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了张德芬老师一篇文章,说我们的人生模式其实是可寻的,如果在过往的经历中有些事是类似的模式,那么这就是你人生的模式,找到模式,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善。
我据此理论,反思了自己的过往,得出一个我自己的模式:喜用权宜之计!
所谓的权宜之计,就是没有最中意的选择时,暂且找一个替代项,一边做,一边寻找最喜欢的。放在职场上,叫做骑驴找马!
最近深切体会到这个方法的糟糕之处,权宜之计,只是勉强做事,不喜欢,就不会投入,稍微遇到问题,就想退缩,当然不会有好成绩,自己不开心,就是在耗费生命。
先说说我的过往。
从学校毕业时,一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随大流,研究生毕业就要当老师嘛,遂进了一家高中做老师。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并且告诉自己只做一年就走人。所以,这一年,做什么事都不深入,不投入,当然也就不尽兴。
想给房间添个沙发,都会想,反正要走的,买了也白买,最终就没买。想交个男朋友,也会想,最终要离开这个地方,所以不要找本地的男朋友,并且告诉自己,这一年内不要谈恋爱。
就是这样,勉勉强强,很不爽的度过了一年时间,临走的时候,校长找我谈话,你有要什么条件你提。我唯一坚定的是:我只想离开这里。
那一年,对我的人生来说,就是耗费。没有太大意义。心行不一,我的精力被巨大地消耗掉,我的快乐也被割舍掉了。
那一年,是相当迷茫的。
辞职后,更迷茫。回到老家,用攒下的钱养了自己半年时间。这半年内,给一家小企业的在住日本人技术员做翻译,一周四天,一个月500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3000左右,干了四个月,日元不断贬值,就只能换2800。呵呵,超级廉价的劳动力。
因为我那时候依然很迷茫,所以我也不在乎多少钱,只是有个事情做打发时间。所以,我当然不会拼命去工作。因为我的心不在那里。我的梦想在别处。
所以,这份短暂的工作,同样以离职作为结果。权宜之计就是这样。
后来,我决定照着心里所想去行动。我来了苏州,进了大公司,做翻译,慢慢的,工作上从一无所知到轻车熟路,个人问题上,从单身一人,到两个人,再到三个人一个家。
如果恋爱结婚生孩子,组建自己的家庭也算是人生的升职加薪的话,我经常想,我这算坐火箭的速度了。
所以,尽管最后,离开公司并非我所愿,我也很感谢上天。三年的时间,我收获了太多。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
我喜欢之前的工作,也喜欢公司的大部分管理制度,所以我就全身心投入,一心努力,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想着被认可。临走时,也的确获得很高的评价。
你看,中意之事,就会拼尽全力而为,当然也会收获颇多,正向激励自己做的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我现在又走入了怪圈。因为血小板低,没能进入中意的公司,我又用起了权宜之计:临时到一家培训机构做日语培训师!
因为我是临时这么做,所以上完课就走人,能少待一分钟就少待一分钟。一遇到公司不合理的地方,就想炸。
某天没带工作牌,被罚70,一个月三次下班忘记打卡,被扣150,而且如果不是主动要求查看工资明细,我都不知情。每个月,连工资条都没有。动不动就扣钱,真是小气至极的公司,极度不尊重员工的公司。
我之所以觉得不可接受,是因为我在拿这家公司和前公司比较。可是,毕竟一个小公司,怎么能和百年世界500强的制度和宽容度相比呢?层别不一样,标准就不一样,管理者水平当然更不一样。即使这样宽慰自己,还是觉得不愿久留。
但是,越是这样想,就越不开心,越没有干劲。想象着赶快离开,找到好一点的工作。我的每天,我的心情,就这样被消耗着。
我想快点结束这种状态。
权宜之计之下,身心都是疲软无力的。对于大活人一个,多么可惜。
我想,提出辞职,努力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然后,全情投入,长期投入。权宜之计,再也不要用到!宁愿留白,也不勉强自己!
这样,人生模式会改变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