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下)

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下)

作者: GOC_Lab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4:37 被阅读0次

    (承接上文)

    二、20年后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将以何种形态存在?

    KK对九律信心满满:“在诸如生物进化、模拟城市等各式各样的系统中都能发现这九律......由复杂性科学所累积的大量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这九律是最为广泛、最为明确、也最具代表性的通则。我相信,只要坚守这九律就能够有如神助一般无往而不利。”

    诚哉斯言。《失控》全书精髓就是KK总结的九律。九律是KK从一个科学哲学家的角度,总结出的自然运行规律。KK的九律具有非常强烈的跨时代性。比如说,我们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将九律应用于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

    1.分布式。分布式就是区块链行业所熟知的去中心化。无论何时,当许多小部件相互作用的时候,就能“无中生有”,形成更大的某物。单个作家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很聪明,但运用去中心化,如果让每个作家分别撰写自己擅长的某个章节,那么整本书的精彩度就远远超过单个作家。集体的力量超过个体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有很强的适应性,这正是去中心化的优势所在:因为可以灵活变化,整个系统就会有更大智慧。去中心化的系统还有另外一个优势是:去中心化的系统很难摧毁,你无法通过一个所谓的命门摧毁它。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也许会与尤瓦尔·赫拉利、艾伦·施瓦茨们所奉行的“数据主义”有机和合,催生无数基于生物学层面小部件的区块链、通证与矿池。由于高度去中心化,未来也许会出现数量级很高的纳米级矿池、通证与区块链。

    2.自下而上的控制。要想无中生有,控制必然依赖于简单性的底层。像区块链这样非常复杂的系统,层级应该尽量扁平化,让系统自下而上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下的层级要有充分的连接和沟通。做到这一点,像区块链这样很复杂的系统就可以像大自然一样“无中生有”,做出大量自下而上、对整体有利的事情。当然自下而上的控制也有缺点:对发明和拥有系统的人非常不妙,到了最后他就没有办法控制和拥有自己发明的系统,所以你想获得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力量,那就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这就是:你感觉非常不自在,因为你感觉失控了。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由于物件、个体、机构乃至国家,一切都高度扁平化、粉尘化乃至量子化,自下而上控制的缺点也许不复存在,反倒是其优点得到超线性函数式放大,以至于无数新鲜事物从地心深处不断涌现,令人目接不暇。

    3.收益递增。每当你使用一个想法、一种语言或者一项技能时,你都在强化它、巩固它并使它更具被重用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正反馈或滚雪球。“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更多。”,《圣经》也在肯定和鼓励这条“有中生有”——其实是另一种层面的无中生有——的社会动力学原则。任何大型和可持续的系统玩的都是收益递增的游戏,区块链更不例外。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海量信息与数据的高速有偿流通,也许会导致收益递增律的级联式放大,在催生无数分布式经济体的同时,形成一系列令世界顺畅运转的秩序与治理。按收益递增律,秩序会造就更加有序的秩序,治理会催生更多合适的治理。参与治理者生成的内容越多,共识治理系统的吸引力越大,就会吸引更多人来生成治理内容。收益递增这个概念与数学、复杂系统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概念密切有关。人工智能将利用收益递增产生自然垄断从而形成一个个模块,自带经济属性的区块链,更会利用收益递增产生自然垄断从而形成一个个模块。20年后,我们将在不同领域看到无数收益递增的模块。

    4.模块化生长。如果你想要实现指数级的增长,就要生成一个组织结构,把每个不断发展的小的节点用来生成更小的组织单位。不管你要制造任何大的东西:公司、软件、机器人,都要懂得运用这个层级的概念,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这是自然界细胞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组织、骨骼都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相似性,一切要从简单系统开始,让它自然生长。所以,这条“律”里,关键的是在“长”字,只有把简单且能独立运作的模块先做好,才谈得上组装,并最终长大。这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分解和模块化的概念。通过将简单且能独立运作的模块逐步组装起来,复杂性就诞生了。只有懂得打造“小而美”的社区,才能“无中生有”、渐次叠加形成复杂无比的社区。根据杰弗里·韦斯特《规模》一书所示的标度律,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其产出与模块的数量呈超线性关系,再受收益递增律一催化,其规模将趋向于无穷大。

