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是他集3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成人及儿童研究之精华著成的教育经典。
自尊的概念
自尊有一个值得敬仰的起源,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100多年前就得出这样一个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
根据詹姆斯的说法,我们得到越多的成功,并且期望越低,那么自尊就会越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成功或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来提高自尊。
詹姆斯将两个水平的心理作用联系了起来:第一,自尊是一种感受状态,比如羞耻、知足、满意等;第二,这种好的感觉根植于这个世界、根植于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成功交流。一直以来,自尊的两个部分之间的互动——“感觉满意”与“表现满意”,是提供自尊运动的理论基础。“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强调了什么样的自尊才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指出将自尊直接附加于儿童身上是错误及有反作用的。
掌控挑战、工作取得成功、克服挫折会获得自尊感和愉悦感,而无聊及抱怨则会带来相反的作用。
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
有一种与自尊相关的心理状态被看作是影响自尊的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解释风格”。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他会问自己“为什么”。他的回答中总是会包括三个方面:是谁的错?要持续多久?我的生活中有多少方面会受影响?这三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十分重要,因为第一个问题:怨自己还是怨世界——控制了自尊中感受的部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事件的长久性以及泛化性——控制他回应失败的行为。对自己感到泄气并不会直接造成失败,而相信坏事情会持续一辈子且会危害每一件事,则会直接使孩子选择放弃。放弃造成更多的失败,失败又会损害孩子的自尊感。
一边是提倡儿童的自尊感,另一边是提倡掌控与乐观,这两个方面应该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者将感觉满意视为主要目标,儿童实际的表现只是一件幸运的副产品,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的看法;而后者(像我自己)则提倡实际行为才是主要的训练式教导目标,感觉满意仅是甜美的副产品。
“表现满意”的提倡者有两种新方法:一个是从悲观改变成乐观,另一个是从无助改变成掌控。
坏情绪的好处
像焦虑、抑郁和气愤这些消极情绪的存在是有其意义的:它激励你采取行动改变自己或是改变你的世界。
坏情绪,像是一个警报系统,并非十全十美。许多信息,甚至大多数的信息其实只是谎报。
但是焦躁最大的好处就是:绝大多数时候,它是你抵御风险、防止损失和侵犯的最前锋。
坏情绪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能会产生心流体验。心流,是最佳的积极情绪之一,这是使生命活下去的一种状态。学者已经对它展开了长达20年的研究,包括哪些人容易经历它,它何时发生,有什么会阻碍它。心流发生在你的方法被应用在最高峰且与勉强可达成的挑战匹配的时候。
心情不好的第三个好处与克服无助感相关。每一次小失败和大失败都会造成心情抑郁,并夹杂着一些不安、忧虑和气愤。当你的孩子心情抑郁时,他只有两种技巧可用。他可以停留在那个情境中采取行动,试图通过改变情境来终止抑郁的情绪;或者他可以放弃,离开那个环境,这个方法是以将环境整体移开来终止抑郁情绪。第一种方法我称它为掌控感,第二种我称它为习得性无助。
要使你的孩子经历掌控感,必须先让他经历失败、心情抑郁以及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没有任何步骤是可以跳过的,失败与心情抑郁是建构成功与良好心情的必要过程。刻意缓和心情抑郁,会使孩子更难感觉满意。吓阻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会使孩子处于罹患抑郁的风险之中。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解释风格
乐观是看到半杯水时认为它是半满,或总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或是习惯性地期待现实中的问题能像好莱坞电影一样有圆满的结局。
我们都有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我称此为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当孩子解释为何某一件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三个重要维度需要考虑: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
永久性: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悲观的孩子认为坏事是来自自身个性上的缺点,乐观的孩子则认为坏事是心情及其他短暂、可改变的状态。当好事发生时,乐观的孩子以永久性原因的方式来解释好事,他们将原因归为自身具有的特性与能力,悲观者则将好事归因于过渡性原因。
普遍性:对失败解释持有普遍性看法的孩子,当他们仅在一方面失败时,就会完全放弃;相信特定解释的孩子,也许在某一方面有了无助感,但是仍会坚定地走完全程。面对好事时,乐观者相信成功的原因会强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悲观者相信好事的发生是由某一特定因素导致的。
个人化:当坏事发生时,孩子可能会怪罪自己(内部归因),也可能怪罪其他人或是环境(外部归因)。自尊是受你责怪的那个人管辖的。失败时经常习惯性地责怪自己的孩子自尊心强,他们觉得愧疚及羞耻。当坏事发生时,怪罪其他人或环境的孩子,对自身评价较高。总的来说,怪罪其他人的孩子会更少地觉得愧疚和羞耻,并且更喜欢自己。当然,他们也是更容易愤怒的孩子。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将不好的事情皆做外部归因呢?教孩子在事情不顺利时埋怨他人就如同教他撒谎一样,后果是可怕的。以下两个行动目标,对孩子会有帮助。
第一个目标是:当孩子做错事,不要轻易就算了。我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培养不会说“抱歉,我做错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的孩子。当孩子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时,他们必须对事情负责,然后进行改正。
第二个目标是:不要总是埋怨自己。我不愿意看到孩子在事情不顺利时,不管是否是他们的错,总是埋怨自己。
遇到坏事发生了,要改进孩子的解释风格。这样做有二个目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确定他负起了实际的责任;第二个目标是让孩子责怪行为本身而非普遍性自责。
当你批评孩子或当孩子的面批评自己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有两项规则你需要注意:第一项规则就是准确;第二项规则是应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
孩子最初的乐观或悲观风格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不仅从现实世界中得到,也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和批评自己中得到。如果他的解释风格逐渐变成悲观式,他就容易抑郁及很难取得成功。
孩子的乐观从哪里来?
