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讲述爱琴文化和希腊古典艺术
一、迷宫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欧洲文化成熟的第一个高峰是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希腊。
然而1870年,对小亚细亚沿海特洛伊旧址(今土耳其境内)的发掘,以及对爱琴海对面的希腊半岛上,荷马史诗中统帅希腊联军的阿伽门农王的故乡的发掘,把欧洲文明时代(或称为“青铜时代”)的艺术推前了1000多年。这在美术史上称为“迈锡尼”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12世纪)。 1900年在希腊南端的克里特岛上的发掘,又把欧洲的青铜时代推前了1000多年。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讲到克里特岛上有个米诺斯国王,曾命巧匠代达罗斯为他的儿子牛头怪“米诺陶”修建一座迷宫,任何人进去都走不出来。米诺斯王每9年要雅典人送来7对童男童女共这个牛头怪吃掉。后来雅典英雄德修斯得到米诺斯王的女儿暗中帮助,把线团的一头拴在入口处,带着线团进去斩掉“牛头怪”,才得以逃出迷宫。
发掘出的这座宫殿,厅堂复杂,回廊曲折,确乎有进得去出不来的感觉,尤其使人惊异的事,残存的宫墙上画有十分熟练、精致的壁画。
克里特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中间,航海贸易发达,古埃及墓室中就发现过克里特出口的货物。在文化艺术方面,当然它也和西亚和埃及互有影响,不过克里特的艺术与埃及或西亚的艺术比起来,无论在题材内容上,或是风格技巧上都有着迥然不同的意趣。
妇女的地位似乎颇高,执行宗教仪式的祭司是妇女,供奉的神像是一个双手握着小蛇的女神(见图1),这些彩色的陶雕或是象牙雕刻的女神,并不像埃及或西亚神那样令人感到森严可畏,而完全是一个身材窈窕的世俗少女,她双乳袒露,短袖束腰,层叠的长裙像伞一样张开,几乎和18世纪法国宫廷里那些终日在宴饮和舞会上欢笑嬉戏的贵夫人没有多少区别。

在这些形象上,引人注目的是3000多年以前克里特妇女生活的豪华优裕,尤其是她们那种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精神。
克里特早期的彩陶花纹也很活泼,大多画的是海底的动物,有时是一条大章鱼(见图2),瞪着眼睛,好像隔着水族箱的玻璃在逗人。

希腊大陆上的迈锡尼,从公元前16世纪兴起,直接吸收了克里特的文化艺术,但统治者们大约是些好战的军事领袖,所以迈锡尼有坚强的堡垒,豪华的武器。一把短剑上镶有武士猎狮的图画(见图3);勇猛激烈,可以说是后来斯巴达尚武精神的先导。

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希腊(迈锡尼的诸城)的远征者们虽然获胜而归,但元气大伤,内讧外侮交加,终于使迈锡尼败亡。
又过了几百年,“克里特~迈锡尼”的营养,滋润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希腊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9~8世纪,而大盛于公元前5~4世纪。
(资料来自《西方美术史话》第三章:永久的魅力——爱琴文化和希腊古典艺术之“迷宫的传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