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人生感悟ABC》
你的心静不下来?也许是这两个原因。

你的心静不下来?也许是这两个原因。

作者: 铁鞋莲花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16:51 被阅读0次

    当你一个人坐在无声的屋子里时,你开始感觉不适,孤独,甚至害怕。

    当你想一个人静静的呆一会,静静的看看书,但却发现根本静不下来,不到几分钟注意力就开始转移,东想西想。

    这是为什么?

    现代人在追求“爽点”的时候,却失去了“静点”,失去了进入安静的心理基础。

    一、安静环境与现代城市环境的不同,引发人类本能中的防卫机制。

    任何生物本能中,都需要对它所生存的环境有所认知,并且构建自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的成长也是一样,潜意识不断的累计信息,构建对于所处生存环境以及自身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的认知结构。熟悉的环境被标记为“安全”。

    繁华街道

    现代社会是一个喧闹的群居社会,人类具有社会性、群居性更多的时候讲究群居。“群体”和“热闹”成为认知中“安全环境”的两个要素。

    而安静而无人的环境是一个“陌生事物”。在潜意识里,对于所有的陌生环境都必须加以警惕。这种警惕所分泌出激素,让人产生不适——焦虑、恐惧,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以增加在陌生环境的应对能力。

    孤独的生物

    因此,有些人在喧闹的肯德基、麦当劳里反而能跟专注的工作,就是这个原因,喧闹的群体环境提供了安全感,潜意识解除戒备,把注意力集中于工作或者学习。

    这种群体空间里的人们,相互间有合理的距离,保持了自我空间

    因此,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独处,这会降低你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到人群中去,图书馆、咖啡厅、肯德基等等,才能找到你的“静点”。

    二、现代社会快节奏“植入”意识的结果。

    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过马路用跑,做事火急火燎,人们讲求效率——“时间就是生命。”但在四线城市或者农村,社会节奏就会慢很多,人们也没有那么讲求效率。

    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有不同的性格表现,这是外部规则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又称“外化”,或者社会控制。

    现代心理学关于控制点的理论:“控制点(Locusof Control ).也叫控制源,指个体认识到的控制其行为结果的力量源泉,如果这种力量源泉来自学习者的外部,称为外部控制点(源): 如果来自学习者自身内部,称为内部控制点(源)。”

    从类人猿开始,人们以“习得”替代“本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同时也将自己的意识控制点从内部逐渐交了出去。

    人类进化,对工具的依赖逐渐增加

    看一个例子:一般认为,随着科技发达,人们会越来越多的从家务活上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实际上情形刚好相反。

    当这些让生活更方便的家电不断的被发明出来后,人们耗在这方面的时间反而更多了。澳大利亚原著民家庭妇女每周用在家务上的时间是20小时,美国的农村家庭妇女则是52小时,而最为发达的拥有各种自动化设备的美国城市家庭妇女,用在家务上的时间反而最多,达55小时。

    社会科技为人们提供方便的过程,也在不断提升要求。于是人们更不满足,因此消耗的时间也更多。

    由于外部世界的频率高,而且通过外部控制点传递进人们的意识里,使得意识的频率与其同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放不下,舍不得,静不住的原因。身体的脱离并不表示意识的跳跃可以停下来,因为控制点根本不在我们手里。当你一个人坐在无声的屋子里时,你只会感觉不适,情绪在不停的波动,意识里充满了这个社会的节奏。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动中求静。

    既然我们已经是外部控制点的状态,那么调整自我,就必须放弃内在的调整方式,改为以外部环境来调整自我,以外入内,以环境调心。用一个频率较低的环境带着自己的意识频率逐级的往下降,降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静,从来不是无声,更不是孤独一人。集体的插花、做素食、野菜采集、徒步、喝茶、喝咖啡。。。等非竞技性运动、自然活动,都是非常好的降频方式。

    “动中求静”,就是现代人的修行。

    整个降频的过程,不仅仅是意识频率降低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里的“归心”。归心之后,意识的节奏逐渐被自己掌控,能动能静,既能融于人群,也能独处一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心静不下来?也许是这两个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gr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