悲观有四个来源: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或老师那得来的悲观性批评,掌控感和无助感的经历。你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你可以改变自身的悲观,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具有掌控感的经历,你也可以直接教导孩子习得乐观的技巧。
多次成功很可能会使孩子习得乐观。你应该尽力帮助孩子,在成功之后继续成功。正确的教导可支持并维持孩子的乐观,同时较积极的重要经历也会使其乐观更稳固。
对失败的悲观解释会使孩子害怕去尝试,在面对失败时,会造成他们无助及消极;而乐观的解释是将失败视为挑战,用行动来反映与制造希望为基础的。
认知
教孩子认知到:思维是可证实且可改变的,孩子不必一定要相信进入脑中的第一个想法。我们都有发生在意识边缘的“自动思维”。它们就是我们整天对自己所说的短暂、很少能感受到的那些话。虽然这些想法十分短暂,难以察觉,它们却会直接带来悲伤、焦虑和气愤。
第一个步骤,就是教儿童如何捕捉他们对自己所说的话。孩子一旦可捕捉到自动思维,他们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地评估思维。判断他人的指责是否正确是大部分儿童已具有的技能,但是当指责来自内部时,他们却不会应用同样的技能来判断。假设被朋友指为自私或是偷懒,多数儿童或成人会用一连串有力的证据来反驳指责。但是,通常当我们指责自己时,就不会应用这种方法。对于我们跟自己所说的话,我们似乎认为它一定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乐观教养ABC法则
如果想教孩子乐观的认知技能,首先必须要将那些技能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之中。孩子的乐观,一部分是从他们的父母及老师那里学来的。所以,你必须首先做孩子的乐观榜样。
乐观的第一个技能是被称为“捕捉思维”。即在你感受最难过的时候,要尝试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与行为。这项技能被称为“捕捉思维”。
乐观的第二个技能就是,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这就是说,要明白对自己所说的话未必是正确的。
乐观的第三个技能是,在坏事件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乐观的第四个技能是,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艾伯特·埃利斯与阿伦·贝克共同建立了认知治疗,发展了“ABC模式”。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不好的事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件,例如不愉快的假期、与要好的朋友吵架、心爱的人离去等。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受与行为。时常,看起来好像不愉快的事件立即且自动地产生后果。但是埃利斯认为想法——B(beliefs),即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才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后果。
一般来讲,悲观的想法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及有偏见的认可塑造着经验。有偏见的认知使人们只看到与他们对自己及世界看法相符合的证据,而将反驳的证据弃置一旁。有偏见的认知更加强了悲观的看法。
练习捕捉自己的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写ABC日记。接下来的三天,无论如何,只要你察觉自己对某一情形的反应感到困扰或是惊讶,就请将不好的事件写在一张纸上。到了晚上,花5分钟时间将白天所发生的不好的事,填写在ABC日记里。“不好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比如车子不能发动、没有回复的电话、孩子不肯睡午觉等。
ABC日记分为三栏:第一栏中不好的事描述了相关情形,必须尽量描述详尽,记下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地点。不要将原因写在不好的事中。
第二栏是想法。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请区别想法与感受:将想法记在想法这一栏,感受记在后果那一栏。
第三栏是后果。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不好的事之后的感受,或是对不好的事所做的任何反应以及所经历的每一种感受。利用0~100分对所记录的每一种感受的强烈度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感受越强烈。
让孩子学会解释
一旦孩子看出了他的想法与感受之间的关联后,你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思维中最重要的部分:他的解释风格。
首先介绍乐观与悲观的概念。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些名词下定义,并且要他详细地形容乐观者与悲观者的特征。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外貌、想法和行为是什么样的?
