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读书
你的力量在哪里?

你的力量在哪里?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16:10 被阅读0次

    前文说到了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的房树人测试和集体无意识。在荣格之后,精神分析学界最厉害的应该就是温尼科特了,他一生研究过5万对母子。

    唐纳德·伍兹·温尼克特,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用新的眼光看待儿童与环境,用新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

    如果说到心理学,不能忽视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原生家庭,那么,回到原生家庭就应该回到生命的起点,就是儿童。

    也就是观察儿童他和周围人的互动方式,观察他们的成长环境,观察他们对外界的反应。这对心理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式。

    而弗洛伊德更是把0~6岁视为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重要的事情80%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因为最初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的性格,而性格会决定选择,决定命运。

    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会把这些称之为命运。但当我们知道可以观察,他基因是怎样的,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被周围人怎样对待。

    那么就有大概率可以推测出,之后遇到问题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进而会影响他的命运。

    心理学解读一个人大概就是从这些方面。大多数人应是这样无知无觉的活着,但当你有了觉知,可以看到这些,就意味着你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被改变了。

    当我写出这些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荣格说,“当你看到潜意识,命运也就被改变了”的这句话的意思了,也就是生命在你手中。

    想起来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抓着一只小鸟,去问另一个人说:“你说这只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

    如果说活的,立马把它掐死,如果你是说它是死的,就立马放它让去飞。结果对方回答了一句很有禅意的话,说:“生命在你手中”。

    当我写到这里,我也明白了,生命一直都在我手中。只是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当我意识不到,那它就不在,当我意识到了,它就在。

    抱持性环境

    这是温尼科特提出的,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比如现在有很多学校、幼儿园,他们都在用温尼科特、蒙特索利的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

    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

    抱持性环境,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孩子把这个抱持性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还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

    与抱持性环境相类似的,还有一个什么叫最好的爱?最好的爱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爱。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对话,你要考100分,才能有小汽车;你要有钻戒,才能结婚;你要做这个这个,我才能给你那个。

    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条件,你要达成某种条件,符合某个标准,才能给你,你想要的。

    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过于尊重外界的标准,而忽略自己的内心。让我想到一个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一群小朋友很喜欢踢足球,经常在一个老人门前的草坪上,踢足球,老人不堪其扰。于是出门对小朋友说:

    “啊!你们踢球很快乐,你们的快乐感染了我,于是我给你们每个人一美金作为奖励。希望你们可以继续保持。”

    然后等到之后某次时,老人出来说:“啊,我退休了没有1美金了,我只有5美分,可以给你们作为奖励。”

    接下来,不断递减,直到小朋友们愤怒的大喊说道:“嗯,我们再也不来你这踢球了。”于是他们走了,再也没有过来打扰过这个老先生。

    足够好的妈妈

    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指的是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匮乏的妈妈,也不必是完美的,妈妈刚刚好就可以。

    国内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把它翻译为“60分妈妈”。足够好的妈妈,是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叫做“原始母爱贯注”。

    其实我是一个匮乏的妈妈养育出来的,在学心理学之前大概20多年,我一直知道自己本身有一种匮乏在,但不知道这种匮乏是为什么,来自哪里。

    学了心理学之后才知道,其实匮乏是可以遗传的。我的妈妈在生育的时候,没有被很好对待,于是这种情况遗传到了我的身上。

    但是她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给了我足够好的照顾,让我现在有能力,可以觉知到,我身上发生的这些事情。

    这让我想到昨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勉强算愉快的事情。昨天是月末的最后一天,奖励制度规定,如果可以达到某一个点的话,是会有额外的200块奖励。

    而我距离那个点,还需要一点距离,就是需要垫垫脚才能够到。但因为白天的小说太好看了,以至于我没有睡觉,于是晚上上班时就困,就先睡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

    对于被睡过去这些时间,我是有内疚感的,觉得我不应该这样。这可能就是老师所谓的根本良知,每一个人都有根本良知。

    在知道你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时,不好的就会有内疚感,好会有满足感。

    我的心神被这个奖励、眼前的利益给抓住了,然后心里又有对睡觉时间的内疚感。在这种两种感情感的折磨下,其实我有点down,就是情绪低落。

    好像这两个感觉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气球。占据了“我”这个空间的大部分,而那个有自主能力的我,我被挤到一个很小的位置,蜷缩着,感觉这个世界好像没有希望。

    继续工作,在工作中,就说了一句有点尖锐的话。因为我的愤怒,投射到了对方身上,于是客户也有一些生气,场面陷入了僵局。

    在这个时候,其实我感觉很不好,无力,然后有些愤怒。我不知道,这些愤怒是针对的对方没有按照我的意愿做,还是针对我自己的无能。

    转折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庆幸我平时有学习的习惯,这时候我听到一个音频,它跟我说可以尝试转换角度。就是不要把人放在对立面,而要把问题放在对立面。

    就是在我跟客户出现问题,这个僵局中,需要重申我跟客户的共同目标。我们目标是一样的,达成目标的想法和行动也是一样的,但出现了不愉快感受。

    也就是现在要解决的是这个不愉快的感受,而不是对方。也就是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人,这样就把尖锐的对人的这种张力,一下放到了事情上。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立马感觉在“自我”中那个就是蜷缩着、在角落的那个我,突然像就是吹了气球一样,砰的一下变大。

    那些问题内疚感和急于得到眼前利益的心,与之相对的缩小,变成了一个可以拿在手里,可以把玩,观察哪里有漏洞的小事情。

    突然感觉,我有力量。因为我有选择,我的选择带来了力量,而智慧可以增加我的选择和力量。

    智慧就像一个充电器,可以给我加成,让我有更强的力量,去应对眼前的危机。这真的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而我的这种体验在越积越多。

    谢谢你的欣赏,你有过类似体验吗?欢迎在留言中分享给我。关注我,认识自己,理解别人,你值得拥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力量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nj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