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为了构建家庭影视及日常相片的数据库,购买了群晖的DS220+,并配备了两块西数4T的机械红盘。考虑到数据的重要性,所以在安装系统时,选择了硬盘的Raid 1模式。在该模式下,即便其中一块硬盘出了问题,另一块作为镜像,理论上能防止系统崩溃以及数据的安全,而我错把理论当成了现实。
购买回来的两个月后,正好是过年。为了测试它的耐用性,从广州回老家后,并没有让其关机,而是让其24小时运作。事后看来,这简直是天大的愚蠢。首先,过年回家后,通过quickconnect来远程访问,使用它的概率几乎没有(当时,还不知道远程访问的速率如此之低,KB-2M级别)。其二,除了这两块硬盘,并没有第三块硬盘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冷备份。春节过后在回来时,机器宕机、系统崩溃,硬盘里的数据无法恢复(当时是这么看的,事实证明,又一次错了)。
当两块4T的硬盘“坏了”之后,心急如焚。一心想着几年下来的相片完了,为了能恢复这些宝贵的数据,同时又保存“坏硬盘”的完整性,于是寻找了一块旧硬盘,里面有残存的旧相片(不完整版,缺失2019、2020年),花了1800元去找数据公司进行了恢复。
恢复的数据不全,缺失2019、2020年的部分珍贵照片。这一年来,内心始终挂记这件事。昨天,终于在新买的奥睿科硬盘读取器,以及软件Diskgenius的帮助下,耗时8小时(主要是软件自行的搜索时间),把这部分珍贵的照片取了回来。于是,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去年的那1800元,根本不必要花,而且还被彻底破坏了一个硬盘。
回顾整个事件过程, 这场悲剧的发生,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1.硬件缺陷:硬盘坏之后,原来旧的奥睿科也恰好出现故障,而台式电脑原来的主板原本就有问题;
2.没有发现好的磁盘恢复工具,这款Diskgenius_Pro_x64_5.4.3.1342_en破解版,真心好用,几乎是傻瓜式的
3.知识储备不够,日常维护不够。
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再发生:
1.按照《Work The System》一书的告诫, 任何一件悲剧发生的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缺陷,而这主要就源于日常的维护不够。事实证明,许多计算机、电子类产品的问题发生,个人觉得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使用,以及保养习惯。生活中的灰尘,对电子产品的伤害尤其大,形成周、月清洁的习惯,非常重要。事实上,如果常态化去做一件事,熟练度会更高,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2.数据的多重备份极其重要。
事实上,个人与家庭,重要的数据无非就是相片和视频,以及工作上的文件等。热存储、冷存储、云存储都要应用起来,做到狡兔三窟。相比硬件,数据的损失简直是天价。一块硬盘几百元,但维修一块硬盘却要数个硬盘的价钱。更要命的是,有些数据有可能花再多的钱,也难以找回。因此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应该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原则。
3.知识的再更新。
决不能在旧有的知识坟墓上,止步不前。因为科技在日益更新,老知识有用,但效率跟不上。学习学习再学习,十分之必要。如何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制定出详细、有力的数据备份流程,十分之必要。
下一篇文章:数据整理、备份、分类实战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