一旦孩子了解了乐观与悲观之间的不同,你们就可以讨论正确性了。正确性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人的责任。教孩子们看出每个问题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对自己所导致的问题应自己负责,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则不用责怪自己,这才会对他们有帮助。第二是“空洞乐观”。空洞的积极思维通常是指在没有证据、甚至面对相反证据时,仍然企图相信愉快的说法。仅是对自己重复积极说法,不会提高情绪或是成就感,或者效果有限,我们应该教孩子正确地思考实际问题。悲观具有非常特殊的影响:相信他们所做的事不重要、相信他们的问题是永久且无法改变的孩子,不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这类消极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孩子了解了普遍性的乐观与悲观,以及对不顺利的事情做出正确解释的重要性后,你就可以教他注意自己的解释风格。首先要介绍最重要的永久性特点,这是应对失败后复原力的一个最重要维度。告诉孩子当坏事件发生时,我们一定会向自己解释发生的原因以及预测影响的程度。有时,我们可能认为这个问题会永久持续,而且我们无法使它变好。这类“永久性”的想法会使我们难过,并且未经尝试就会被放弃。相反,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状况只是短暂的且可改变的,我们就会觉得很有信心,并且会尽力去寻找改变的方法。
让孩子学会反驳
教孩子反驳的最主要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穿洞的积极思维,那么反驳就不会消除他的悲观。如果有这种现象发生,你需要帮助他建立更坚定、更正确的反驳。
许多成人与儿童在受到他人指责时,都会自然地努力反驳,而一旦被自己指责,自己反驳自己的能力就很弱。我们知道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可能存在偏差或是错误,但是我们坚信自己对自身的看法都是不可反驳的。对不切实际的解释最有效的挑战工具就是自我反驳。
现在在ABC模式中增加两个因素,就是D和E。D(disputation)代表反驳,指反对自己想法(B)的辩论;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就是反驳所带来的精神与行为的结果。特定想法及反驳后的数字(1~100)代表你相信它的程度。特定结果及激发后的数字(1~100)代表感受强度。反驳是否成功,可以从负面感受是否下降中看出。
有效的反驳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第一个是搜集证据。当你指出悲观的想法之后,问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是什么?要小心啊!你长期以来都是个悲观者,已经发展了一套支持悲观的方法。刚开始寻找证据时,你可能会找到许多支持悲观的证据,而反对它的证据却很少,这就是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我们较容易看到支持想法的事实,却较难看到反对它们的事实,攻击认知偏差,不要只从生活中寻找任何可以打击想法的证据,而要将此任务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首先,找出所有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的证据,然后问自己,哪些证据是属于反对这个想法的?强迫自己考虑两方面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减轻认知偏差。当然,反驳是否有效,要看所搜集的证据是否有效。所以,请务必仔细地搜集证据,且将每一项证据单独列出。
第二是做出选择。问自己是否还可从其他方面来看这件不好的事。悲观者很难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情。许多时候你可能完全相信自己的看法就是唯一的解释,不过你多是与自己开玩笑吧,要尝试尽量列出其他的解释。
第三个反驳的技术就是化解灾难。即正确地评估影响,也就是评估引起不好的事的所有可能情况。当事情不顺利时,你是否立刻想到一连串即将来临的恐怖事件呢?悲观者老是想到“万一”,他们将事情看成灾难。应付“万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正视这类想法,并且探讨问题。“万一”问题很恐怖,是因为它含糊不清,听上去又不吉利。当你想到“万一”时,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帮助你化解灾难。第一,无论发生的几率多小,什么是可能发生的最糟糕情况?要仔细描述,不要敷衍。然后问自己,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果发生的话,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情况呢?再问自己,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情况会怎样?同样也要描述清楚。为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下定义之后,再问自己,实际上最可能发生的会是什么?从几率上来看,最坏和最好的都不会发生,能发生的情况常在两者之间。
开发反攻计划是第四种反驳策略,将精力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反攻计划中。但是也不要忘记为最好及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最坏的假设也可能成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无助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呢?你该如何改正错误呢?或是应如何改善引起问题的某种个性呢?我应如何补救已造成的伤害呢?形成反攻计划可以避免无助,也可以保存实力以度过可怕的时刻。
