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松仁小肚,要借此表达爱慕之情。诗文里常见的,或是颂梅花高傲、或是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说起松仁小肚,确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处。
松仁小肚是一道老北京传统美食,由猪肉、生粉、松仁灌制而成。圆形,直径约有巴掌大小。粉与肉的比例,决定了一颗松仁小肚的成败。两样须不多不少,才能达到入口即化、粉肠与松子香气人剑合一。
中厨烹饪,讲究的是“适量”。许多刚入门的烹饪爱好者查阅菜谱时,苦恼于中餐菜谱用量不明,盐:适量、白糖:适量、料酒:适量,酱油:适量……若能像西餐那样严格地把克数写上,多好。
慢慢地,也体会出其中滋味来。根据火候、器具、食材和心境的不同,用量确实无法量化。烹饪更像是修行,千山万水,最后只能总结为一个“适量”。
松仁小肚并非只有王孙贵族才能享用的食物。普通平民百姓,只需花上二十来元,就能在熟食店买到一颗称心如意的小肚。下酒、下饭、喝粥、做面码儿,都是上上之品。它没有其他食物的排场,很少有人对待小肚像对待一道主菜那样严谨。人们在炒菜时先切好一盘小肚,时不时捏一块放进嘴里,传菜时端上桌,必有熊孩子等不急下黑手。如果有富余的小肚临时存放在厨房灶台上、或是冰箱里,都逃不过随时被撩拨的命运。
但凡北京人喜爱的吃食,大都有三个特点:一为味绝、二为价美、三为可恣意妄为。
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里,酒馆老板娘徐慧珍谈到小酒馆时,如是说:“小酒馆就是三教九流、无论什么样的人到这儿,都能消费得起。“她的店里只卖三样东西:牛栏山二锅头、炸花生米、松仁小肚。这几样饭食摆在由长条凳围起的方桌上,所呈现出的,是北京人的全部理想。
老北京人的性格,恋家、缺乏野心、安于平淡、自信、享乐。把这些词串联起来,那便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什么?不禁想起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你幸福吗?”街头采访。(尔康:是的,我姓福。)
我觉得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毕竟实现幸福,和感到幸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感到幸福,是一种情绪的感染、由外力因素引起的情感状态,而实现幸福,是由自己主观挖掘的持久性快乐。在英文里,这两种概念被称为“Happiness”和“Joy”。
战争、灾荒年代,人们对幸福的向往是简单的和平稳定,那样他们便知足了。而在今天浮躁的社会里,追求知足常乐而不求大富大贵之人,如逆流而上,显得格外扎眼。
当你仔细观察世界,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人赖以生存的、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空气、水、生命,都是这样的存在。免费的人人都喜欢,但是都不会珍惜。因为没有代价,不疼不痒,使这些珍贵的东西被称为“平凡”,而只有在面临剥夺时,我们才体会到失去的痛苦,才会想要珍惜。
近日一位好友的母亲病重,她感叹道: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原来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友人答道:
“幸福的人…就幸福,与健康无关。”
喜欢的话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