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绪心理学爱好者聚集地心理
为什么总要向自己的亲人发脾气

为什么总要向自己的亲人发脾气

作者: 坐看云起云涌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22:44 被阅读71次

    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篇文章:一位9岁的女孩因忘记作业,被母亲剃光头发,还拍照发在朋友圈示众。

    据说:这位母亲纠正孩子忘记作业三年了,仍然没有效果,其中一次还把孩子的作业本也给撕毁了。

    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位母亲疯了。

    01

    杜月笙说: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有位父亲在公司被领导指责,回家后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就狠狠去踹猫。猫逃到街上,司机赶紧避让,却把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踢猫效应:根据适应性原则,人们断定将原始愤怒发泄到领导身上或是比自己强大的人身上会对自己很不利,可能会从此得罪了领导,于是会选择低于自己或比自己弱小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

    浮躁的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山大,心累疲乏,负能量爆棚,遇到不顺或受气,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绪迁怒于家人或年幼的孩子,拿他们撒气,当出气筒。

    这样的父母其实是对自己无能、无助的愤怒。

    02

    还有的父母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

    自己当年不努力读书或是无钱读书,做了蓝领工人,就一定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光宗耀祖。

    自己想当棒球手,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就一定逼着孩子去当棒球手,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这方面的天赋;自己想当作家,就一定要孩子完成作家梦想。

    一位父亲小A觉得孩子远不如自己当年那么优秀,经常训斥、打骂孩子小B。孩子在一篇作文里写道:“最难忘的是爸爸打我。最亲的家人是毛毛狗。”

    这样的父母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考试好,家长就有了面子,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就觉得丢人,头都抬不起来。

    这样的家长控制孩子按照自己方式生活,稍有不同意见,就惩罚孩子。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成了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让孩子为自己的不良情绪买单。

    03

    心理学认为:9岁的孩子,处于童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一阶段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是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父母一定要积极努力为儿童形成良好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喜欢自己的儿童,情绪最快乐;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

    那位妈妈给9岁的女儿剃光头发还发到朋友圈,弄得世人皆知。9岁的女孩子已经知道穿衣打扮、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已经到了自尊自爱、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年龄。这样的孩子会低自尊甚至自卑,悲观孤僻、冷酷暴躁,影响孩子的一生。

    上文的父亲小A不反省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对,反而怀疑孩子小B有精神病。

    曹植说:家不仅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而且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父母的情绪化,也是一种欺负。经常受欺负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注意力涣散、孤独、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失眠、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经常欺负他人者,可能造成以后的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

    经常受伤害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尊严,容易抑郁、焦虑、甚至有暴力倾向,他们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缺乏爱的能力,缺乏幸福的能力。

    04

    心理学认为: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的、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形成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强迫性重复。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重复感情的伤害,重复体验痛苦的情感,好象在重复一种痛苦的轮回。

    在经常打骂孩子的家庭中,在父母榜样的作用下,孩子也会陷入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复制上一辈的教育模式。

    曾看过一则笑话:一位爸爸打了儿子屁股一巴掌。儿子气哄哄的说:以后我也要这样揍我的儿子。

    一位网友在结婚后情不自禁地模仿母亲虐待自己的方式去虐待自己的爱人。

    上文的小B对同学小C经常施暴。小C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有修养,但性格比较内向,依赖性强。小B见小C软弱柔顺,就经常欺负他。这其实也是自己从小受到父亲欺负的一种投射。

    在拳头下长大的孩子,要么用拳头,要么挨拳头。

    我们不要情绪化的漫延,我们要让伤害戛然而止,而不是一代一代的机械复制,我们要建立自己正确的爱的体系,把爱和温暖祖祖辈辈的传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c276d55c59b:强迫性重复
      • 长期主义者庆福:我爸爸也几乎继承了我爷爷那一套教育方法,但是后面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手机上面发现新东西,新知识,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让我没有继续承受该有的暴力似教育。我也不一样下一代人会因为我的“强迫性重复”而继续沿用我的不良教育方式。当然你去学点教育,从得到里面的Dr.魏教授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有多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
        坐看云起云涌:@幻想的大榕树 我也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也有许多欠缺。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吧!

      本文标题:为什么总要向自己的亲人发脾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an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