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在帮助儿童学习解决问题及社交技能之前,请记住三项原则:第一,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第二,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第三,你自己要示范有灵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解决社交问题五个步骤
第一步:放慢脚步。首先就是要教孩子放慢脚步。孩子必须要阻止自己的冲动行为。帮助孩子放慢脚步的方法之一就是教他如何将“暴躁思维”改成“冷静思维”。告诉孩子:暴躁思维就是在问题发生时进入脑子里的想法,它们是“每个人都与我作对”的想法。有许多暴躁思维的孩子认为他们与旁人产生矛盾时,都是对方故意制造的。暴躁思维带来的问题就是它会使我们在尚未了解事情真相及如何处理之前,就急忙做出反应。暴躁思维下采取的行动常常会使我们后悔,因为我们可能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冷静思维帮助我们了解发生的事情,那样我们就可以先考虑所有情况,再决定如何反应。冷静思维帮助我们放慢脚步、仔细思考,而不是加速反应。
第二步:摄取观点。当孩子能够放慢脚步,以冷静思维代替暴躁思维之后,他就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第二步,也就是摄取观点。你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解释摄取观点:在我们决定如何应付与旁人产生的矛盾时,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方的想法以及行为的原因。告诉孩子,了解对方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然后,你就可以像福尔摩斯一样寻找线索与证据,找出其他人的看法与感受的一种方法就是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另一个得到线索的方法就是直接提问。
练习摄取观点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你们两个人之间发生的冲突。当你与孩子对家里制定的规矩或该做的家务有异议时,试着对换角色,来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
第三步:建立目标。解决问题的第三步就是确定你希望发生的事,即建立目标,然后列出可以促使目标达成的行为。告诉孩子,目标就是你想要发生的,所以你要尽力去做,使它发生。告诉孩子,在他想出如何解决问题之前,首先他必须确定目标。在建立目标之前,他需要尽可能地从对方的角度来了解事情。
孩子定出目标之后,应该列出所有可达成目标的方法。许多孩子选定一条路径,当路径不通时就会被困住动弹不得。你的孩子应该列出所有他自己有的或是他想象别人有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古怪可笑的主意不予批评。然后将不切实际的主意或是会引起其他问题的主意抛弃,或者孩子不愿意去做的主意也不予以考虑。
第四步:选择途径。解决问题的第四步就是选择行为方式。告诉孩子,他一旦建立目标并列出所有能达成目标的方法之后,他就该决定哪一条途径可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法。决定过程的部分就是要比较每一行为方向的长处与短处。向孩子解释长处就是从某一行为中可能得到的好结果,而短处就是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任何坏结果。结果就是从选择出的举动中延伸而来的行为或是感受。在列出长处与短处时,不仅要想到眼前的结果,也要想到长期的结果。
第五步:是否有效。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就是检查方法是否有效,有时候即使使用了第一步到第四步的仔细思考与计划,解决方式仍不见得如我们想要的有效,你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就此放弃。如果他第一个计划不成功,结果并不是他想的,那么他可以从所列的单子中,选择另一种方式,再试一次。
如何以坚定但不得罪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一步,描述情况:只要描述事实。
第二步,述说你的感受,不要责怪对方。
第三步,要求一个特定的小改变。
第四步,述说这项改变会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谈判
告诉孩子妥协的过程叫做谈判。
谈判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确定在合理范围内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没有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向孩子解释他必须找出他能够达到的范围。
告诉孩子,决定他想要的之后,他就需要提出要求。提醒他,进行过有关坚定自信的练习后,在这方面他已经是个小专家了。
下一步就是倾听对方想要什么。告诉孩子他必须要仔细听。虽然他不同意对方所说的每一件事,但他可能同意某一些事。如果有他同意的事,他就应该告诉对方。
当双方都说完他们想要的之后,你就该准备妥协了。你要问自己:我愿意放弃哪些东西来达成协议,并得到一些使我开心的东西?
告诉孩子当他告诉对方他的协议时,他可以说“假如你可以……我就愿意……”,这样就可以清楚地告诉对方这是你提议的妥协。对方可能立刻同意,或者说“不行”,或是提出不同的妥协方法。
告诉孩子如果对方不能立刻同意,他可以提一个不同的方案。鼓励孩子再仔细想出其他可能有效的方案,但是要慎重地提出。有的时候,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他们可能无法找出对方可以接受的妥协方式。像这种事发生时,孩子至少可以让对方知道他愿意说出自己的意愿,并且愿意尽力使事情圆满,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