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的说,社科类纪实文学的可读性没有纯文学作品高。如果是纯文学的作家写,应该可以展开写得更丰富和精彩。当然故事本身已经非常精彩,翻译者也竭尽努力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读得干涩的时候,有点想念上次读纯小说的感觉。毕竟上次《静静的顿河》才看完第一本。
纪录片没办法做到情境结合一样,纪实文学无法完全满足个人欲望的想象,它只是阐述发生的事实。于是才滋生了纯文学的土壤,再创作的源泉。
我还是喜欢中国作家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说历史。比如当时红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和《鬼谷子的局》,二月河的小说等等。所以也是野史比较好看的原因吧。我阅读目的不纯,不是想拓展知识,只是单纯的想满足自己卑微的对于事物想象。没有高深的目的,觉得重在愉悦本身。这很容易造成,当行文不对味,就难以从中得到喜悦的动力。但是翻译作品,这完全取决于翻译者的水平。如果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孩子,还是不推荐一下子,砖头一样厚度的翻译版的纪实文学吧。枯燥,因为发现,如果翻译不太入我心,连我这样的喜欢长篇的读者都需要补水。
除了儿童文学,野史还真的是我最早的比较有分量的书本。母亲书架的二月河小说,清朝十三帝,大女主宣太后等等,虽然想起来很好笑,但是确实,野史可读性很强才会让我不惧怕厚度。而小说就是一个民族的真实历史。真假真假,人生如戏,谁都说不清正史和野史那个是戏说。我更偏向于正史是胜者写的,禁书是胜者不让写的,野史是大多数人美化后,再出于某种目的口口相传,他们谁甚至更接近真实本身呢?随便吧,诸君各自欢喜就好。
《间谍与叛徒》8.9
译者已经用尽力气了,对于翻译这种内容本身就有点流水的作品。但是,还是很值得一读。
在一个人人谨小慎微,等级分明的组织中,比暴露自己无知更可怕的就是揭露上级的愚蠢。
如果双方都有间谍,局势会相对安全。但会陷入一种吊诡的循环。成为“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无限链条中的某一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