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岐走出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西岐走出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作者: 朱玉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08:04 被阅读0次

    西岐走出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朱玉林

    周公

    在宝鸡岐山古老的周原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的西周王朝。关于西周的崛起与强盛,据说有“凤鸣岐山”为先兆。

    但这毕竟是神话。其实,周族在立国前早已形成的美德和礼制已足以预示他们辉煌的前景。

    太伯、仲雍奔吴,政通人和

    这里只讲讲周王室的太伯、仲雍悄然出走,和周文王“划地为牢”,其政通人和的势头就可见一斑了。

    周族的部落首领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季历为人忠实宽厚,做事沉着稳健。

    季历有一子名姬昌,他从小就聪明机智,并且志向远大,亶父经常说:“我们周族要世世代代昌盛去,是要靠我的昌孙了!"太伯,仲雍听了此话,明白父亲有传位给弟弟季历,继而传于姬昌。

    为了不使父亲与弟弟为难,也为了周族部落的大局,他们便悄然出走,隐避到了数千里之外的荆蛮之地。并“文身发”,乡问俗,创立了后来的吴国。

    季历继位之后,四处征伐,开拓域,使周族日益强大起来,力围一直推进到殷商的边界。

    殷商当时势力最大,各部族都要向他称臣。商王文丁怕周族威胁到自己的宗主国地位,就设计杀害了季历。

    姬昌继位之后,虽暂时仍向殷商称臣,却注重治理国内,让人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划地为牢”,以仁为本

    相传西周都城西岐城中没有监狱,如果有人触犯刑律,便由军士在街市或路旁划一个圈,让罪犯站在其中,以不得随意出圈为刑罚。这便是史书记载的“划地为牢”。

    这种以仁为本的治国之道,博得天下百姓交口称赞,衷心拥戴。西歧城中犯罪日渐减少,形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

    四方之民纷纷归附西周,其中竟有不少是商朝的著名大臣。姬昌牢记祖父教诲,对贤良之士敬重万分。

    这一切,与商纣王用“炮烙”“虿盆”“剜心断肢”之刑残害大臣与百姓的作法形成强烈对比。

    周族就是这样一步步崛起的。

    制礼作乐,流传后世

    如果世上真有凤凰,她鸣于岐山也是理所当然的。再后来,有人跑到周成王面前诬告周公旦。这次周公旦实在忍受不了,就逃到岐山附近一个叫卷阿的地方(后人在此建周公庙纪念他)避难,并着手制礼作乐。

    在此,周公旦静下心来,系统总结了殷人的兴亡教训,反思了周人的建国实践。

    殷人因为王位传弟和传子的并存,曾导致了“九世大乱”。

    周人也因为王位继承没有明确规定,才有了管叔鲜想作周王的“三监叛乱”,王位继承不明确,往往导致王室纷争,而王室份证争又必然导致王权衰落,国祚不久。

    于是,周公旦在夏、商以来已形成的等级制度基础上,以顺从人情定礼规、依照人性订仪节、用仁义诱导人们上进,用刑罚束缚人们的行为,制订颁本了一整套礼、乐、仪节制度。

    周公旦所制的“礼”,其核心强调的是“别”。

    即天子尊诸侯卑,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夫尊妻卑。尊卑贵贱的区分,目的是让人相互尊敬。

    “乐”,核心要求的是“和”,目的是用“乐”调谐人们的情感,让人互相亲近,达到亲亲团结。“礼”和“乐”从两个方面共同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和周人内部的稳定。

    “礼”十分繁杂而严格。当时的“礼”范围十分广泛。从自天子朝聘,到人们的起居进退服饰、用具,凡社会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规程仪节。

    谁要是违反了礼仪的具体规定,便被视为非礼、僭越,就要受到惩罚。《礼经·礼器》中说:“常行的礼有三百,曲折(隐蔽不明显)的礼有三千。

    孔子曾对弟子子游说:“礼就是做事的方法。礼必须依据着天,效法着地,充满着过去未来,而表现在丧祭、射、御、婚、冠、朝、聘上。因此圣人用礼来昭示天道人情。

    这一礼仪制度明确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周天子和诸侯之位均由嫡长子世袭。

    此外,周公旦还制订了天子,诸侯和大夫应演奏不同音乐舞蹈等仪制。这些礼制仪节,人们统称它为周礼。

    通过制礼作乐,周公旦把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结合了起来,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起到了稳定和巩固周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

    与此同时,派人广泛地采集各地的乐歌,整理声律,从中了解各地民情,弥补不足,移风易俗。并以此推行教化,民风趋于纯正。

    周公旦还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使各地间交易方便。撰写了《周官》,划分了各级官员的职责。

    在历史上周公旦是很重要的人物之一,没有周公旦制礼作乐,当时的周朝这种形势是很容易崩溃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上西周留给我们的财富很多。其中,周公旦制礼作乐经历坎坷,“礼”和“乐”从两个方面共同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和周人内部的稳定。后来礼乐制度成为儒家文化的源头,一直流传3000多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发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岐走出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o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