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身边事#当速度成为通讯界考量的一大指标,5G时代的来临也就愈发让人欣喜若狂了。
历史的车轮带我们驶向21世纪,你是否还记得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什么加急、文书、电报,还有更多的是那份手写的信笺。
总之,步行所不能前往的那个地方和见不到的那个人,一封信便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每一封信,都带着你来我往中的等待,拆开信时的那种情感就像是孩子吃到糖一样激动,一字一句,一笔一画,都弥足珍贵。
一
书信的传递需要媒介,而杭州人的思念曾是从中山中路的官巷口寄出的。
在邮局还没有正式上线的时候,官巷口里就有了一所杭州府送信官局,直到1911年,大清邮政设立于此,才正式开启了杭州邮政历史的帷幕!
1913年,杭州邮界、宁波副邮界、温州副邮界合并为浙江邮务区,官巷口的杭州邮界邮政总局,又升格为“浙江邮务管理局”,实力坐实了上个世纪最时髦的通讯扛把子的称号。
行业的兴衰能带动起一波人的求职积极性,因此,邮政局也就成了当时最吃香的机构,没有之一。
相比较如今的招聘要求,文凭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想要进邮局工作,能力才是你拿到offer的关键。只要通过考试的层层筛选,才有可能C位出道。
二
名声越来越火,颜值也得跟上。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办公环境,再加上附近屡屡失火,搬迁也提上了日程。
成功融了一波资金,整整花了21万银元,官巷口邮局终于华丽袭来,从前的名号也有了2.0版本——官巷口邮政第一局。
高二层,建筑面积3200平米,古典主义风格,外墙为红色砖墙砌筑;室内的装潢也是相当别致,大到格局小到装饰,绝对不输如今的精装修公寓楼。
眼看着官巷口邮局走向巅峰,1944年的一场大火又将它残忍吞噬,再一次复建却没有了第一次的轰动。
三
1945年,邮局的辉煌终究因抗日革命而停滞不前。
在此期间,只有官巷口的邮局最先开始营业,暂时收寄平信、挂号、快信三种业务,这大概成了人与人之间往来的最后一丝温度。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为邮局业终于可以脱去灰色的面纱,却又在业务上遇到了瓶颈。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官巷口的邮局作为示范邮局,开始了打怪升级之路。从门店颜值、营业时间,到各种窗口便民服务,邮局业的形式才渐渐有了起色。
官巷口邮局现址(中山中路313号)
时至今日,邮局不仅延续了从前邮寄信件和包裹,还开办了银行业务。
唯一不变的是,送信的人和投信的人。
无论寄信的人还有多少,邮筒是否还能被塞满,哪怕只有一封信,邮差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
而那些传统的老杭州人,也许还在时不时地投递信件,只为了保留这份漫长的情怀和记忆。
本文来自杭州佬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