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来就开始唠叨吧,我觉得诗歌和背景的关系,就如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就如一个西瓜种子生长在东北松嫩平原的黑土地,长出的西瓜就圆溜溜,翠绿翠绿的;而生长在黄土高原的西瓜,就像经历历史的风霜,坑坑洼洼,光泽暗淡。
诗歌因当时的时代而产生,也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点。那么阅读诗歌时是否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呢?那就拿里尔克的诗来磨叽磨叽吧。
《预感》
---里尔克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
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
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先说明一下,我读诗的时候基本不看注解,当然也不看时代背景,只是凭着感觉理解,喜欢这种从“无知”到“略知”的快乐。
这首诗作者奥地利诗人里尔克,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出生之前发生了民族之春的欧洲革命,包括意大利邦国革命、法国二月革命、德意志1848年革命等,间接导致了德国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这时的欧洲是变革的欧洲,动荡的欧洲,本质就是各国的独立运动,资本主义的革命和西方国家人民思想的巨变,三者交织在一起,似乎没有尽头,一会平静,一会涌动,一会暴动。里尔克在他青年时代又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从了军。
里尔克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史与艺术等。其早期创作诗集如《生活与 诗歌》、《 梦幻》等,内容偏重哀伤与梦幻、神秘色彩 。 中后期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
介绍这些背景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预感》这首诗,这首诗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欧洲人民,或者以我的视角来审视涌动的欧洲大陆,那么的这个“我”便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一个望远镜、电视机而已。
欧洲大陆的每一个人民都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着,空旷意味着窒息,意味着孤独,意味着压抑。阵阵的风,就是欧洲大陆从平静到涌动的过渡和信号,窒息变成了紧张。我必须承受,这不是主观的,而是被迫的,不如就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门轻关,烟囱无声;窗不动,尘土还很重。这样的涌动,是潜藏着的,可能也是我的敏锐,也说明欧洲多数民众的愚钝、麻木,就像“窗的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又卷缩回去,我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无论外面的风暴如何,我就是我,我可以舒展,可以卷缩,可以挣脱,可以独身置于……。这些都从外在的风暴转入我的第一视角——我是面对风暴和大海来的。
充分考虑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就变成了政治诗。
而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完全把时代背景塞在角落,让尘土把它遮蔽,完全以小我的思维读这首诗。把风暴变成我深思的真理,而诗中的“我”,就是我的灵魂。哲理潜藏、涌动、变幻着,而我冷静,凝视着它,就像两个人对视。这样的理解,这样的感觉别有一番情趣。
读诗或者欣赏作品了解背景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能从背景中提炼出灵魂的精粹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