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故事——孔融让梨。到了现在,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孔融当初的这一个举动,也不知为何成了一个流传千年的美谈。但我告诉你,今天我就要把这个故事拿出来批判。为什么?只因为现在看来,很多时候,这个故事的道理简直扯淡!
请问孔融让梨这一举动,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孔融小时候在一次吃梨的时候,主动把大梨让给了比自己小的弟弟,而自己却拿了小梨。后来人们都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的要让着小的,做人要学会谦让。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过分的谦让真的好吗?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一个玩具而闹矛盾的时候,本来这个玩具是大孩子的,可是他的父母却说:“他比你小,你让着点他。”我想,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想想当触及到了利益的时候,别人非要让你谦让,你什么感受?
另外,你有所不知。虽然孔融让梨的这个故事被人们当做美谈,但是孔融这个人真的就那么品德高尚吗?如果你去深究一下他的为人处世的话,你就会发现,他完全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也不孝的无敌大混蛋!
要说孔融的真实为人,只能说简直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当初他在北海郡时候,黄巾军作乱,可是你看看他镇压黄巾军的表现?表面上“收合士民,起兵讲武”,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别说自己多昏庸无能,次次都可以说是屁滚尿流,别说多丢脸了。可他倒好,本着“哀兵必败”的原则,还觉得自己多光荣一样,还把风气带偏成了“谁勤政谁SB”,一直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的风气。这下你就明白,为什么晋朝那么短命又不招人待见了吧?
首先,当初孔融把祢衡举荐给了曹操。虽然说孔融在曹操面前一通吹祢衡,但是祢衡这个人却一样除了有点文采以外没什么真本事,还三天两头就说曹操的坏话,甚至还把曹操手下的得力谋士全给贬损了一通。之后曹操实在受不了他,借了黄祖之手把祢衡杀了。
还有一次,曹操见自己魏国粮食收成不好再加上天灾不断,为了节约粮食而下了一道禁酒令,规定官员一律不许喝酒吃肉。可是孔融倒好,反而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酒禁书》,故意跟曹操唱反调。至少曹操还是为大局着想,可他倒好,还觉得老子就喝酒就吃肉咋地了,全天下饿死多少人关我何事,呵呵!
但是曹操以“不孝”之名杀孔融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孔融的言论?他的那个言论,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父子之间根本没什么恩怨,因为孩子只是父亲情欲发作的产物而已,母子之间根本没什么爱,母亲只是孩子的容器而已,孩子生出来就没关系了。请问这是个什么理论?不管放在古代还是现在,都很不像话吧,呵呵!
所以说,从孔融的为人上来看,你知道他当初让梨的真正原因?要我看,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放在今天,是不是该改改了?
网友评论