    5.边界最大化。所谓的边界,就是多样性。在生物学中,要看到最好的物种的多样性,要看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在进化论中,物种要进行突变时,也是处于这个物种的边界。在商界,大多数的创新来自于企业的边界和边缘。所有的文化上的创新也是来自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区块链现在的边缘化,其实给区块链的多样性即边界最大化预留了充足的空间。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也许连一颗螺丝钉,都能感知到“神”——数据的力量,无限多元化、多极化发展导致世界在四维层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

    6.鼓励犯错误。诗人威廉·布莱克说过:“犯错和越轨,皆为上帝之安排。”。在“数据主义”时代,上帝就是数据,数据就是上帝,无论随机还是刻意的错误,都必然成为创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化可以看做是一种系统化的错误管理机制。“犯错”和“越轨”是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来源,是创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不断地做实验,犯一些小错误,就不会犯一些大错误。ICO现在看来错误挺大,但是放到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跨度去看,也许只是一些小错误。复杂系统学中基于结构工程学的失败模式分析,也许可以有效避免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的“应力性骨折”。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错谬”也许会如纳米级霰弹,不仅深入机器、物理层面,也会深入生物学、意识层面,“恶之花”也许会到处盛开,而世界如一个大染缸,包容一切、吸纳一切又消化一切的同时催生出无以计数的不可思议的颠覆性成果。

    7.不求最优,但求多目标。在任一复杂实体中,纠缠在一起的驱动因素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不可能明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可以使系统生存下来。生存是一个多指向的目标。“无中生有”讲究的不是高雅:只要能运行,就棒极了!同理,区块链发展到一定程度,并行多目标,是其内部创新的来源;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这一态势也许会愈演愈烈,以至于呈现出“生活即生存”、“生命即矿池”等现象。

    8.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静止不变和过于剧烈的变化都无益于创造。真正的“无中生有”——好的创造就像一曲优美的爵士乐,不仅要有平稳的旋律,还要不时地爆发出激昂的音节。人体持续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中,而不是和谐之中。人如果站着不动,可以取得平衡,但走路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不平衡,如果持续地走,就是持久地处于不均衡态。所有活着的生物体都处在持久的不均衡态中,最大的喜悦也处在这之中,最复杂的也处在这之中。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也许一切都将不是在持续地走路,而是在持续地奔跑与飞翔:复杂系统的极度复杂化,催生出极简的思路、电路与生活——想奔跑与飞翔就奔跑与飞翔,想禅定就禅定。借助于威力极大的仿生杂交技术,在区块链和通证的加持下,持续快速地奔跑与飞翔,也许会与长时间的禅定一般容易实现。

    9.变自生变。一般的人,玩游戏都会遵循规则,而“变自生变”就是不但要了解规则,还要打破规则。所有伟大的创新或创新公司,就在于改变了游戏规则。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如果你想引发变革,就要改变原有的游戏规则,像黑客一样修改游戏规则。我们要看看现在的做事方法,是不是可以对原有的游戏规则提出挑战,然后试图提出新的做事方法。这是又一种层面的“无中生有”:无视或者颠覆既有规则,自创一套更有生命力、更具生物学属性的规则。中本聪们创造的区块链,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无视或者颠覆既有的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组织规则,自创了一套更具生物学属性的规则。20年后的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也许所有的规则与界限都会被打破,链即证、证即矿、矿即链,一切都在“数据主义”思潮的涤荡下,有机和合成一个诗意十足的现实。

    20年后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也许会有很多人、事、物、概念、感情与思想——一切皆数据——选择性消失。KK在《失控》第十二章说道:“在这样一个信息之水滔滔不绝以至于要涨爆互联网的世界里,一点点信息的消失或者蒸发就变得非常有价值——如果能永远消失,就更有价值了。”这,不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从区块链世界选择性消失、却坐拥价值数百上千亿RMB的BTC这一事实的铁证吗?!

    为什么永远消失的人与物——数据会如此有价值?

    答案也许在这里:“在所有的东西都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世界,联结、信息还有知识都非常便宜,贵重的反而是那些隔离、反信息和零知识......加密系统及其同类都是隔离的技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令网络那种无差别的联结和发送信息的固有倾向得到抑制。”。

    《失控》第12章末尾,KK进一步指出隔断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草根阶级突然接管原本神秘、被禁止的密码和代码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结果也许就是获得了可用的电子货币......加密胜出,因为它是必要的反作用力,防止互联网不加节制地联结......互联网说,“连接”;密码则相反,说“断开”。如果没有一些隔断的力量,整个世界就会冻结成一团超载的、由没有私密性的联结和没有过滤的信息组成的乱麻。” 。

    20年后,区块链也许会是由量子计算机加持的超级加密系统,利用密码和代码的隔断性、经由无数价值凝聚体——通证,给无数选择性消失的人、事、物、概念、感情与思想——一切皆数据——赋值,给无数记录、上传、分享自己点点滴滴的人赋值。

    那么,20年后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将以何种形态存在?

