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打招呼”

作者: 陌上花开_缓缓归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16:18 被阅读65次

    “打招呼”这个事情,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可以说每天都发生,出门碰见熟人,或者要麻烦陌生人,都需要“打招呼”。而“打招呼”这件事情,貌似简单,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不夸张地说,从你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能猜测出你的文化层次,年龄状况,甚至职业经历。我记忆里就有几个与打招呼有关的故事,可以很清楚地说明此事。

    1

    我是地道的山东人,孔孟之乡,所以我的家乡是很讲究礼仪的。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候,祖祖辈辈的风俗是见面打招呼说,“吃了吗?”,但是,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中,见面打招呼好像应该说“你好!”,于是,我们同学就是在这样文化夹缝中,在两种文明的碰撞下,磕磕绊绊地靠着自我领会,开始人际交往。

    那时小学校舍比较简陋,女教师和女学生共用一个厕所,所以,每逢下课,师生不可避免的会在厕所里相遇,可谓真正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了。

    话说我一个女同学,课间去厕所,到了门口,恰巧碰到教我们的年轻女老师从厕所里出来,那个年代,学生对老师还是充满敬畏的,所以,她毕恭毕敬地停下来,跟老师打招呼。当然,人在最初的本能,肯定冒出来的都是最熟悉的话语了,所以,“老师,您吃了吗?”就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恰巧那女老师是从城里来到乡下教书的,据说闻听此语,满脸惊愕,支支吾吾半天后,含糊不清地发了个音,然后逃一般的走掉了。

    当然,最可怜的要数我那女同学了,她在那声淳朴的问候语“吃了吗?”之后,忽然觉得有些不妥,毕竟这是在厕所门口啊,想要改成课堂上学到的“老师您好”,又觉得别扭,说不出口。及至看到老师仓皇而逃的身影,又惧怕的不得了,担心惹怒了老师生气。最后,据说我那可怜的女同学,害怕的连厕所都没上,战战兢兢回教室去了。

    2

    我读大学的时候,专业学的是语言,所以老师在课堂上总会把所有的事情都绕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上。

    有次在课堂上,老师对着我们班的漂亮女同学大发感慨,“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穷山恶水出美女啊。你们看,某某某就是菏泽的,长得多美啊。”正当我们看着某美女同学哄堂大笑的时候,老师突然话锋一转,“某某某,你们那边方言打招呼都怎么说啊?”

    某美女同学错愕片刻之后,说“你喝了吗?”,这下轮到我们愕然了。原因无他,因为我们山东大部分的方言打招呼都是“吃了吗?”,何况教室里坐着的除了山东人,还有福建人,江苏人,东北人,估计大部分人也都是第一次听说“喝了吗?”这样的问法吧。

    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就比较好玩了,大家都回忆起来自己家乡的方言打招呼是如何说的。后来老师引经据典,意思是打招呼时候,询问对方“吃了吗?”或者“喝了吗?”,在那个粮食缺乏的时代里,是对对方的关心,因为那时,活下去是最大的生存目的,而要想活下去,吃喝当然是生活中最重大的事情了。所谓“除了生死,别无大事。”本意大概就是如此的。

    最后,老师笑着说,“知道菏泽人为什么会问喝了吗,而不是吃了吗?那是因为菏泽在山东属于比较穷的地方,吃干饭的时候太少,以喝粥来度日。”

    当然,老师的这种说法到底是传授知识还是开善意的玩笑来调侃,不得而知。不过,打招呼与生活息息相关,却绝对是错不了的。

    3

    我们的外教是个很和善的老头,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很困惑地问,“为什么我无论表扬哪位同学,大家都回答说:马马虎虎,一般般了。”,我们听了,大笑,“因为精读书上就是这样教的,标准的日常用语。”再后来,因为实在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回答,所以,再遇到别人客气地对我说,“您的日语说的真好”之类的话,我都是由着性子,开心地说,“是吗?谢谢,我真是太高兴了。”不管礼仪上对不对,先让自己高兴再说吧。

    学习了日语的日常用语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找到如何回答“你去哪儿”这样的问候了。因为我的家乡,除了“吃了吗?”之外,还有一句问候语,“去哪儿?”。每次回老家,遇到这样的问候,总觉得惶恐,据实回答吧,觉得有泄露行踪,暴露隐私的嫌疑,更何况这就是一句问候语,对方也未必是真想打探你的行踪,不回答吧,又有看不起人之嫌,所以,这问候颇让我费心,学了日语日常用语之后,终于能有了点好处了,完全可以回答“我到那边一趟。”多么完美的对答啊!

    戏说“打招呼”

    4

    大约我生活中,碰到的最尴尬的打招呼的事情,就是楼下邻居对我的称呼了。

    楼下邻居一家三代人都居住在我们小区。最初楼下邻居孩子的父亲是我老公的同事,虽说是同事,但是他的年龄足以做我们的父辈了。于是,楼下的孩子见了我都称呼为“阿姨”,没过多久,楼下的孩子结婚生子,他的孩子比我儿子小两岁,于是,麻烦来了。

    楼下的孩子见了我仍然习惯性称呼为“阿姨”,他的孩子和我儿子一起玩耍,称呼我儿子为“哥哥”,当然就称呼我为“阿姨”了。他媳妇可能觉得我们年龄相差不大,所以每次见面,都称呼我为“姐”。

    更乱套的是,等我父母来我家居住的时候,楼下孩子的父亲,也就是我老公的同事,称呼我父亲为“大哥”。楼下的孩子于是称呼我母亲为“阿姨”。所以离谱的是,楼下那孩子,见了我和我妈都称呼为“阿姨”,他儿子见了我也称呼为“阿姨”,最后,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阿姨了,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

    5

    我周围地地道道的济南人,打招呼就更让外地人迷糊了,因为在外地人看来济南人谦虚的过头了,看见谁打招呼,都喊“老师”。这事无论哪个外地人都受不了。你要是打听个道,碰到衣冠楚楚,带着眼镜的人,称呼为“老师”也就罢了,而有些人不过就是穿着大裤衩,摇着大蒲扇,光脚丫子穿着双拖鞋晃悠,让外地人对着他们是无论如何也喊不出“老师”来的啊。

    其实,济南人对外地人的这一说法嗤之以鼻,谁说济南人遇人就喊老师的?你听好了,在学校里喊的是“老师”,在外面打听道喊的是“老师”,一个平舌,一个卷舌,两个不一样吧?但是,无论济南人如何强调发音,在外地人看来,也就是“老师”,没很大的区别啊。

    可是,倘若遇到陌生人不喊“老师”的话,为了表示礼貌,喊啥好呢?喊“同志”过时了,喊“先生”又太矫情,喊个“哥哥姐姐”吧,有时还很别扭。

    比如说,我去胡同里买菜,卖菜的摊贩每次看到我都笑容可掬,“大姐,今天您要点啥?”,被一个胡子拉碴,明显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喊为“大姐”,其实是很别扭的。

    倘若买完了菜,一转身,去买个鸡蛋,摊贩笑眯眯地问我,“大妹妹,今儿你要多少啊?”这更觉得别扭。跟《红楼梦》里的“宝哥哥”,“林妹妹”相比,旖旎的色彩少了不少。

    所以,“打招呼”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老祖宗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好好论证一番。倒不如古代,“小二,上壶茶。”,“好嘞,客官,您稍等”,这样就舒服的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打招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lv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