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从读错字这件事上应该吸取些什么

从读错字这件事上应该吸取些什么

作者: 清水一滴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22:44 被阅读497次
    茅盾先生

    先唠叨唠叨几位顶级校长的尴尬事儿——白字门事件儿。

    单从名校校长读错字这件事上看,这事不算大事儿。

    因为没有人敢说自己不会读错字,就是语言学家、汉语言文学教授、央视新闻播音员、语文老师,这些专业人员恐怕也都没人敢说。因为汉字太多了,有很多生僻字,有很多多音字,不可胜计,不可胜认得!

    但是,客观存在的是,这些校长都是中国高等院校的名校校长------北大林建华、清华顾秉林、人大纪宝成、厦大朱崇实。这几所大学在中国都是如雷贯耳的名校,这几位又是这几所名校的掌门人、执牛耳者,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绝对不是一般的高。

    人们一般会认为,这些大学者级校长怎么会念错别字呢?怎么能够在重大场合出现这样不该出现的错误呢?

    尤其林建华,居然把常用字常见字都给读错,实在是不好意思!还居然是在北大120周年校庆上,中外群贤毕至的隆重场合;还居然念了数个白字:鸿鹄读成鸿浩,谆谆教诲读成顿顿教诲,乳臭(xiù)未干读成乳臭(chòu)未干。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毕竟是煌煌上庠的校长啊!

    事后林校长本来是想通过道歉来挽回点不良影响,却画虎不成反类犬,越描越丑,又被人揪住了辫子!

    林氏实在是咎由自取!道歉就道歉呗,辩解什么,辩解的理由成立吗?归咎于所受教育不好,那个年代的教育确实有问题,但这不是你林建华读白字的借口啊!

    更不该自作聪明地说同学们只盯着他的白字,而忽略了他的讲话思想,他所谓讲话要点就是焦虑和质疑不能创造价值。

    且不说焦虑问题,一个大学校长能轻率地否定“质疑精神”吗?质疑就是怀疑,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要造就创新精神,就得提倡独立思考,要提倡独立思考,就得弘扬怀疑精神和质疑精神!真是有点出语惊世!可能他的原意不是如此,但毕竟是没讲清楚,引起了争议。

    说实话,清华校长顾秉林把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诗第二句的侉字读错,厦大的校长朱崇实把连战的题词里黉门的黉字读错,很正常。

    因为这两个字对一般人实在是有点生僻眼生。尽管这二位不是一般人,但可能是搞自然科学的,用低标准要求是可以原谅的。问题是,就没有人提醒?或者事先就不做做功课,查查字典?或者请教别人一下?

    也可能在场有人知道正确读音,还有可能有人担心他们会读错,就是没勇气提醒!

    一般人谁会迂腐到去给领导上级提醒纠正错别字呢?就是因为一般人这“不迂腐”,就是因为他们身为领导,这丑就丢了,这洋相就出了,这人就丢大了!地位高、名人,一出丑就是大丑!关注度高啊,没办法!

    纪宝成出的洋相就有点反讽意味了。人大是以文科为主的大学,纪校长又是第一个大力提倡成立国学院的,国学方面应该有一定的造诣,居然不知道“七月流火”是天气转凉了,不是天上下火了,天很热!

    说了半天,这不应该出的错,出了,不应该出的丑,也出了!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或者应该从中总结出点什么呢?

    我想可以从对待错误的态度,如何对待自己的领导身份,加强国学或者语文教育、语文学习这几方面来反思一下;这样方可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方可做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否则今天我们笑这几位校长,明天自己就有可能被人嗤笑。

    一、犯错了怎么办?

    古人早已有言及之,“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态度诚恳点,放下身段,老实承认错误。千万莫要辩解,除非你确实没有错,你可以辩解。否则就会越描越丑,越辩解错得越远。辩解就是态度不端正,认错不诚恳,就不会取得谅解。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太正常了,没什么了不起,何况是念了白字这样的不算大的错!

    不要认为自己地位高,是名人,犯错了就自作聪明地掩饰、讳过,文过饰非!结果是事与愿违,弄巧成拙,为天下笑!

    二、说说身为领导,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且不说廉洁奉公等大节方面,单说小节,单说讲话说话这个看似小节其实也不算小的小节。

    作为领导,讲话不要有显摆卖弄的心理,要自自然然,有多高水平就按多高水平讲,是多高水平就多高水平。否则会适得其反,贻笑大方。

    对于拿不准没把握的生字、生词、成语、诗词、名言,有关它们的读音、词意、出处、作者等务必搞准,要不耻下问,要查工具书!

