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年味,该是游子的归期。
小时候,最盼的便是过年。过年才可以满足短暂的奢望,还有那一切皆新的感觉。虽然生活清苦,儿时的自己并不太知道这当中的艰难,似乎把所有的美好都寄托在年味中。带着年味,满心希望,给来年祈一个好兆头。
家乡的年味十足。做米糖、米糕、芝麻糕、年糕等,这是那家也不能少的自制品。日子宽裕些,做得多。生活拮据些,只会象征性地做一些。毕竟这些东西大多都是用来招待亲戚,无论如何谁也不想掉这个面子。做得多,我们孩子们便可以拿来当零食吃。做得少,大人会想尽办法藏起来,生怕来了客人没法招待。对于当时家境尚不够好的我来说,经常看着村里其他孩子吃米糖或米糕,口水都流了出来。调皮的自己也有忍不住的时候,趁着大人不在家,翻箱倒柜,还是能够找到这些东西,狠心的偷了些吃,那知道,大人都是做了标记,每天都会查一遍,一旦发现动了,少不了一顿毒打。现在想来,那股香甜的味道,换顿打还是挺划算。
巴不得年快点到。虽说家里的米糖很难吃到,但跟着大人可以去拜年,可以放开肚子好好享受一番。说是享受,其实大人管得特别严。去拜年的路上,大人反复交待,去别人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当饭吃,让别人嫌弃。很多时候并没有听进多少大人的话,到了别人家有些放肆,大人要么使眼色,要不轻轻一拉靠在身边,有意识地管教起来,意思非常明确,若再有过分的行为,已经有过很多教训。
杀年猪是家乡最隆重的一件事。似乎杀年猪足以把年味推到高潮,也着实让我们真正把年味填得实实在在。
杀年猪饭我觉得这是乡村最有人情味的年味。杀年猪饭会叫上邻里,大家聚在一起,分享那种最纯朴的快乐和最得意的满足。孩子们自始至终守在大人们忙碌的身边,无非就想等到饱食一顿猪肉。
家乡的年味,浓缩了乡亲们的勤劳和期盼,更浓缩了那份沉甸甸、纯朴的乡情。
家乡的年味一年年累积成了我生命的味道,从此铸进了血脉里。
离开家乡,年味总能随着年的到来,从父母的思念里寄到远方的我。于是,我的年味又多了份亲情陪伴。
后来,我成家有了孩子,无论多忙,总要一家人挤车回家与父母分享年味。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有家的地方年味才会更浓。
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吃的丰富起来,甚至如人所说,我们现在每天都是过年。话是这么说,但每每年前,我的心依旧像儿时一样,急急的盼着过年,盼着家里的年味。
有年味的家,才是心所归属的地方。不管身处何方,成为什么,唯有那份久久不能忘却的年味,才能让自己心有所安,情有所托,梦有所思。
闻到年味的那刻,就能感受到父母盼儿回家的呼唤。寒风中,暖暖的年味已融化了冰冻的灵魂。
只是现在,年味不管多浓,也只能闭上眼,轻轻地享受那抹不去的家乡味道,父母的味道。
父母不在,才一年年发现,我的年味越发变得如此奢望。虽然很多时候我还是寄予这种强烈,但又不得不告诉自己,我该为孩子们准备年味,让年味留在他们的记忆里,让家的味道一样深扎在他们心底。传承年味,生生不息。不忘旧时年,不负现时年。
闻到年味,我不再迟疑。收起记忆,赶紧忙乎起来,要把满满的年味带给孩子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