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称吴,后越灭吴,始称吴越国;后楚又灭越,苏州划为战国四公子楚国春申君黄歇名下,归属会稽郡。
自隋朝始,因旁有姑苏山,始称苏州,后多有变更。公元978年,吴越纳土归宋。
既因姑苏山而得名,就必须聊聊这座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吴县西三十里姑苏山上,吴王夫差曾筑姑苏台,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见《述异记》)。”现称灵岩山了。
而为建造姑苏台,吴王聚材三年,因工程浩大,"积木塞渎","木渎"镇因此得名。想去看看。
寒山寺,因僧寒山子曾在此修行而得名,始建于南朝。
又有辛弃疾词:
江城子
辛弃疾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当时这姑苏台名声在外,文人墨客途经此地多会游览,诗文中亦多有提及,李白、白居易、杜牧……只是最著名的大概是《枫桥夜泊》。
与宋朝相关联的苏州城内园林,最著名的当属沧浪亭吧!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楚辞》(《渔父》)
这是先秦屈原《楚辞》中的句子,传说沧浪亭原址曾有吴越时期留下的别墅。主人苏舜钦,当年被贬吴中,途经此处,见虽池馆废弃,但仍可见其蓬头垢面下的明朗模样,故买下此地。重修护建,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苏舜钦这个人物我并不熟悉,但说到“苏梅”就很有名,这“苏”指的就是苏舜钦,另一个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苏舜钦与范仲淹同时代,都是革新派代表,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发生在1069年,而苏舜钦因改革主张在派系斗争中被贬为平民是在1044年。王安石出仕与欧阳修的推举不无关系,而欧阳修与苏舜钦、范仲淹多有交集。所以苏舜钦是在王安石之前就有了变法主张,是先于王安石的北宋革新派代表。
从1044年到1048年的四年间,苏舜钦都寓居于苏州沧浪亭,在此常与欧阳修等作诗唱酬往还。1048年苏被复用,出任湖州长史,但未及赴任即病逝,年仅四十一岁。
想来也是郁郁不得欢的四年,所做诗词除歌誉山水外,多有人生不得志之叹。
水调歌头·沧浪亭
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沧浪亭,沧浪翁,很有放浪形骸之骨,风起云涌的江湖之上,踞沧浪而放形,何惧?!桀骜与不羁,跃然而动。
可贵还在于这处园林能从北宋时代而保留至今,不知道还有多少北宋遗迹?!又是怎样在文革中脱险而出?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横塘,在苏州城外。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说尽南方梅雨季节的潮湿与无奈。
这橫塘在苏州郊外。
苏州也是范仲淹的故乡,其祖上在吴越国为官,只是他出生一年后父亲即去世,母亲改嫁从此离开苏州。二十二岁时他得知自己身世,从此离家赴应天府求学,与苏州再无交集。
苏州境内文物很多,与宋朝有关遗址有几处。其中报恩寺原是唐开元寺,后南、北宋交替时期,建炎四年(1130年)毁于战火。绍兴年间重建,淳祐五年(1245年)奉旨称“报恩万岁贤首教寺”。
南京还有一座大报恩寺塔,那个更有名气,南京站时再说。
玄妙观,唐代称开元宫,北宋称天庆观。三清殿是玄妙观的正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
苏州最有名的园林:
沧浪亭:北宋。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
拙政园、留园:均为明代始建,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园林”。
现代建筑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大师的作品,馆藏文物也可看。
(图片来自网络)
2018.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