    加密永胜

    哈希指针与密码学字符串

    必将链接起人与万物,赋予一切价值

    蚂蚁变得神圣,隐私彰显尊贵

    宇宙如同雨后的大地

    闪闪发光

    20年后,基于“数据主义”的、完全吻合生物进化理论的人机和合体也许会是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一条“栈道”。元道先生有言:“我理想中未来的公链世界,一定是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链共同体。只有这样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链共同体,才能支撑自由、繁荣、强大的通证经济体。”元道先生所描绘的未来,令人浮想联翩。但总感觉欠缺一点什么。孟岩先生对通证的定义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假设此定义比较符合“Token”一词的内涵,那么,通证经济体就是以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为基础而构建的经济体。那么,不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又该属于什么经济体?20年后,我们将包含但不限于区块链与通证的经济称为加密经济也许会更加妥当。加密经济是由非线性动力学驱动的复杂系统,由异质性的行为主体组成,呈现出对于加密技术的强烈的路径依赖性,是生物进化论、康波周期理论及复杂经济学、量子力学、国家法政学、密码学与行为社会学等学科的有机和合体。由哈希指针与密码学字符串——基于“数据主义”自由链接而成的万物互联网将与加密经济紧密结合、并由区块链与通证共同推动走向“闪闪发光的宇宙”,生生不息。

    怎样才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加密经济呢?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所著《和合学》有言:和合而生生不息,和合而日新常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二字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思想矿脉,也许会像哈希指针一般发挥其在区块链与通证领域“穿针引线”的思想引领作用,成为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思想性“栈道”。思想、哲学、与文化维度其实是区块链的摇篮——密码朋克非常注重的维度,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思想性“栈道”缺失,必然导致方向模糊、共识稀薄、思想涣散。如果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流播于四海八荒的和合学是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抽象性“栈道”,那么,基于“数据主义”的、完全吻合生物进化理论的人机和合体也许就是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具象性“栈道”。具象性“栈道”与抽象性“栈道”的有机和合体,也许就是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

    20年后,加密经济作为与量子力学高度相关的有机和合体,区块链与通证之间也许可以经由彼此之间的“栈道”而瞬间抵达对方视域又迅速分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其和合速度之快也许会形成空间维度的坍塌——从三维到二维、而其分裂速度之快又会催生数学维度的分形从而形成空间维度的膨胀——从三维到四维,空间维度的坍塌与膨胀在极短的时间里交替进行、形成无比复杂的量子纠缠态,以至于仿佛没有“区块链”、“通证”、“挖矿”这些概念,只有彼此有机和合而成的“混沌”。那时候,也许所有的规则与界限都会被打破,链即证、证即矿、矿即链,一切都在“数据主义”思潮的涤荡下,有机和合成一个诗意十足的现实。

    然而现阶段远非如此。区块链做为通证经济的底层技术,通证经济做为区块链技术的一个也许是最有社会效应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应用,彼此之间时至今日尚未完全磨合到大众喜闻乐见、各方皆大欢喜的程度;一个个“穹顶”宛若一个个肥皂泡,生成而又破灭、破灭而又生成,循环无休,发自内心的、符合“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原则的合作与日俱减,仿佛彼此之间有着无数透明而很难逾越的屏障、无数的“穹顶”,绝无坦诚相通之可能。这也就引出了本次分享的第三个子主题——

    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修建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从而“暗度陈仓”、构筑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在这里,也许我们要先做一个“从右向左”的左转身动作,看看现阶段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

