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前,当我旅行着去亚洲赴任的时候,我有机会观察到两个十二岁左右的小男孩的一部分教育经验。我们搭乘的轮船每隔一两天就会在一个港口停靠:香港、上海、长崎、神户、横滨,等等。每次轮船刚一下的时候,这两个小孩都会飞奔出去,开始一趟探险之旅。对他们而言,那是一片完全新奇的领地。他们不会有任何要学的任务;他们也不是被要求下船的;他们不用上岸去记些什么信息,作为晚上的背诵:也没有人说晚些时候要用什么来考他们。就是一片丰富的经验世界在他们眼前敞开了,他们热切地抓住这个机会,冲上前去,把什么体验了个遍。这仅仅是一种其智力需求所催生的游戏经验而已。在这一天里,他们会在时间和交通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逛遍这个城市的不同片区。他们考察了富人和穷人的住所、商店、娱乐场所、宗教、寺庙、军营、大街小巷、小康之家和穷苦人家的生活境遇,等等。到了晚上,他们回到船里的时候,脑子里装着大量的经验,信息量大得都要出来了,跟这两个小孩聚在一块儿的大人们毫不费力就能听到他们又长又富有激情的口头汇报。这两个小孩精力旺盛。他们绝不是在死记硬背那些事实。这都是基于游戏阶段的;而且,他们获得的就是可能的教育类型中最好的一种。假设他们被指派了一项有明确规划和时间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用某些特定的形式做报告,还会有一场考试,看他们是不是遗漏了些什么一他们还会愿意离开这艘船吗?即便下了船,又该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博比特《课程》p9_10)
这段文字我一读再读,因为作者描述的景象在我的教学生涯里多次遇到。
其一,关于“兴趣”。因为对未知的兴趣,孩子们可以尽情打听、探寻,一切自己做主,自己收获,自己享受。那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得以验证。如作者所说,“仅仅由好奇心和游戏的动机驱使,随着兴趣的指引,孩子和青年会在一切人类知识和经验领域中重要的部分流连徘徊。不需要刻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价值和目的,他们就能对现实世界各个重要方面的认识打下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其二,关于“经验”。人们总是在真实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丰富经验,也在未知的实践中去尝试运用经验、再次丰富充实提升经验。经验是已知与未知的连接点,经验也是创造的基础。故事里两个男孩之所以“跟这两个小孩聚在一块儿的大人们毫不费力就能听到他们又长又富有激情的口头汇报”,是因为他们通过真实体验积累了认知与经验,这些会成为他们口若悬河的得意经历。
想起以前做语文老师时,带孩子们听小雨落在杉树上的声音,看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公园玩刺水枪大战,多次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甚至孩子们爱玩的泡泡胶等,都变成了集体比赛,也成了孩子们的作文素材。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表达富有个性,而这要归功于“经历过、体验过”,以致孩子们在走出校门,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后,每次聚会,津津乐道地还是这些事。
学习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中的每一个信息都会成为学习的元素,也只有学习与生活不断的勾连,学习才能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加吸引学生,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生活技能。
三、关于“学习”。此案例中,明确地指出,带着任务与没有任务的效果差别。“他们绝不是在死记硬背那些事实。这都是基于游戏阶段的;而且,他们获得的就是可能的教育类型中最好的一种。假设他们被指派了一项有明确规划和时间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用某些特定的形式做报告,还会有一场考试,看他们是不是遗漏了些什么一他们还会愿意离开这艘船吗?即便下了船,又该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受“不动笔墨不读书”和“读书就要积累好词佳句”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家长,让孩子一读书就要圈画好词好句,还要摘抄,其实这样做太浅表化、功利化。阅读是需要自然、舒服的体验的,那些吸引人的文章,常常让人欲罢不能,只想继续往前走,根本不愿意止步,或者回头去看。这时候让画好词好句做摘抄,不是折磨人的做法吗?流畅的阅读被多次打断,情节不能连续,阅读的兴趣随之消失,阅读也会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反而不喜欢阅读。
拿到新书,孩子们爱不释手,其实就是浅阅读--被故事吸引,但稍加引导这样的阅读也会成为更大阅读动力的基础。
多为孩子们创造真实体验的机会,老师无用,实则是大用。
兴趣·经验·学习(201942) - 草稿(校摄影社团张雨涵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