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零零星星的下了一些雨,到了黎明时,原本凉爽的空气变得有点冷了。不要被子的我们都漠然的开始抢被子往自己身上盖了,迷迷糊糊又朦朦胧胧的。
这种有些阴冷的天气是较适合睡觉的,可是因为一些事情就不得不起床了。窗外的鸟儿在低飞和吵闹着争抢食物,有灰色的鸽子累了趴在防盗窗上休息。杜鹃鸟也早早的不停的念经。孩子们都还睡着。
窗外也是一片寂静,今天过街楼下没有什么车,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叫卖声,也许是还没有开始呢。这样安静又混沌的感觉把我拉入了那有些朦胧的记忆中。
记忆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是一种寂寥的感觉。初三那年暑假,中考完我便到外婆家,每天上山陪外婆一起放牛。
那里的山与家乡的山不一样,像是深山老林一样。也许是因为那里的山我不够熟悉的缘故,也许是因为那里没有我熟悉的小伙伴在,人烟稀少的。
早上和傍晚更是冷清,所以我不怎么喜欢。外婆给妈妈一样不善言辞,与我这个小孩子更是没什么话说。她在她熟悉的环境里随意的游走,忙忙碌碌,也无暇顾及我。我总是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不是呆着,而是要做该做的事情。
中考成绩没有出来,但我心里格外的没底,对自己上重点高中也没把握,心里不免便多了一些惆怅与低沉。在这样寂寥的环境里便多了一份落寞孤寂。
方圆十里就只有外婆着一户人家,周围被各色的山包围着。房前的山上有别村人们开荒出来的地,房后山大的好像没有边际。山上有很多的松树,往山的更深处走去,有更深的松树林,多年长起来的松树笔直又高大的,地下落满了厚厚的松针。
松针松塔长了落,落了继续长,四季轮回着。长此以往,地山的小草都被松针的落叶淹没,一层层的,缺氧而长不出来。
我们通常是在大的后山放牛,那里没什么人家,牛也是野放的,一般晚上也不赶回牛棚里。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把牛赶到离家近的地方,人就回家睡了。
这样的放牛方式让牛是自由了,人在第二天便很麻烦了。第二天早上便要踏着露水去清点和寻找每一头牛,找齐以后赶着一起去山上找临近的水库和水泉,让牛喝水,喝饱以后再到一个草长势好的地方让牛们吃上一顿饱餐。
我不喜欢早起找牛,牛很多,得分头行动,最后猜测着给赶到一处。这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寻牛,有时候会怕,有时候跑很远很远的地方也找不到,甚至会忍饥挨饿的找到快中午。
为了中午都能好好的休息会儿,有点自由的时间。中午会把牛集中起来赶回家,省的下午再找,下午赶去喝水送上山就好了。
那里是深山,没有什么人烟,一般遇不到人,倒是各色的小动物,小鸟非常多。早上清凉的树林里到处都是鸟鸣,像一场音乐会一般。
林子里除了鸟多,还有各色的小野果,雨水充沛的时候,野果长势就好,看着就喜人。有一种野果叫牛铃给现在的车厘子一样大小,吃着像李子。山葡萄和五味子也都是好东西,还有山地瓜,像树梅一样的小水果。小糖梨,小小的,熟透了软软的甜甜的。野生的桃子,山核桃也到处是。
老朽的木头上还可以采到很多自然野生的木耳来。有金针花菜,有各种蘑菇,很多好看的蘑菇是有毒的,我们也跟着大人学习,采一些相对安全的回来。早晨的蘑菇是最新鲜的,经太阳光照射的时间长了便会生出许多小虫虫来。
虽然起初的感觉是惆怅的,再往深里回忆却又是美好的。那时候山上不相识的小伙伴们之间并不会友好地相处,而是都想占山为王一样,看到了会争山吵架,甚至打架。
想想那时候的孩子们也真是好笑,傻傻的,宁愿孤苦零丁,也不懂合作和变通的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那里山也许以后很少有机会会再去,但在某个清晨的鸟鸣声中回忆起来还是那样的清晰与美好。甚至会有点向往。突然想起了诗人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从那年开始,卖了牛上了高中,从此便再也不怎么上山了。其实还是挺留恋那些放牛时去过的山,及山上的泉水景色和果子,还有那些没有交集却默默陪伴过的小动物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