    小平同志生前曾自言读书不多,但是我们没有发现他老人家讲话有什么硬伤。他的秘诀就是慎重、认真、老实,他每提什么要求或者口号,或者要发表重要的讲话,都要让语言学家们先看看把把关,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和错误。

    有一个朗诵艺术家曾说过,他也有不少字音或字的音调拿不准,但他的秘诀就是随身带着一本字典,随时查阅,以求搞准确,不出差错。这种审慎的态度,很是需要身居高位经常讲话者,虚心借鉴。

    关键还是要有一个虚心的态度。要明白自己的弱项短板,不要太自信,不要认为自己是领导了,哪方面就都比别人高明。

    你虚心了,你就审慎了,也就会有人给你提醒纠正;你就可能在讲话前,试读或者找人试听。果能如此,恐怕会避免出错,避免尴尬,避免丢丑,避免贻人笑柄。

    如果没有一个虚心的态度,你就不会审慎,人家也会敷衍你,等着看你出丑。

    三、还得说一下中国大陆当前的语文教育。

    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很大问题。效率低下,效果很差。一个受了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一手漂亮文章、满腹经纶的人,凤毛麟角。而在古时候,民国以前的国文教育,几年下来就能写一手斐然可观的好文章了,字写得很丑陋的人,几乎没有,且颇有几分学识。

    台湾的语文教育是比较好的,单看看上面的纪校长、顾校长、朱校长出丑时,在场的台湾行政领导人连战、宋楚瑜等,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下笔成联,就可窥见一斑。两相比较,大陆的语文教育就相形见绌了!

    这不争的事实是毋庸讳言的。上面几位精英校长暴露出的人文短板,就充分显示出大陆语文教育的严重缺陷!

    诚如林校长所说,他那个年代所受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人文学科,简直让人不堪述说。文革极左时期,突出政治,外国的一律视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古代的一律视为封建糟粕,古代、外国的书籍一律视为禁书,那样情况下,何谈良好的文化教育、语文教育!

    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陆语文教育也很不理想。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除了教辅,其它很少涉猎,或者不予允许涉猎。

    当下,人们渐渐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小学学段尚较为重视课外阅读。初中、高中还谈不上真正的课外阅读。

    国民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文学科素养,人文学科教育落后,侈谈什么提高国民素质。加强语文教育,尤其是传统国学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试想一下,精英阶层如顶级大学校长们的语文水平尚且捉襟见肘,破绽百出,其它阶层的语文素养就可想而知了,绝对是等而下之,再再下之了!

    其实从小读经、背诵经典,是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行之有效的终南捷径!也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自小多背诵经典名篇,好比是储存进了电脑硬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和现实场景吻合,马上就被击活,从而心领神会,豁然开朗,为我所用。

    传统语文教育方式可谓高效率、高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自古以来多少大家名家无不受益于此道。大量阅读、大量背诵就是语文教学的康庄大道,舍此别无良途。

    事实上,中外无不如此。马克思会背诵很多歌德、席勒、海涅的诗篇,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马克思的文字水平应该是公认的吧,看他的著作是一种享受,妙语迭出,触目皆是。《共产党宣言》,就是散文诗。英国著名政治家丘吉尔中学时会背诵数千行的拉丁文诗歌经典,他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巴金先生

    著名作家巴金十二岁之前,就会背诵《古文观止》里222篇古文经典。他说:“自从我背会了《古文观止》,我觉得写起文章来不那么难了。”

    茅盾会背诵《红楼梦》。

    语文水平不是光靠做题,整天在题海里折腾所能提高的。就算获得了高分,也未必高能,只不过是能考而已。字,漂亮否?文章写得真好否?好多考场作文实际上是现代八股而已!

    从这几次白字事件儿,我们应该觉得:

    ——学好语文是多么重要!

    ——语文有多重要!

    语文水平的高低不是你吃了多少分,而是你读了多少书,背诵了多少经典,是你有没一手好字,能否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是你讲话能否言而有序、言之有物、言必及义!

    重视语文教育,重视语文学习吧!

    不要再闹那些顶级校长们的不该出现的笑话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读错字这件事上应该吸取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dg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