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之广
菩提达摩
所谓“禅宗”,简单而言,就是佛教与道家相互作用后的结果。禅宗虽然是佛教,但它又是中国的,是静默的哲学。
“禅”的本意,即静虑或沉思。从释迦摩尼直接传下来,到菩提达摩。达摩在梁武帝之时,便到中国,于是乎,他就成了中国禅宗的始祖。
中国禅宗二祖是慧可,依次下传,五祖是弘忍。弘忍有两大弟子,即神秀和慧能。神秀创立北宗,慧能创立南宗。后来因南宗的影响超过北宗,故慧能被视作六祖。
从慧能《坛经》的自序可知,弘忍涅槃前,召集众弟子,择一继承人,写一首最好的“偈”,必概况禅宗教义。
神秀有偈: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轻拂拭,莫使染尘埃。
而慧能技高一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神秀的偈,是“即心即佛”;而慧能的,则是“非心非佛”。无疑,慧能悟性更高。据说就凭此偈,弘忍指定慧能为六祖。而后来的禅宗主流,是沿着慧能之路发展的。
佛教重视修行,禅宗自然也如此,为了成佛,禅宗讲究不修之修。这种修行的道路,就是要相信自己,放下一切世俗和杂念,无需在日常生活做事之外,再别有用工,别有修行。
而单单修行,只是准备工作。为了成佛,修行必须达到巅峰,即顿悟。有了顿悟,就有飞跃,有了飞跃,才能成佛。这种飞跃,就是禅师们所言的“见道”。
倘若一个人到了顿悟边缘,是最需要禅师们帮助的时候。而禅师们常见的方法就是“当头棒喝”,促使顿悟者发生质的变化,即刻飞跃,蓦然顿悟。
一旦顿悟,就感觉昔日所用问题和事情,都烟消云散,顿时解决。当然,其解决并非具体的解决,是指顿悟到所有生、老、病、死、情、恨、爱等等问题,本来就不是问题。这种悟后所得之道,就是“不疑之道”。
顿悟所得,实事求是的说,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
禅宗常以山和水作比喻。
当你迷悟时,“山是山,水是水”;
当你顿悟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但两者中间还有一个修行的过程,亦是顿悟的边缘,即“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这是禅宗修行的三大步,也是人生的三大境界。
对于禅师们而言,从迷到悟,即从凡到圣。入圣之后,又必须从圣入凡。这样周而复始,修行不断,悟道不止,其境界愈来愈高,渐渐接近佛的境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