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应对学生问题的新模式

应对学生问题的新模式

作者: 沧浪亭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2:18 被阅读0次

            什么是问题行为?课堂上直接引入了这个问题,大家纷纷列举了自己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并在旁边给定困扰指数。从小练习中我们发现,每个人对问行为觉察不一样,问题行为对每个人的困扰指数也不同。潘月俊老师精辟地做出小结:谁有问题?学生与我们。这种观点起初听起来让我有点难以接受,因为自己在处理学生问题过程中把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学生本人以及学生家庭上,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不能接受,只好暂时存疑。接下来潘老师的几句话对思想又有了新的冲击。他认为对待学生问题"自我察觉,与生共舞"非常重要,在分析、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教师也能实现自我的成长。"你的世界,就是你注意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世界"两句话听起来比较迷惑,里面却大有深意。在对待问题学生上,我们往往容易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缺点,学生的不足,越是过多的去注意问题,就放大了问题。这种狭隘的思维最终会导致自己对学生丧失信心,至少在自己手里学生不会改变。这种习惯于用解决问题来成长的模式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深扎根,它不是一种本能,而且一种习惯。我们更善于去发现自己的缺点。曾经在班上做一个小测试,分别列出自己的缺点,大家能够很快写出来,但是要列出优点出来却花很长时间也写不出。可能是没有人告诉他们有什么优点,在家庭、学校更多的是去发现他的缺点,家长和老师都固执地认为只要弥补缺点了才能进步,这样做是否真的利于孩子成长?当一个学生全身上下被批判地一无是处,他还会有信心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嘛?当没有人去告诉他的优点,他能否自己去察觉自己的优点?周围的看法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一个刚进幼儿园的孩子是非常渴望学习的,但是到了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不爱学习了,这里面的缘由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给了我很多思考的空间。根据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孩子的行为后面隐藏着是他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这些才是更接近于孩子本性的信息。通过一些练习、讨论和分享,我们不只是单纯浮在表面去分析学生的行为,而是像抽丝剥茧般去分析揣测孩子冰山下的信息。通过一些引导技术能够让孩子更加地敞开心扉。这种更接近问题本质的方法避免了盲目也避免主观臆测,在很多情况下主观臆测其实成了我们了解学生心理的常用方法。

    应对学生问题的新模式

            用积极地视角看待学生问题,更能发现例外,从而找到学生改变的契机。潘老师告诉我们,每个问题都有例外,问题的例外可以由师生共同确认,比如一个总喜欢打人的学生可能不会打自己的好朋友;一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一天会突然特别积极等等。这些例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条件产生了这种例外?如果满足了这些条件,那例外是不是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循着这种思路,让人兴奋不已,这是否可以成为问题学生转变的新模式?

    应对学生问题的新模式

            潘老师的每个理念、每句话都坚定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继续探讨了学生发生改变的因素,整合了大家的看法,大致有学会了接纳,找到了方法,找到了自信,获得了尊重等等。其实本质上就是满足了人性基本的渴望,由此可见,批评、模式、讽刺、嘲笑、暴力这种压制渴望的行为是不会让学生有转变的可能的。根据调查显示影响改变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和习惯。在之前的学习中沈旭老师已经教了如何与学生建立连接的方法,而潘老师更加精辟地总结:和学生谈学习以外的就能建立了解。要改变,还需要用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梦想激励、头脑预演、明晰链条、模拟演练、正向鼓励等步骤给养成习惯提高了一种新的视角。

    应对学生问题的新模式

            只要多做有效的事情,依然会修理好工作、组织,让成功经验不断增加到饱和程度,自然就把失败挤出去了。就像稻田里的稗草,稻苗长得茂盛了,稗草就没有了阳光营养,自然枯萎而死。我们不用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除稗草上,而是更多地关注稻苗怎样旺盛生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应对学生问题的新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eg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