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自由的逻辑》一、书名: The logic of Liberty自由的逻辑(吉林人民出版社)
二、著者:迈克尔.波兰尼
译者:冯银江 李雪茹
前言:
在一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然忘记选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籍了。最初以为正在阅读的是经济学,读着读着然后发觉这本书讲的是哲学,回去看了看所选书籍的内容,没想到还真的是哲学呀。不过哲学也好,我挺喜欢哲学的。没想到后面的内容我又开始读到经济学,真是有趣啊。这本《自由的逻辑》在我读起来的时候感觉很拗口。有些地方在读的时候觉得作者很赘述,有些地方在读着的时候觉得译者的翻译很怪。说实话,这本书的翻译确实不怎么样。
作者在开始的部分讲了纯粹科学的社会启示,科学的目的为何。探索未知,了解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收获。作者指出纯粹的科学是不带有任何具体目的性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
我颇赞同文中这一句“精神的饥饿,这要比物质的饥饿更具破坏性”。精神粮食的缺失确实更为可怕……
作者在第二章科学的确信一章中提及了有关科学的信仰,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他们觉得,他们服从的是证据,正是这些证据的性质迫使他们同意,且这些证据也有着以同样的强度,迫使任何理性的人同意的力量。”
我不由得联想到了实证经济学。不可否认,实实在在的现实经验带给我们的可控性能够使我们规避风险,有利于我们做出更加精确或说是可靠的决策。事实最是有说服力。抛开我所联想到关于自身专业的一些看法。在本章(第2章节IV部分)作者说到在我们的知觉方式中,总是有一定的选择存在。也就是在读这一部分开始,我开始意识到我读的是一本哲学书。
“若你采用了观察事物的一种方式,你同时便是破坏了观看事物的某些其他方式,你同时便是破坏了观看事物的某些其他方式。”
我不禁在想,只选择一种方式去观看事物,与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并无两样,有时候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只站在一个角度或者立场去看待事物。当然这样做无疑会影响到我们看待一件事情,若仅仅以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无疑是管中窥豹无法看得全面,也无法能做出对事物的妥善处理方法。当我们看到运动场中赛跑的运动健将们时。有的人心中想的是赛跑、胜利、冠军。有的人心中想的是奥运、奖金、名利。有的人想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虽是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时候我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看待这本书,在读书的时候感想最深的便是在阅读在某个片段的同时。
在读到“讲某一行为具有目的,便是在承认它有失败的可能。”
读到这一部分,我不由得感叹了一下。确实呢-——和逻辑相关。在解方程的时候,目的是解方程,而过程中有有解错题的风险。目的是去书店,就会有在路上撞见朋友被约去玩的风险。去完成作业,自己的感想可能会有和批改老师所期望不符合的风险。
也许就如这本书中所说“所有具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将行为的主体寄托于某种风险之中。”
当然,书中亦有提及“只要促在着具有某种目的的努力,也便存在着对成功的信念。”
有风险并不意味着事情会失败,人们常说有利益的事情是有风险的。如何去使得风险变小,变得可控还得看我们如何去应对所面对的问题。当然付出一颗诚心是不可避免的。
书中说到科学的信仰,我可能又多想联想到自身。“寄托必得具有持续性才行。任何使寄托同时伴以反思的尝试,逻辑上都会自相矛盾;同时,若坚持这一点,结果便会是我们个人的崩溃。若我们做不到彻底的忘我,而是觉得被迫在我们的一切行为当中观察我们自己,我们便是在萨特深刻描述过的方式上受到了脱离,那些无法自行排除掉‘演戏’感觉的人,便会不具备拥有确信的能力。结果是做不到更高程度的超然,而只能论于无力的虚无主义。”
有时候人们会反思自己,反思过去的自己做的怎么样,是否有错,我也无例外。人们反思不正是为了矫正吗?如果有错,矫正后不正是向着更好的方向端正寄托吗?寄托这样东西没有说固定的,或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不断变化,不断改变的世界中,会存在着在某个阶段最适合某个阶段的寄托吧。我所表达出来的是由该部分所引发的联想,或许与原文所想表达之意有所不同,会是自己理解的错误吗?还是文章的生涩难明?有时候何必过于纠结这些,缠在这种问题上纠结不清,想不通无法继续才是错误的选择。让过去成为过去才能有收获。
在本章还提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西方的不同。这使我又联想到了——有对立,有不同,有对比,有改革才会有进步,或说是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没有某一种观点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占优势的。各有各的好处,如果可以加以结合,或许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死亡诗社》,其中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其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读书的时候不要老想着作者怎么看,想想你怎么看。我们要时刻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我挺喜欢这句台词的,我们去读一本书不是去做阅读理解,重要的是我们从书中收获到了什么。
