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传统文化课本第六课与该年级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伯牙绝弦》 重复,只不过传统文化课本节选的内容简短,主要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典故。
因为语文老师还要详细教,黑板上正好有预习此篇文章的语文作业,所以我将教学目标调整为简单理解文意快速背诵选文。先要求学生读给自己听,再互相读给同桌听,之后尝试背诵。很快就有四位同学举手了。第一位举手上台背诵的同学,还没开口,其同桌就吐槽他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一问得知该同学由"五四”制学校转入我们“ 六三”制学校,所以学过了。为了鼓励他,我反问了同学们一句:我们能将学习过的要求背诵的文章都牢牢记住么?很多同学连连摇头,于是第一名消除了已经学过才背过的顾虑很自然地背诵出来。我又追问了一句,用什么背诵方法牢牢记住已经学过的课文的,他想了想说,当时靠多读才背过的,今天再读它,就像见到一位熟识的朋友,一两遍就印象很深了。这是温故记忆法。
第二个上台背诵的男同学也很流利,问其方法,他说我运用了您教的画图记忆法。这个同学上个学期曾经跟我学过校本课程《柳文化探究》,为了让同学们提高背诵的效率,积累有关“柳”的诗词,我专门向他们介绍了几种背诵方法,其中就包含画图记忆法。先靠大胆的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图画,再凭借图画记住文字。今天曾同学能运用这种方法,快速记住文言文,我很是欣慰。马上建议他分享这种方法,他有些腼腆,于是为其请了个助教——活泼大方的明远同学。这俩男生在讲台上一人读一人画,很快就将选文转化为简笔画,然后又对照图画领着同学们将课文背过了。
掌握了记忆法,人人都是背诵达人。很多时候,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