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是围绕“写作的意义”而展开。要悉数写作的意义简直太多了,最让我记住的有两点:一是张老师说,写作能促使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二是明霞老师说,写作能促进读、写、思、研、行的良性循环。
我的写作从建立家庭公众号开始 我的写作从建立家庭公众号开始张老师说,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往往会丧失一些能力。这话我喜欢,在生活中,确实有独立精神的人,往往会独立思考,有独立思考,有些独特的能力就能保住。一个长期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其独立精神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写作是不是一种独特能力?其实原本不是,因为每个孩子至少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作。但记忆中,孩子从接触写作开始,都是被要求成作业,规定成任务的,即便有很多优秀的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但随着进入到中学,随着不同写作文体,主题,方式的强化训练,写作无疑又“挤压”成夺分任务。对不同的孩子来说,一旦在写作拿分的过程中反复受到挫折,那么一旦他能逃脱这个任务的时候,就一定会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如我,在高三那年,当我能选择生化类参加高考,不用考语文时,我决绝地把写作当包袱般痛快扔掉,因为不想再担心会出现老师点评作文时的尴尬和恐惧。
久而久之,能保留写作爱好的人自然就积累了写作能力。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能力也就自然独特了。按照今天张老师分析的全国教师的写作贡献数来看,能写作的人还算得上稀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又可以称之为独特能力。
那么现在我们站在回看生命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审视写作意义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完全抛开功利性的,过去当学生时的功利是分数,现在成年后的功利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比如会很在乎他人的评价。于是,我确定重拾写作从建立家庭公众号开始。
我的写作从建立家庭公众号开始我上一辈的亲人,几乎都读书很少或不识字,这一辈的家人,能写的也不多。而后一辈的小孩,基本都奔赴工作岗位,接着他们也一个个要加入到育儿的行列。于是两年前,作为受张老师影响较深的人,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传递给家里的后一辈?或许润物无声,用年龄的力量来说话恐怕很好。于是我鼓励建立家庭公众号,试着从写和父母亲的故事,写自己的育儿故事开始。
先觉者觉人,张老师和明霞老师让更多人觉醒。让更多人学会通过写作回看生命,不断完成对生命经历的梳理和思考。因此,成为了张老师写作研修班的第二期线上学员,我还需要不断拓宽更多的写作出口。
这种有意无意的写作,或许最终会出现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分化。但对现在年龄段的我来说,即便出现意义的分化也不重要。只要通过写作与生命有交流,那么,我的生命无论厚薄,都还是有一个人记得,那就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