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秘密教义 - 诗节一评论 - 续二

秘密教义 - 诗节一评论 - 续二

作者: 特紧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18:51 被阅读0次

    运动,“巨大的呼吸”

    然而,只是在相对的意义上它是绝对的,因为它必须给进一步的绝对完美留出空间,以便在接下来的活跃期达到卓越的更高标准 - 正如一朵完美的花必须不再作为一朵完美的花并且死去,为了长成完美的果实 - 如果允许用某种爱尔兰式的表达方式。

    秘密教义教导万物、世界以及原子的渐进式发展;并且这种令人惊叹的发展既没有可想象的开始,也没有可想象的结束。我们的“宇宙”只是无限多宇宙中的一个,它们都是“自然规律之子”,因为相互关联在万象的大宇宙链中,每一个都与其前身具有效力关系,并且成为其后继者的因。

    宇宙的出现和消失被描绘成“伟大的气息”的呼出和吸入,是永恒的,作为运动,是绝对性的三个面向之一 ——抽象空间和持续时间是另外两个。

    当“伟大的呼吸”被投射时,它被称为神圣的气息,被认为是不可知的神 - 唯一的存在的呼吸 - 它呼出思想,就像它一样,成为了宇宙。(见“揭开伊西斯神秘的面纱”)当神圣的呼吸再次被激发时,宇宙也会消失在“伟大母亲”的怀中,随后“裹在她看不见的长袍中”入睡。

    (b)

    由“那个是亦不是”表示伟大的呼吸本身,我们只能称它为绝对存在,但是不能按照我们的想象描绘成我们可以区分不存在的任何形式的存在。三个时期 - 现在、过去和未来——是具有神秘教义的哲学中的复合时间;因为三者只是现象层面的复合数,但在本体领域,没有抽象效力。

    正如经文所说:“过去的时间是现在,未来也是,虽然它还没有出现,但仍然是 ”;根据Prasanga Madhayamika(中观应成派——中观哲学)学说的一条准则,他们的教义自脱离了纯粹的秘传学派后就被人们所熟知了。

    *见准格尔的《Mani Kumbum》,也可查阅瓦西里夫的《佛陀》,第327、357页等。

    简言之,我们对持续时间和时间的概念,都是我们的感觉根据联想法则衍生出来的。这与人类的知识的相对性密不可分,除了在个人自我的体验中,它们不可能存在,并且当它的进化进程程驱散了现象存在的幻觉时就会丧失。

    例如,什么是时间?只是我们意识状态的全景式更迭?用大师的话说,“我很烦恼不得不用这三个笨拙的词——过去、现在和未来——主观整体的客观阶段的,糟糕的概念,它们就像用斧头进行精细雕刻一样不适合用于这个重要意义。” 一个人必须学习获得真谛,以免容易成为约定俗成\世俗谛的牺牲品——这是一条哲学公理。*

    7.

    存在的原因已被消除(a);曾经可见的,现在不可见的,安息在永恒的非存在中,唯一的存在(b)。

    (a)

    “存在的原因”不仅指科学已知的物理原因,而且指形而上学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存在的欲望,这是因缘和幻觉的结果。

    这种对有感生命的渴望在原子到太阳的一切事物中都表现出来,是一种神圣思想推进到客观存在之中的映像,成为宇宙本应存在的法则。根据隐秘的教导,这种假想的欲望以及所有存在的真正原因,永远都是隐藏的,它的第一次的放射能是最完整的抽象思想可以想象的。这些抽象概念必然被假定为物质宇宙的起因将自己呈现给感官和智力;它们是本性的次要的从属能力,他们被人格化,被每个时代的普通大众崇拜为上帝和众神。无缘无故构想任何事是不可能的;试图这样做会令人头脑一片空白。

    译注:

    Sva-samvedana:

    自省,自觉;神秘地被认为是自我分析的反映。最高和最纯粹的知识形式,因为本质上是对精神自我的直觉知识。因此,它是胜义的同义词。“达到绝对完美的状态,没有真谛、自我分析意识(Svasamvedana),就没有极乐,而仅仅是熄灭(七个永恒)。因此,放在太阳灼热光线下的铁球会被加热,但不会感受到或欣赏到温暖,而一个人会感受到(SD 1:53-4)。

    Svasamvedana在佛教哲学中是指一种意识的自我反思性。 [1]最初是由Mahasamghika和Sautrantika学校持有的认知理论,而Sarvastivada - Vaibhasika学校反对它。这个想法得到了印度哲学家迪格纳加的著名辩护,是印度大乘思想和藏传佛教的重要教义术语。

    ———————————————————————————————————————

    *用更清楚的话来说:“为了了解惯性认知,或者说是‘错觉的起源’”,一个人必须获得真正的自我觉性,Paramârtha(真谛)是梵文术语Sva-samvedana(自省,自知)的同义词,或者说是“ 自我分析的反映”。在瑜伽阿闍黎和中观学派之间对“Paramârtha”含义的解释存在着差异。然而,二者都无法解释这种表达的真实而真正的深奥感觉。更多资料,请参阅Sloka 9号。

    存在与不存在

    当我们试图追溯因果链时,这实际上是心灵最终必须达到的状态,但是科学和宗教都比所需要的更快地跳入这种空白状态;因为他们忽略了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这是物质具体化的唯一可想象的原因。这些抽象概念随着接近我们的存在层面变得越来越具体,通过将形而上学转化为物理现象的过程,直到它们最终以物质宇宙的形式出现,类似于蒸汽凝结成水,而水可以冻结成冰。

    (b)

    永恒的非存在的概念,那是唯一的存在,对于那些不记得我们把存在的观念局限在了,我们当下的存在意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悖论;使其成为特定的,而不是通用的词语。

    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是否会认为我们接受这个术语必然会限制它的存在的概念,以类似的方法,限制只有自己知道的有关在子宫内的生命的概念;他会努力向它的意识表达出生后(它的死亡)的生命概念,它会,在缺乏材料继续下去,以及缺乏理解这些数据的能力的情况下,可能把生命表述为“非存在即真实存在”。

    我们的情况是,唯一的存在既是所有实体的本体,它必然是构成现象的基础, 并给予它们所具有的任何现实的幻影,而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悟性或智力去认识这些幻影。分散在一吨含金石英物质中的不可触及的金原子,矿工的肉眼可能无法察觉,然而他知道它们不仅在那里而且它们独一无二的赋予石英石任何可估的价值;金与石英的这种关系可能会模糊地反映出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但矿工知道黄金在从石英中提取出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而普通的凡人无法对事物的真实性形成任何概念与幻觉区分开,幻觉遮蔽事物的真实情况且将真实性隐藏在其中。

    独立的发起者,这位拥有无数代前辈积累的丰富知识的启蒙者,将“当马之眼”引向幻觉无法影响的事物本质。正是在这里,与十二缘起(Nidanas)和四圣谛有关的密教哲学的教义变得最为重要;但它们是奥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秘密教义 - 诗节一评论 - 续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p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