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25《枪炮、病菌与钢铁》第6期

2020-10-25《枪炮、病菌与钢铁》第6期

作者: 资深小狐狸 | 来源:发表于2020-10-25 11:57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读这本书,内容从147~182页

第二部分 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主要内容已经在上一期日志中提过,这期做下补充。

首先,从“长远观点看和在广大地区内”,不论一个族群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怎么样的,他们总愿意选择更好的,比如能进行粮食生产,就会放弃狩猎采集一样。

其次,那些没有发展出独立粮食生产的地区,如果不受干扰,也可以在之后几千年或者几万年里,逐渐开发出粮食生产。当然欧洲人是不会留给他们时间的。

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却各有各的原因

上面这句话概括了本章内容,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人类对于动物的驯化,动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好处,比如:肉类、奶制品、肥料、陆上运输、皮革、军事突击手段、犁具牵引和毛绒。

这些驯养的动物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但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大型哺乳动物。

这里设定的“大型”哺乳动物为重量超过100磅(45.36公斤),那么仅有14种哺乳动物在20世纪前得到驯化,其中5种遍布世界且非常重要。

古代14种食草类哺乳动物的驯化

为什么欧亚大陆驯化了最多的大型哺乳动物呢?

第一个原因,数量!欧亚大陆拥有着种类最多可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可以看下表

候补列表

当然也可以从上表中的驯化率发现,欧亚大陆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所以数量只是一方面原因。

那么为什么欧亚大陆的5种野牛可以得到驯化,而非洲野牛和美洲野牛不行呢?同样、非洲的野猪,美洲的西貒也没有被驯化。是不是因为那里生活的族群猎物资源足够丰富,不值得去豢养动物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地区的族群在接触到欧亚大陆传过来的驯化动物后,很快就接纳上手,并且获得相应的优势。不存在任何文化方面的禁忌。

并且各地区的人类驯化能力还是很强的,雕、各类鸟兽、大象甚至熊都被人养过,但终究无法扩大影响和规模。

所以适合驯化的动物早就被牧民们搞定了,这些动物都是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被驯化的,时至今日,人类再也没有将任何意义重大的大型哺乳动物驯化了,反而在驯化小动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小型哺乳动物对传统社会来说,价值太小了。

很多动物在不同的地区得到了独立的驯化,如将狼训练成狗。

那么如果驯化动物跟人类族群、文化等因素无关的话,那就是跟动物本身有关了,作者总结为以下原因:

1 日常食物,人类驯化的动物中,绝大部分是食草动物,因为食物生物量与取食者生物量之间的转换效率远低于100%,大概10%左右,所以想要养出一个1000磅的牛,就需要10000磅左右的玉米,而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就需要100000磅玉米,因为转换过程多了一步,不划算。狗和猪都算是杂食动物。

2 生长速度 很少有牧场主会花费15年时间去把一只大象或者大猩猩养大,牧人们早就发现,养这种大型生物不如直接去野外驯化来的方便。

3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 某些动物不喜欢在圈养中交配,如猎豹、小羊驼等等,他们在交配前都有着特有的仪式,在圈养中是无法做到的。

4 凶险的性情 主要是伤人,比如凶残的非洲野牛和灰熊,即便是人类已经驯化的动物的亲缘动物,性情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例如有些野马或者野驴,它们咬人的恶习很难改掉,而非洲斑马则会巧妙的躲开人类的套索。

5 容易受惊的倾向 有的野生动物见到敌人或者人类时,会没了命的跑哪怕撞死也在所不惜,还有的动物则会比较温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跑的,前者比如大多数鹿和羚羊,绵羊和山羊则属于后者。

6 群居结构 一些动物族群有着自己的等级结构,愿意跟随听从首领,例如马和羊,这样人类放牧也会轻松方便许多,而有的动物是地盘性的,一山不容二虎,比如猫和雪貂。还有一些动物平时是群居结构,交配期就变成地盘性的了,比如鹿和羚羊。

可以总结为马太的一句话“被传唤者众,而被选中者少。”

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

粮食生产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个大陆版块不同的走向又给思潮传播带来怎样的不同呢?

根据粮食生产和动物驯化的时间做推算,会发现欧亚大陆思潮传播的速度远大于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

甚至美洲大陆很多地区的粮食生产都是各自独立驯化的,证据就是,在南美洲已经有成功驯化的作物后,中美洲又驯化了这种作物的近亲。而这种情况在欧亚大陆是很少出现的,因为传播的速度够快,西南欧的族群不需要自己再花费时间去驯化作物的近亲物种了。

作者将上面这种现象称之为“抢先驯化现象”。

不管从哪方面说,都证明了欧亚大陆的思潮传播速度远快于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这是为什么呢?

正是因为欧亚大陆的东西向轴线,同一纬度的两地,白天的长度和季节变化完全相同,不仅仅局限在类似的疾病、温度、雨量情势以及动植物生境和生物群落区,比如葡萄牙、伊朗北部、日本都在同一纬度,尽管东西相隔很远,但各种环境却相似。这就利于传播。

而美洲则恰恰相反,假如墨西哥玉米传播到了加拿大北部,本来三月要发芽,结果外面还是厚厚的积雪,好不容易有了突变的作物等到合适的六月份发芽,本来老老实实生长5个月就可以收获了,结果加拿大的秋霜却杀死了它,同时各种北方的疾病(它完全没有抗性)也在侵扰着这些作物。

那同样,动物也是这样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25《枪炮、病菌与钢铁》第6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gg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