作者在第三章中谈到了自由。有段自由理论是这样的,自由有着不同的方式,一个方式便是脱离外在强制而实现的自由——享受自由但不干扰到他人。我所认为的一些自由是没有绝对的,所谓的中庸之道,即是没有偏向于某一边(或是利益的某一边)。没有所谓的最好的,而是有着最合适的。在中国与外国之间,为何美国总要求着中国跟着他们走?所谓的国际法有些也不过是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制造出的幌子罢了。而作者在本章所谈及的自由是我觉得更贴近于经济学中的自由放任。作者强调每个人都依靠于自身的主动性,自发的去完成某个目标,与其他人相互配合才是最适合的。在科学中同样如此。作者强调科学的研究不能受任何外力所干扰(外部权威),因为他认为外部的干预会使得科学家们与自己立志追求的目标之间的接触受到破坏。或许我想科学家的情况和经济市场相似。在同一市场内,有“无数多个”科学家相互竞争(有共同目标),作者也许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下科学的研究发展才是最有效的。不可否认的是自由放任经济也有其弊处。处理事情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像混合经济那样可有不同的方法相互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最合适的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在这个不停变幻的世界中是一直有效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在不停地改变。只有拥抱变化,接受新的变化,才能有进步。
这本书的内容已是上个世纪的内容了,已是一种过时的书籍。或许其译法上可能令人难以理解,或是作者本身对其内容的赘述程度过多,这本书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去阅读了。然,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一些观点对于现在的我们依旧很有用。我们不可否认其价值,只不过对于我们而言,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并不是最大化的(译法、例子)。作者强调自由经济而非计划经济的时候我在想:自由经济会否只是部分的自由的,计划经济也可以属于自由的一部分。总体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或如混合经济那般结合在一起。
打个比方:在一个公司内,A想出了一个方法令公司变得更好,B同时也想出了另一个方法令公司变得更好。A和B产生了争执,但是事实上其实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使公司变得更好。也许我们在关注A和B谁更好的时候,又或者有人想到了A和B两者的方法都可以的时候,而人们可能忽略了其实A和B都属于同一个公司。公司对于他们是一个大的整体。每个存在的个体都与其他个体之间存在着联系,这些个体之间联系起来才是一个大的整体,和宇宙的星系相似。自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作者在本书后半部分所讲述的内容和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联系更多了。包含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的内容。其中大部分内容和所学相差无异,或许和所学不同的是:现在正在阅读的这本书,其实是以一种看他人论文的方式即以不同的例子再理解一次所学的知识。也许是译法的差异,本文中的“自由”或许并不是中文中所理解的自由,而是一种任由、减少约束吧。第10章有一部分写到“个人主动性的聚集会导致自发秩序的建立,这一点惟有在每个人的活动能够虑及他人此前同样内容的做法时才有可能。”我对这个看法颇为赞同。每个人都都调整自己达到共同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就好比在发生一些大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保持镇定、有秩序的做出相应的行动,如地震时判断形势做出对策,大家有条不紊的下楼,以免发生踩踏事件。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市场。似乎都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每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医学和经济问题,有些时候是不能通过数学建模以去解决的,因其涉及的数据量太大了,也许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未有所变化也不一定呢。
简而言之,作者所讲的自由就是人们各自追求着目标或利益,或在社会上不受外部性的,自发的与他人、与社会的互相配合才是最好的。虽说这本书属于哲学类,但我认为他不是一本好的哲学书。读书学习,我也不会仅仅只读这一本书。既然这本书无法满足我,那么我相信还会有更好的书籍在未来等着我去阅读。
之前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