    火药味十足的BCH硬分叉在势如累卵的盘底狠狠地捅了一刀,行情一泄如注,以BTC为首的数字货币从迪拜塔腰集体跳往虚空,一时半会还看不见地面;华强北的矿机价格一路狂跌到不足年初的十分之一强,矿池纷纷关闭。比特币网络一如既往,速度慢如乡村的老黄牛;以太坊网络基于分片技术的升级版迟迟没有发布,大有被STO取代之势的ICO奄奄一息,令一帮人靠一纸白皮书到处瞎蒙圈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基于以太坊网络的DAPP日活少得可怜;EOS团队在高位套现,大有“社区安好,俺等围观”的态势,基于EOS开发的、“活得较好的”大部分是具有强烈投机色彩的博彩类DAPP,开启了新一轮割韭菜模式;TRON等网络不甘人后,“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的赌场一个接一个地开张。交易所方面,高举“交易即挖矿”旗帜、意欲形成社区化交易平台的Fcoin,“社区”看起来已经初具雏形了,但是整体生态却一蹶不振、不知何时可以东山再起;倒不如时不时有人“敌敌畏”的OKex活得自在与滋润,不如火币等中心化交易平台势头强劲,更不如币安“偏居马耳他岛”潇洒从容。最近又有消息,说是靠无聊的“复制-黏贴”+吹水融资苟存的区块链媒体与内容平台也活不下去了,纷纷切断链接、开启了倒闭潮......

    个人目力所及,现阶段区块链、coin|token与挖矿领域大致如此:哀鸿遍野,死气沉沉,一团乱麻。偶尔有类似于“互相保”的“区块链应用”占据眼球,也不过如夜幕之下的一缕烟花,转瞬即逝。严格而言,截至今日,数以百万计的人搞了10年的区块链还没有一个真正落地的项目与应用。

    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仙人已逝的尼古拉斯·金涛尊崇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即康波周期理论,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后,我们将看到中国和美国的资产价格全线回落,2019年出现最终低点。那个低点可能远比大家想像的低。假设我们相信宿命,相信康波周期不可违拗的力量,那么,近期以BTC为首的数字货币从迪拜塔腰集体跳往虚空诸现象算是得到了一个宏观解析解。这个解析解留给我们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在康波周期上升阶段也没有一个真正落地的项目与应用?难道火币、币安、OKex等等交易平台可以算区块链真正落地的项目与应用?

    根据KK《失控》九律,持久地处于不均衡态可以催生大量颠覆性创造,静止不变和过于剧烈的变化都无益于创造。肉眼可见现阶段加密经济领域正处于过于剧烈的变化之中,无益于创造。一个以金融科技冠名、以建立新型生产关系为己任的领域,却时时处处可见扼杀创造的“看不见的手”,到现在也没有弄出一个真正落地的项目和应用,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究竟是为什么吗?

    根据美国圣塔菲研究所基于复杂系统做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复杂经济学》核心——收益递增原理,持续10年之久的区块链研发,就算再差的技术,被大面积采用因而落地的概率也接近于100%;为什么数以百万计的人,搞了10年却没有搞出一个真正落地的项目与应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要从比特币为什么能从无数虚拟货币当中突围说起。《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一书明示: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与之前的混币、零币和零钞最根本性的区别不在于哈希指针、数据结构、数字签名等技术,而在于其独特的通缩激励型挖矿机制——POW共识机制。正是该共识机制将经济学收益递增原理与密码学、算法融合在一起,让比特币网络逐渐壮大到而今这种程度,同时也开了把个人利益与区块链深度捆绑之先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阶段加密经济陷入历史性低谷、迟迟不见真正落地项目和应用的关键性原因,也许就在于区块链与个人利益捆绑的太过紧密了。比特币网络中个人利益与区块链捆绑得如此紧密,导致一小撮“聪明人”竭尽全力、开足马力生产速度越来越快的矿机,构筑耗能极其惊人的矿池,以优势性算力攫取比特币网络及周边生态的大部分利益,从而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高度中心化,严重违反了KK九律中的第一条:分布式。以太坊、EOS等网络也大致如此。KK说,只要坚守九律就能够有如神助一般无往而不利。那么,现在的比特币网络、比特现金网络有没有坚守这九律呢?很明显,没有。如此看来,失去九律加持的加密经济陷入历史性低谷也算是有据可查了。

    那么,是什么导致个人利益与区块链捆绑得越来越紧密,以至于大有融为一体的感觉呢?私心。现阶段区块链项目在思想层面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为极端漠视乃至完全无视,一为极端“重视”以至于假大空的口号式理念满天飞。然二者皆出于一心:私心。诚如元道先生所言,公链之公,是指公心、公道、公平。要搭建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优秀公链,最为重大而迫切的要点是写好“公”这个字。假如“胸怀天下、兼济苍生、奉献至上、大公无私”为“公”字的内涵,那么,目前的公链,似乎都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公”字,反而更多地体现出“私”字。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EOS等较有影响力的公链,还是其它公链,都存在与散发着浓郁到令人窒息的“私”味。“私”字不可无,更好地保全私人财产、体现个体价值是区块链的核心任务,这是市场经济学与区块链的常识;现阶段公链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在“公”与“私”构成的天平上,有相当严重的向“私”一面倒的态势。假设现在我们拿一把火照一照黑夜一般的加密经济,火把照见的,也许不乏砥砺前行的勇士,但更多的是假公济私、一心为私的嘴脸。

