大了。好好的,为什么不来?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妹妹可大好了?”紫鹃道:“身上病好了,只是心里气不大好。”(《红楼梦》第三十回)【这不是誓言,它没有“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那种呼天抢地的气势,但谁又能说此中蕴含的深情不似彼浓?无需许愿,一颦一笑之间自有其无法解开的默契。因此,一句“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夸张而不着痕迹,出自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之口,更有其深沉的情思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艺术匠心。】
(18)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然,在李清照的笔下,成为“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的激情,诗句极为夸张,却让人感到亲切而真挚,渲染了依依惜别的环境气氛,用在篇首,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19)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刘三姐》)【这首民歌连用“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两个夸张,极力渲染财主心肠之毒,毒性之大。语言通俗易懂,感情激奋,字里行间满溢着对为富不仁、心黑手毒的财主的嘲弄、厌憎之情。】
(20)……我还能回来,真算命大。回来那时光,妈早死啦,媳妇领着小嘎在外地要饭,我各屯去找,一见了我,娘儿俩哭得抬不起头来。我没有掉泪,王同志,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啦。(周立波《暴风骤雨》)【几乎是随便道出的一句话,却已形成对一个黑暗社会的控诉;而在苦水中泡大的、饱尝生活酸辛的赵玉林那豁达、开朗、乐观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夸张的运用反衬出人物刚毅的性格。】
(21)他们的眼睛冒得出焚烧掉一切的火,吻紧的嘴唇里藏着咬得死生物的牙齿……而皮肤简直是百炼的铁甲。(叶圣陶《五卅一日急雨中》)【圆睁的眼睛聚集着满腔愤怒,抿紧的嘴唇饱含着刻骨仇恨。正因为愤怒如烈火,要烧尽一切不合理的存在,正因为仇恨使他们与共同的敌人不共戴天,所以才拥有那样如“百炼的铁甲”一般坚硬的肌肤,面对着枪林弹雨而英勇无畏。作者在这里连用夸张,极力渲染、突出革命者的英雄本色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寓礼赞于悲愤之中,使文章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22)你想冯老兰那家伙,立在街上一跺脚,四条街乱颤,谁敢捋他的老虎须?(梁斌《红旗谱》)【一跺脚,四街乱颤;生杀予夺,竟在举手投足之间。冯老兰赫赫威势,唯地震可与比肩。夸张句正是冯老兰这个专横跋扈、独霸一方的恶棍形象的生动写照。】
(23)当地一位汽车司机对我谝,有回他作梦,车过山嘴,忽见前头横棵大漆树,吓得他大声一叫。醒来浑身痒痒,一看,天爷,竟长满一身漆疮!(胡长江《太白割漆》)【夸张是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的,所以虽言词夸张,也还真切可信,无虚妄之感。正因为有着置身于漆树之中,闻着漆树浓烈的气味就能长一身漆疮的事实依据,才会有“梦见漆树身长疮”的奇谈妙想。夸张的语言艺术地写出了人们对漆树的惧怕心理。】
(24)德化的跳蚤很多,摆一脸盆水在床沿下边,身上哪里痒就朝哪里抓一把,然后狠狠往床下一摔,第二天,黑压压一盆底跳蚤。(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作者运用直接夸张来形容德化的“跳蚤很多”,生活味儿很浓。只是他把跳蚤写得太容易对付了,令人觉得有点儿怪诞,然而这种怪诞也是一种夸张,使人感到风趣、幽默,也显露出德化地区的一点特色。】
(25)中国知识分子人潮相继涌出国门,涌入美国,现在在美国许多城市的华埠,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碰眼碰鼻都是啊!(胡平、张胜友《世界大串联》)【】碰眼碰鼻”未免夸大其词,但近年来文化、科技人才大量外流却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这里使用“碰眼碰鼻”之语无非想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以达到突出和强调语意的目的。】
(26)六十年代初,菇母山区各公社的综合商店,曾经运进来一批新面市的“的确良”,色彩鲜明诱人。可是货到几年都无人问津。倒不是因为价钱稍高,而是因为“的确良”太薄。山民们摸一摸,转身走了,笑着说:“这也叫布?做裤子穿,一个硬屁不打个窟窿才怪呢!”(叶蔚林《菇母山风情》)【“屁”是五谷之气,只能以嗅觉和听觉感之,作者却赋予这无形的气体以硬度和强度,反衬“的确良”的单薄和不结实。人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并不觉得山民的话粗鄙浅陋,相反,它恰恰显露出山民们特有的机智和幽默。这是典型的农民的语言,有着农民的率真,也反映出他们追求实惠的消费观。体现出夸张的修辞手法对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7)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一时弃枪落盔者不知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曹操惧张飞之威,骤马往西而走,冠簪尽落,披发奔逃。……(《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作者所着意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上文为了突出他的英勇威武之势,气吞山河之概,置之千军阵前,让他一夫当关。背无可依之险,前有乘胜之师,危急关头,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不仅毫无惧色,而且自报家门,“声如巨雷”。一声断喝,使敌兵“尽皆股慄”;二声断喝,使一世枭雄曹操“颇有退心”;三声未绝,已使曹军将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军更一败涂地,曹操也因此而“冠簪尽落,披发奔逃”……张飞不战而胜,横扫千军,仅三声断喝,“卷席”岂足道哉!作者把握张飞性格的一贯特色,在浓笔重彩、着意渲染张飞的勇猛无畏之时,又以“孔明之计”、“曹操多疑”作垫,使铺张扬厉落到实处,有据可依,故语虽夸张而不失真实,笔法浪漫而自合逻辑,不仅没有“广东雪花大如席”的荒诞之感,相反,张飞那横矛立马、拔山举鼎的勇武形象,仿佛就在读者眼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