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到,一个孩子好兴奋地从大门冲向我的教室,一路还大喊着我的名字。孩子跑得很快,却忽然在我的门口停了下来,身体驼了驼,一脸害羞地笑了,那对双眼充满喜悦地望向我,然后双脚一蹦地跳进我的教室。
他是么么,是个5岁大的自闭症男孩,他很喜欢上我的课,每次看到我,都会一脸羞涩地抱抱我,双手环绕着我的肩颈,笑得特别腼腆,而那种甜滋滋的神情每次都可一秒融化我的心,爱笑的孩子总是自带可爱模式。
刚开始上课时,么么跟我互动得很好,每个游戏都可以很顺利地进行,他只是偶而会拉拉自己的裤裆。后来,有个游戏是这么玩的,孩子需要爬过毛毛虫隧道,然后站在高台上,试着以双手抓住横杆,像是吊单杠似地将自己提拉起来,并用双脚夹住沙包,将沙包扔进前方的大桶子里,整个过程结合了许多感觉统合的刺激。
么么站在高台时,我蹲在他的身旁,试图辅佐着他抓牢横杆并将自己提拉起来,他却开始倚靠在我的身上,他的胯下刚好与我的肩膀在同个高度,只见么么撒娇地说着:“老师,抱我上去。”
几次之后,我发现么么每次在我协助他提拉向上时,他都会一直用胯下去蹭我的肩膀,甚至用挺肚子的方式,来做出下半身向前顶的动作。
面对孩子不适切的行为,有些家长或老师可能会开始严厉地喝斥孩子或阻止孩子,然而弄不清原因的情况下,错误的处理也许非但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反而强化了孩子不好的行为。
人其实特别单纯,任何行为都有其原因和意义,只要用心看,便能看出所以然。
我通常会先选择忽略孩子不好的行为,不带有任何揣测或批判的眼光,我只会平静地继续带着孩子进行该做的活动,只是眼睛会更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认真地过滤着每个行为的正向意图,脑中则会努力快转地判断着孩子做出这般行为的原因。
我发现么么每次到高台上,都会先挺起肚子并将胯下靠向我的肩膀,如果我试着移动身体,他则会调整位置就为了向我靠过来,如果我试着改为半蹲姿而肩膀高于他的胯下,他则会双手环绕着我的肩颈试图要我蹲低一点在抱他。
每次只要他用胯下碰触到我的肩膀,他就会高兴地跳动,甚至会把双脚缩了起来,希望我可以抱住他。我也发现,他要爬过毛毛虫隧道前,拉胯下的频率也变高了,有回他开口问了我:“我的小鸡鸡怎么那么痒?”
经过一连串的观察,我觉得他应该是进入性器期了,于是我一手向上托起他的臀部,而用另一手并起了他的双膝,我透过我双手的动作变化,将么么双腿夹紧并带出屈膝以大腿屈向肚子的动作,就像是在拉口风琴般地屈伸着他的身子。
接下来,我让么么趴在带有满满凸点的大龙球上,并要他向前从盆内取出一颗颗小球,并抬举着上半身地用力将球扔往球池里,而我只是在么么的骨盆处做了下压的动作,一部分是稳定住孩子的平衡,一部分则是加强了某种他需要的感官刺激。
最后我让么么蹲低学小鸭子般地走路,我在动线的一端处放了螺丝组合积木,么么必须先用双手将螺丝积木旋开,接着一手拿着螺帽一手拿着螺钉地移动到另一端,并将积木放到桌上。
透过这些活动,
么么的情绪也稳定许多了,
出现那般寻求刺激的行为也少多了。
下课前,我跟妈妈分享了当天游戏的内容,并跟妈妈提起么么一直碰触胯下的这个话题。妈妈皱起眉头地说起:“对呀,最近他都一直抓那里,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做才可以让他不要这样?”
我看得出来妈妈对么么这样的行为感到特别苦恼,也很希望可以得到一个方法能直接停止他这样的行为。然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生理需求阶段,其实就跟小时候会喜欢啃咬东西和会特别留意自己想要大便尿尿时的需求是一样的。
我跟妈妈分享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
弗罗伊德认为人出生前就已存在某种原生驱动力,会让人关注于身体部位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并会透过特定的方式来寻求该部位的刺激需求。
他进而整理出心理发展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共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前三个阶段,我想大家可能对口腔期和肛门期较为熟悉。
孩子刚出生到一岁半会强烈寻求口腔刺激,需要透过大量的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动,以获得快感与满足。
当孩子一岁半时,便会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到自己能透过排泄解除压力而获得快感,这阶段大概会持续到三岁,在这段时间内便可以透过良好的引导,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接下来,什么是性器期呢?