    那么,如何防范少数人(包括但不限于恶人)的中心化黑箱操纵?元道先生有言——公链的机制,固然是要防范少数人的黑箱操纵,但不应该以“密码学的暴政”取代之。人的问题,最终要由人来解决。

    深以为然。20年后加密经济也许会与尤瓦尔·赫拉利、艾伦·施瓦茨们所奉行的“数据主义”有机和合,催生无数基于生物学层面小部件的区块链、通证与矿池。由于高度去中心化,未来也许会出现数量级很高的纳米级矿池、通证与区块链。那时候,也许人完全被边缘化了,一切由数据说了算;但是现阶段也许人机和合是防范少数人黑箱操纵导致加密经济系统持续走低乃至崩溃的唯一途径。美国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第6章标题就是——再好的经济和社会系统也会被“玩弄”,多么触目惊心的字眼:玩弄。结合现阶段加密经济所遭遇的被一小撮人玩弄于股掌的情形,《复杂经济学》这一章真有振聋发聩、点石成金之效。布莱恩·阿瑟“痛定思痛”地指出,从美国—墨西哥边防系统、加利福尼亚2000年前后的能源系统、冰岛2008年的银行体系,到2008年华尔街金融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提供了强大的激励,使得他们非常容易被操纵,而且很多系统最终都难逃崩溃的悲剧。由于个个都提供了强大的激励,与个体利益深度捆绑,现阶段加密经济也如出一辙般深陷“操纵门”,处于崩溃边缘。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减轻或者规避与杜绝操纵呢?加密经济可能崩溃的预期,当然令人恐惧与绝望,但是这绝望与恐惧里往往潜藏着机会。怕什么,就睁大眼睛把它看清楚;看清楚了就不怕了。针对如何规避或者减轻操纵,布莱恩·阿瑟借鉴结构工程学列出了如下步骤:1.考察各种系统在过去是如何被剥削或者玩弄的,并对这些发生的事件进行分类,掌握关于以往类似系统的失败的知识。2.细致地探究系统内各个行为主体所拥有的各种可选项和行为可能性,确认结构的分崩离析始于比其“总体设计”更微观层面的失败。3.在制度中找出应力特别高的那些地方,集中注意力观察它们,得出可能改善的措施并予以实施。如此循环而至系统逐渐变得强韧有力,能走能跑。骨科医师告诉我们,哪怕是极为轻微的应力,如果长时间凝聚于某个点,也会导致那个点周边的关节应力性骨折。加密经济系统的崩溃,就是系统的应力性骨折。设计一个政策体系并简单地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体系很快就会导致系统应力性骨折。在《复杂经济学》第6章末尾,布莱恩·阿瑟总结道:“我们不能把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视为一组没有改变动机的行为,而必须把它们视为一种总会引发进一步的行为、诱致进一步的策略、导致系统性改变的激励网络。我们需要仿效结构工程学、流行病学或加密科学等学科中的做法,预测我们所研究的系统中可能被剥削与操纵的地方。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政策设计进行压力测试,来找出它们的弱点,看看我们能否“打败”它们。数十年来,工程学一直坚持失败模式分析,从而使我们拥有了能飞行数百万公里的飞机、不会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如果将这种失败模式分析应用于政策制定的世界,那么我们将更有可能得到我们所可能得到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从而避免世界上的诸多痛苦。”。

