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五·三一】
德少司空龄在京师,每见余诗,必加称许。托张宏勋栋时时致意。因隔内外城,终不得一见。近见其诗,不在梦堂相公之下。《剑州道中》云:“武连坡下乱烟生,剑阁峰头夕照明。一鸟不喧寒濑寂,满山黄叶马蹄声。”《琉璃河口占》云:“白发苍颜老侍臣,又随豹尾踏芳尘。琉璃河畔毵毵柳,应识三朝扈跸人。”
德龄,(?—1770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曾祖:鄂德,以军功授骑都尉世职,三遇恩诏,加至二等轻车都尉。子:书山,初由内阁中书,授侍读,迁御史。官至福州副都统,袭骑都尉世职。
张栋,字鸿勋,一字宏勋,号玉川。清江苏吴江人,诸生。工诗文,画笔私淑王原祁。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聘纂南巡盛典。著有《青云诗稿》。
梦堂,即英廉,(1707年—1783年),冯姓,字计六,号梦堂,别号竹井老人,辽宁沈阳人,隶属汉军镶黄旗。
剑州,今四川省北部曾经存在的一个行政区划,辖域以今剑阁县为主体,盛时包括今梓潼县、江油市东部等地,以境内的剑阁得名,州治在普安县(今剑阁县普安镇)。唐初先天二年(713年)置,此后两次短暂更名改制。清顺治三年(1646年),剑州领梓潼1县,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县划属绵州,剑州始无领县,遂成“单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剑阁县,历时近1200年。剑州是剑阁县历史上最主要的建制,剑阁县因此又别称“剑州”。
武连,旧县名,指武连县,是四川省北部曾经存在的一个县。今有剑阁县武连镇。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武功县为武连县(一说北周明帝时更名),元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并入梓潼县,历时700多年,后不复置。其疆域位于今剑阁县西部和江油市东北部,约今剑阁县武连镇、柳沟镇、开封镇、东宝镇、江油市云集乡等地,治所位于今剑阁县武连镇南。
剑阁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部,守剑门天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等美誉。唐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为剑州,“取剑阁为名也”。至此,剑州之名始见于世。清顺治三年(1646年),剑州领梓潼1县。民国二年(1913年)始将剑州改为剑阁县,下置剑门、武连2分县。1949年,剑阁解放后于1950年归属剑阁专区,后改广元专区,再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剑阁县由绵阳地区(绵阳专区更名)划属地级广元市。
琉璃河,一般指大石河,海河支流大清河北支拒马河支流。上游房山区称大石河,下游涿州市称琉璃河。位于房山区、涿州市境内。发源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西北二黑林山,自北向南,流经房山区、涿州市,汇入北拒马河。全长129公里,流域面积1280平方公里。沿河黑龙关、河北村及万佛堂等地多泉水。主要支流有周口店河、挟括河等。干流下游琉璃河镇、码头镇是京郊著名的集镇,历史上贸易发达。清乾隆帝南巡路过涿州,曾写下“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的诗句。
豹尾,本义豹的尾巴。释义:1、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2、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3、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毵毵,音sān sān,意思是毛发、枝条等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诗·陈风·宛丘》“值其鹭羽”,三国·吴·陆玑疏:“白鹭,大小如鸱,青脚高尺七八寸,尾如鹰尾,喙长三寸许,头上有毛十数枚,长尺馀,毵毵然与众毛异。”
扈跸,音hù bì,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唐·韦嗣立《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傍。”本条诗话中“应识三朝扈跸人”,意思指德麟随侍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到过琉璃河边。不过,雍正登基后从未出过北京,此说只是泛言。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