我觉得这是很多家长的知识盲区了,毕竟在华人社会里,“性”一直都是不得多谈也不好多谈的话题,连大人之间都不方便讨论了,更何况是遇到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许多家长基本上都是苦于不了解原因,因此也只能急于干预或阻止孩子这种刺激寻求。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家长在这阶段的心思,毕竟比起口腔期的孩子拿到什么都往嘴里塞,或肛门期的孩子一直无法独立控制排泄而需要一直包着尿布湿,但性器期的孩子不分时间地点地玩弄生殖器就不是一个能够被众人接受的行为,所以家长总是会优先考虑大众眼光而特别紧张地想要阻止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
家长也许也明白孩子就是会经过性器期,但实际遇到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更多的都会先是猜测孩子是不是从哪看到了什么不好的画面才会模仿出这样的行为,有时反而越想越茫然,却仍不知该如何协助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会在3~6岁之间进入性器期,这时孩子会开始发现男女器官间的差异,并开始关注到性器官,也会不经意地发现碰触性器官能带来某种舒服的感觉,因此会出现喜欢抚摸和显露生殖器的行为。
这个阶段尽管如此正常,
但多半都会被旁人不正常地看待。
我甚至曾听过有的家长发现家中小男孩在玩弄自己生殖器时,便会很严厉地喝斥孩子,甚至会为了要停止孩子玩弄生殖器的行为而恐吓孩子:“如果你再玩,我就把他剪掉。”,明明是希望可以减少孩子这样的行为,然而这种说法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出现偷偷摸摸探索的表现。
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若这样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以后便容易产生许多行为问题或攻击行为等。 这些心理发展阶段在每个孩子身上出现的时间会随着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而有所不同,但发展顺序都是一样的。
如果家长遇到孩子在某个阶段并未得到充分满足而出现残存寻求行为的情况,请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用适切的方式来满足生理需求。
若家长能有意识地了解到这是人很正常的天性,就不会只是过度干预或放大孩子这般其实特别自然的行为,而能试着透过有效的方式,以引导孩子适切地满足这种刺激需求。
妈妈问起:“那该怎么样去满足他呢?难道就让他去弄,不要理他吗?”
我建议妈妈优先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除了提供有趣的游戏,有效地吸引孩子的关注之外,还可多让孩子参与需要双手并用的活动,正如我在活动中让么么去拆解螺丝积木,他双手需要处理任务,就会减少双手空闲下来而去玩弄器官之行为。
另外,我建议可透过适切的方式来满足孩子这种生理需求,例如蹲低蛙跳、蹲姿行走、匍匐前进爬行,甚至可在孩子躺姿下交替地带动着他的双脚而做出踩踏自行车的动作。
这些姿势可以让孩子骨盆带适量地受到挤压和磨蹭,正如我在活动中双手抓并么么的双膝,并带动他做出挤压骨盆带的动作,这样可以提供适切的挤压刺激,将有助于适量满足他的生理需求。
妈妈皱了眉头:“那这样会不会反而加强了他这样的刺激?”,比起提供适量的满足,我想妈妈更希望能直接得到一个可以立即遏止此行为的方法。
然而,其实这种刺激寻求是个很正常的生理需求,就像口腔期的孩子需要磨牙棒,肛门期的孩子需要时间练习控制排泄,我们若能以“适切的方式”满足性器期孩子的需求,同时也是透过这种方式来让孩子学会其他方式以取代不适切的探索行为,生理需求得到适切的满足后,将有助于孩子更顺利地度过这个心理发展阶段。
妈妈总算明白了,我们要做的不是强化孩子不适切的行为,而是要学习如何引导孩子透过“适切的方式”取代“不适切的探索行为”,妈妈的神情缓缓放松了下来。
忽然,妈妈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她噘起了嘴地问道:“那这样算不算是一种自我刺激呢?”,其实这的确也是一种感官上寻求刺激的表现,而自闭症的孩子有时会有些固执或僵化的表现,容易频繁地寻求这般会带来舒服或放松的自我刺激。
因此,自闭症孩子普遍在这几个心理发展阶段的过渡期都会延宕较久,如很大了还会一直拿东西往嘴里放,或迟迟无法稳定控制排泄的情况,而孩子对性器官的探索也需要有效的引导才能达到适切转移和行为消退。
“那像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会不会被人家排斥呢?"
"这方面需求的孩子长大了,怎么办呢?"
"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妈妈尽管知道了有效的引导可转移孩子对这方面的寻求,但由于从没遇过这样的问题,自然会冒出很多的担忧,这是很正常的。
我非常鼓励
家长把心中的担忧都摊开来说,
透过这种方式,
我才能知道家长的困扰点在哪,
而我该从哪里把家长带出来。
我的确有遇过长大后的自闭症基于对性的好奇而会出现忽然拥抱女生的不适切行为,虽然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问题为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但他们也是有感情的孩子,跟普通人一样,不少自闭症孩子到了青春期也会开始对异性的好奇,只是他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不够,有时也不太容易判断他人的情绪或态度,所以也有可能因为误解或好奇而做出不适切的行为。
为此,我特别建议家长在自闭症孩子还小的时候,时刻地留心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当孩子出现一些不适切刺激寻求的行为时,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是有其发展意义的,并提供或引导孩子透过适切的方式寻求生理需求的满足,在孩子身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将可更顺利地渡过阶段性的心理发展。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若遇到孩子对他人有不适切的碰触,如用胯下磨蹭家人或不经同意地拥抱他人,家长也可以适时地对孩子说出这种行为给人的感觉,不是要家长去批评孩子,而是很正常地说出明确的感受,如孩子一直要环抱妈妈,妈妈可以说出自己不舒服的感受,或是孩子一直要亲吻爸爸,爸爸也可以说出自己也会有不想被亲的时候。
这种互动消息有助于孩子理解自我行为带给别人的感受,也可以让孩子有机会适切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试着对他人表现出多一点的尊重,明白该如何更受欢迎地与他人亲近。
我是阿特老师,
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职能治疗师,
在此跟您分享儿童康复新观点。
希望今天的故事,也能为读者的心中带来一些温暖和方向,并在未来里能够也试着更温柔和更善良的态度对这些需要陪伴的小小心灵。如果喜欢我写的文章,欢迎点个关注唷!!
网友评论
「我非常鼓励
家长把心中的担忧都摊开来说,
透过这种方式,
我才能知道家长的困扰点在哪,
而我该从哪里把家长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