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评新网师的课题组学员的作业,大家普遍认为课题都是为了晋级,都是领导才能做主持人……研究也是走过场,或者研究结果不能真正的落地。
晚上参加一个线上的教师学习,会后和一老师交流也感觉大家发言都太官方了,没真诚实意的发言,大多是官话套话,或者是相互吹捧,歌功颂德之类的,很多都是照稿念的,分享人行照稿子念,可大家的发言应该有感而发呀。
假期学习了《真教育》的书还有现在参加的《新网师》学习,那才是教育的本质,但感觉推行起来总是那么难呢,究其原因还是在决策层。我发现出来学习的大多是老师,或者偶尔有一些中层领导,真正的一把手校长可以说是很少很少。这就造成了学习的不能真正落地,而且处理不好甚至会被领导、同事认为是不务正业,是另类。
其实教育的本源应该是教育与生命:教育与人性。
教育离开了生命将无从谈起。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明了儿童各个成长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教育要遵循自身的规律才能抓住儿童认知的关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时下的很多家长,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提前学习并参加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孩子童年快乐的缺失,还可能导致孩子将来人生道路上更大的成长隐患。基于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生命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教育成为生命发展之需。
教育中的人性,简言之,就是教育要关注人的德性,满足儿童的心灵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成长,让他们通过教育走向人性的光辉,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真,这样培养出来的个体才可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教育的本源才得以体现。
生命的成长、个体的发展过程中究竟有何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生命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和尊重,精神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更细致。当个体尊重和需要得到满足后,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爱和关心。教育就应从这里出发。
教育,要“不忘初心”。教育的“初心”,就是带给孩子们快乐,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能够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通过教育,使学生的善良、尊重、正直、真诚、宽容、坚强、感恩、探索、敏锐、创造等美好的品质得以展现。毫无疑问,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社会。诚然,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回归了人性。
可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现象都是假、大、空,现在信息渠道又这么多,学生接受知识不仅仅限于学校,老师家长的”言行不一“很难让学生信服。所以真正要教育回归到本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