    诚哉斯言!我们现在所经受的诸多痛苦,也许正是因为没有针对各种区块链项目与应用展开有效的基于结构工程学的失败模式分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必须正视老祖宗话语的力量,正视私心私欲对于区块链项目的侵蚀,但我们的老祖宗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一个人如果系统将其侵蚀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都乐于做君子而不是小人。因此,在这里,我们也许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修建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从而“暗度陈仓”、构筑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人机和合做好失败模式分析、不断改善加密经济系统,也许是防范少数人黑箱操纵导致加密经济系统持续走低乃至崩溃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让区块链项目避免应力性骨折而站起来、能走能跑、走向未来的唯一方法。人机和合做好失败模式分析、不断改善加密经济系统其实就是区块链治理。治理的严重缺失,是加密经济领域至今未能催生一个真正落地应用的枢纽性原因,也许还是唯一重要而迫切的原因。公链治理说到底,就是机治与人治。20年后,在“数据主义”思潮涤荡下,也许会进入“机器治理”与“数据治理”时代;现阶段,人治与机治之间,也许必须以人为本,以机为辅,尚不可贸贸然地假借“去中心化”等名词,而入“唯机治”误区。也许正是这个常识性的误区迟迟没有突破,没有点燃“人”这个最关键的名词,导致公链先天性缺钙、不能立足乃至面临崩溃的危机。人机和合共有三个领域:人人和合,机机和合,人机和合。人人和合也许会涉及到效率较高的社交媒体,眼下区块链相关微信群、电报群呈现出爆发态势就是明证;在此之外,有利于大范围分布式协作的各类工具与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形成链外促成共识、实现“人人和合”的趋势。机机和合很明显,源于密码学终于密码学。公链治理的关键性难点是人机和合、做好失败模式分析、不断改善加密经济系统。此处也许会涉及人机共识匹配、人机共享法律等等概念,限于篇幅暂不展开。

    出于生存的危机感,区块链呼唤强劲有效的治理,加密经济呼唤人机和合式失败模式分析,但举目四望,却没有这方面的模型与经验可供借鉴,一切没有先例,整个区块链治理领域宛若漆黑的夜空。然而,黑夜中,一群捧着星星之火的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相遇了。这群人在夜幕上书写了三个光芒四射的英文字母:GOC。

    GOC《从<十二公民>谈治理:一场伟大的实验》一文结尾有言——

    从古至今,由上而下,有很多历史性的标志事件,都离不开怀有共同目标的一群人协作进行的参与和推动。而人类组织在面对重大方向和处理日常争端的那些时刻,都需要一套成本低、可执行的过程,得出一个结论,从而把整个历史翻到下一个篇章。这个通过共识得出结论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治理”。法治太“硬”,德治显“软”,自治可能太“任性”。“三治和合”方能张弛有度,把法治的“自上而下”与德治、自治的“自下而上”有机和合,“上下对接”才能诉求通畅。

    诚哉斯言!如果20年后中国果真能如法国巴黎大学的政治学博士皮埃尔·皮卡尔先生所著《20年后中国和世界》一书所言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那么到时候,GOC也许会成为加密经济界的“十二公民”,为世界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而GOCtoken作为基于治理的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凭证,可在GOC社群生态内高速流通,也可以在GOC社群生态外高速流通。因其基于治理,与区块链底层生态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做如下预测:GOCToken顺畅流转于区块链底层生态之日,就是GOCToken价值呈现之时,同时也许就是区块链底层生态告别萎靡而呈现出昂扬向上态势、加密经济告别被漠视而突破临界点向世人大声宣告“新时代来了、我来了”之时!

    特别致谢

    1.文中所涉的所有人,正是你们给了我写作素材。

    2.币乎经理钱串串,正是她关于通证经济的系列文章,让我得以遇见文中所涉的大部分人,给了我写作此文的灵感与勇气。

    陶庐|2018.11.28|JMAY·HDZX

    谁适合加入GOC Lab?

    我们希望参与者有较为丰富的公司治理经验、公益性组织治理经验、政府组织治理经验,对公司治理基本结构、法律基本原理有理解,有一定的组织理论和管理学修养。同时,对区块链的技术和经济属性有基本了解。

    GOC Lab的加入方式?

    我们希望更多懂治理、能治理的人加入我们。请有意向加入GOC Lab的你,邮件联系我们。

    邮件正文中应包括但不限于:

    您的履历介绍、您对治理的理解、想要加入GOC Lab的原因、您可以为GOC Lab做的事情、想要获得的回报,以及您的基本个人信息(姓名、微信号等),方便我们与您联系。

    我们的邮箱地址:contact@GOClab.io 

    邮件标题:“加入GOC Lab+姓名”

    GOC生态群的加入方式?

    扫下图二维码添加GOC群秘微信,成为GOC志愿者的一份子。志愿者可通过撰写文章、参与宣传等行为获得奖励,人人可参与,贡献即挖矿。

    联系我们:

     官网:https://www.goclab.io

     邮箱:contact@GOClab.io

     Twitter:@GOC_lab

     Telegram:t.me/GOC_Lab

     Medium:https://medium.com/goc-lab

    加入公众号

    关注更多区块链治理资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块链与通证之间的“栈道”(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k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